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战辽东 > 第三百三十一章 赵氏兄弟

第三百三十一章 赵氏兄弟

,“你疯啦?骑兵营别的不说,光俸禄都要高步兵营一截……一个月足足多5钱银子呢!让爹知道了还不扒了你的皮?”

    赵柏岁低头撅嘴道,“定都定了,他发脾气也没法子……我就喜欢上打火铳了!我就要当步兵!……反正以后也是骑马步兵,我还占不少先手呢!”

    “你……”赵柏年见他执迷不悟,用马鞭指着他不知该说什么好,末了狠狠一鞭抽在马屁股上,一溜烟朝三大队的驻地方向而去,留下一句话飘散在风中,“到时爹打你我可不为你求情……活该!”

    赵柏岁吐了吐舌头,也抽了马儿一鞭子,径直进了一大队的驻地。

    他刚栓好自己的坐骑,就见陆家那名叫陆晗的小子急匆匆走了过来,操着磕磕巴巴的汉话对他说道,“你咋……咋不回营吃饭?……沈大队……队长正找……找你呢!”他是陆秀夫族人的后裔,家中原本就悄悄在教汉话,所以现在陆晗的汉话比赵柏岁要好得多。

    “家……吃了。”赵柏岁赶紧回答道,当然也是用的汉话——这都成了他们这些宋人后裔不成文的规矩了,即便汉话说的再磕巴,军营中也决不说朝鲜话。

    跟在陆晗后面,赵柏岁又追问了一句,“找我……干嘛?”

    “授枪!”陆晗简单地回应了一句后,感概道,“早知道能……能配上新枪……我也……也不干骑兵了……嗐!现在可……可好,来不及了!”

    赵柏岁大乐,本想嘲笑一下他的,可却因为汉话太糟糕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儿,憋了半天才憋出个字儿,“该!”

    说话间,两人已经到了一大队的校场上,整个大队三百多号人站得整整齐齐,赵柏岁和陆晗赶紧回到自己的小队队列中,刚站好点卯的第三通鼓便响了——点卯拢共三通鼓,鼓响以后才到就等着挨军棍吧。

    鼓声平息后,一大队队长沈腾稳步走上了队列前面那个土台子,开始训话,大意是总结一大队前一个月的训练情况,同时让大伙儿绷紧神经,接下来的一个月训练科目更多,任务更重等等。

    训完话后,他点了二十个人的名,都是在前面训练中表现出色而又因骑术原因进不了骑兵营的——当然,赵柏岁例外——这些人就成了二营提前预定的私货了。

    二十个人出列后,授枪仪式正式开始,领枪人逐一上了土台,从沈腾手中领过一个长长的木匣子,同时聆听沈腾的告诫和鼓励。

    赵柏岁领完枪下来后,便亟不可待地打开了木匣,只见匣子中间,一支比鲁密铳短一截的新枪静静的躺着,枪管乌黑,只有枪口那长达25厘米的三棱刺刀的刀刃上闪着冷飕飕的寒光。

    他不知道,这二十支枪便是武器组第一批量产的新式火铳了,被命名为“牛岛1型”,其中凝结了武器组众多的先进技术:燧发、定装米尼弹、三棱刺刀、简易望山……

    尤其是这不起眼的木匣子,正是为了防潮而特意定制的——木匣上下都有双木齿,匣子外面两颗铁钮可以使匣子紧紧咬合;匣子内部衬了厚厚一层油纸,里面还有装满了生石灰的纱囊,定时更换。

    为了解决雨天作战这个问题,楚凡可谓把能想到的东西全用上了,包括一顶小伞般的斗笠,已作为标配将逐渐下发给各个营。

    看着喜滋滋摆弄新枪的新兵们,土台上沈腾心中既兴奋又遗憾。

    兴奋的是,新枪将把复辽军的战力又拉高一截;而遗憾的是,新枪贵不说——一支枪足足需要32两银子!——产量还不高,一个月也就50支左右。

    下一批新枪,就该轮到三营装备了,二营只能先将就燧发鲁密铳凑合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