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朝大纨绔 > 第四百七十七章 诸部皆开所属科,广纳天下读书子

第四百七十七章 诸部皆开所属科,广纳天下读书子

早得生出祸害来。

    “若是开科也并非不可……”

    刘健本就是相对较为务实的,于是张小公爷提出这个想法后他就开始琢磨了。

    这些个老宦海们,哪儿有笨的?!

    只是他们政务庞杂很多时候实在是太忙了,其次他们的惯性思维也让他们从来不往这方面琢磨。

    “若是司律部、户部、教谕部……尽皆开科,也并非不可……”

    马文升琢磨了一下,觉着这事儿亦是可行的。

    大明现在事物不断的在细致化,而这种细致化带来的好处是国朝的掌控力更高。

    但随之而来的坏处便是,需要的官宦人手也在不断的增多。

    好在张小公爷左右扑腾了一圈,居然给户部挣回来了一大溜的土地。

    顺带着查没了一大溜的金银粮食,一下子户部就富余起来了。

    接着莫名其妙的左右倒手之下,户部居然成为了许多大商行的股东。

    根据现在这些个商行的盈利来计算,户部那是每年都挣不少银子啊!

    国库简直不要太充盈了,和也是马文升和刘健敢说尽皆开科的原因。

    经济是决定一切上层结构的基础,大至帝国人吃马嚼哪个不得烧钱?!

    小至个人吃喝拉撒,什么不都得花钱么?!

    “这样罢!各部回去后先议定各自所需人手、精通书籍方向。”

    弘治皇帝沉吟了会儿,道“这次恩科后,再开各科提举子进考补充各部人手。”

    这些个老宦海们一听弘治皇帝话,就知道弘治皇帝的意思了。

    现在直接拆掉科举显然是不合适的,但就这么放任着对帝国的发展又是不利。

    于是采取的便是两科并举,进士及第入政务学院进学、观政。

    而未考得进士则是需要考各部所需之职位学识,合格后放可补充至各部。

    “各部照磨、校验等诸官,也可经此考取。”

    张小公爷这个时候笑吟吟的站出来,轻声补充道“照磨、校验,亦可再行考取各部所属科……”

    “提选可由秀才之身担当,举人者可免试入职。若须升职则再行考取相应属科。”

    为啥大明朝中后期,很多照磨、校验拼死了搂钱?!

    晋升渠道少这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啊,大家都没前路自然琢磨怎么给自己搂银子了。

    照磨只是九品、从九品,混来混去在京师、布政使也顶多是个七八品。

    这玩意儿怎么有前途啊?!

    人家进士老爷上来就七品起步,翰林院、都查院、六科滴干活。

    而且这还僧多粥少,大家都抢着要干啊!

    照磨?!恐怕得几百年才轮得到你去混七品了。

    张小公爷的这话一出口,顿时这些个国朝重臣们就明白了。

    给他们直接晋升,进士、举子们肯定会不服气。

    但他们也是考上来的,这就勉强算是公平了。

    这也是个下面的照磨、校验们一个奔头,好好任事并非没有前途。

    毕竟他们的活儿可就是管着各部的文书啊,管上几年谁能比他们更清楚这些规条?!

    除非是太蠢了,否则到时候考上个职务亦非难事。

    虽然起步是比进士、举子老爷们低了很多,可终究这是条出路啊!

    人家那也是科举考出来的,自己等人顶多是秀才身份自然是比不得的。

    张小公爷的这个做法,就相当于是后世的大学学历和公务考试。

    科举就是他们的大学学历,能考上举人那就得985211顶尖大学。

    进入一些基层单位基本可以免试,但想要升职还得考证。

    进士那是最好的直接培训后就可以任职,不必还去考证。

    秀才他们就相对没那么好了,但好歹也算是一本院校毕业还得考取证照才能任职。

    要升职也得再考各部所属科,考过了才能升职。

    这算是既兼顾了科举这边进士、举子们的利益,又兼顾了秀才们的利益。

    算下来的话,其实他们都没有亏什么。

    反而会因为帝国各部的“扩招”赢得更多为官的机会,没有人会因此反对。

    “此法甚好!但还需细细勘磨一番,秀才举法可由各地布政使司一并实行……”

    谢迁这老家伙到底是状元出身,越是琢磨越是觉着此事大有可为!

    “但须禁止其于户籍地内任职,以免有亲亲相隐之忧。”

    白昂也是做过刑名的,这个时候赶紧站出来踩刹车“其人须异地任事,以免沾亲难断扰乱治理。”

    看着这些个老家伙们你一言、我一语,几乎就把这件事情的轮廓定下来了。

    张小公爷亦不由得感叹,这些老家伙那是有很本事、真才华啊!

    若非是思维的惯性和禁锢,实际上他们脑子转的比谁都快!

    明朝大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