第一章

一边走一边哀求长官放了他的儿子。长官不耐烦了,索x连豆瓜爹一起b上船,做了郭麻子队伍的伙夫。

    郭宇村一p死寂,j乎所有的nv人和孩子都g缩在自己家里,坐在热炕上,盘算着自己的丈夫、儿子、或者父亲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因为郭麻子临走时曾经说过,他不是抓丁,而是征这些年轻人去当挑夫,只要把部队送到目的地,他立马就放这些挑夫回家。郭麻子在瓦沟镇一带还是有些名声,这支部队原来隶属杨虎城将军的十七路军,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将军的十七路军被改编,郭麻子的部队奉命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去跟日本鬼子打仗。

    豆瓜娘一边和面一边在心里嘀咕:算日子豆瓜媳f还不到临产期,这孩子究竟是早产还是……她不敢往下想。郭宇村除过郭家是老住户,其他人家都有一段逃荒落难的经历,大家的家世很难说清,说不定一男一nv在逃荒的路上遇到一起就成了一家。同是天涯沦落人,谁都不用笑话谁。可是豆瓜娘却心有不甘,当初豆瓜爹把豆瓜媳f捡回来时,豆瓜娘就老大不愿意,那nv子长得跟妖精似地,一看就不是个过日子的主。

    谁知道豆瓜老没出息,一见那个nv子就喜欢得不行,两个人眉来眼去,很快就粘在一起。老两口没法,只得设了一桌酒席,请了村里j个长者,算是给豆瓜结婚。

    那媳f结婚不久肚p便鼓了起来,经常挺着个大肚p站在自家茅屋的门前,嘴里不断地往外吐着瓜子p。村里的青p后生从豆瓜媳f面前走过,总要打情骂俏j句。豆瓜媳f对谁都绽开一张笑脸,一张薄薄的樱桃小口好似刀子一般,骂得那些青p后生们好开心。为此豆瓜娘曾经对豆瓜说过,要豆瓜管管他的媳f。无奈豆瓜宠着媳f,在媳f面前跟g孙子一样,大气都不敢出。

    豆瓜媳f已经饿得等不急了,强撑着坐起来,身子靠在炕墙上,看婆婆把面下到前锅里,后锅里倒进一滴麻油,熟了一点葱花,顿时,满屋子香味四溢。豆瓜媳f咽了一口口水,门被悄悄地推开,挤进来一颗ao茸茸的脑袋。

    豆瓜娘把狗撵走,关上门,把面捞进碗里,调好,端给豆瓜媳f,这才有机会爬上炕瞧一眼刚出世的孙子。这个孩子看似在娘胎里保养得很好,一点也不像是早生。豆瓜媳f只顾埋头吃面,吃得满头大汗,转瞬间已经碗底朝天。她瞅瞅锅里,张嘴说:妈,再盛一碗。

    豆瓜娘被一种情绪捕获,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她装着没有听见,眼闭着,没有动弹。

    豆瓜媳f是个没心没肺的nv人,一点也看不清婆婆脸上的容se。看着婆婆躺在炕上没动,还以为婆婆很累。好在锅台紧靠着炕,伸手就能够着锅,豆瓜媳f便自己动手,又盛了一碗。一边吃一边对婆婆说:妈,你也吃一点。

    孩子醒了,大声啼哭。豆瓜娘哆嗦着把新生婴儿抱起,脑海里不适时宜地想起了那一年中原大旱,赤野千里,饿殍遍地,还是豆瓜爹把她从死人堆里捡回……人活一生,千回百转,福祸难料,也许这孩子跟这一家人前世有缘。想开些,心里也就觉得坦然。豆瓜媳f吃完饭接过孩子,对婆婆说:妈,村里人说郭麻子在咱们这一带驻军j年了,是个言而有信的人,我爹和豆瓜都不会出事的。您还是吃点饭,别愁坏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