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爹是袁绍 > 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破匈奴 北逐黑山

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破匈奴 北逐黑山

免费居住,等百姓喂养的家畜长大了之后,再变卖了偿还官府。

    这些百姓的家庭大多支离破碎,男子或丧其妻,女子或丧其夫,人心惶惶,杂乱无序。

    袁买又大力提倡男女之间通婚,组成家庭者奖励家猪一头;并且规定每户家庭中必须收养孤苦无依的未成年人一名,如此可再减免两年的地税。至于年迈者,早已经被匈奴人,这些凶残的胡人是不会养活年迈体衰的老者的,他们养的是奴隶,而不是慈善机构。

    这些政策实施下去之后,被匈奴人破坏的满目疮痍的西河初步恢复了生机。男男女女各自挑选着中意的对象,在官府的文书中登记组成家庭,然后领了粮食、家畜,开始在野外播种。

    不数曰,梁习率领百十名亲兵从河内赶到,接掌了西河的政务,一面给各家各户登记造册,一面招募工匠,修建房屋,砌筑城墙,重挖护城河。

    春天里的西河一片忙碌景象,脸上有了笑容的百姓,男男女女的散布在田野里耕地播种;离石城里的工匠们则喊着号子,着结实的上身,一个个忙的满头大汗。

    为了支援西河的建设,袁买把马均留下来辅佐梁习,让他尽量的发明一些农具,提高百姓们的耕种效率,马均欣然从命,迅速的投入了新的工作。利用聪明才智,创造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工具,大大提高了百姓和工匠的工作效率。

    袁买带着侍卫来到田野里巡视,注意到百姓耕地用的犁是直辕或者是长辕,耕种起来非常费力,转弯的时候需要把牛套解下来,然后两三个人扛着辕犁才能把犁头转回来,然后再向后面翻地。

    一来二去,光套耕牛和拨弄犁辕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若是能够想个办法制造出短小方便的辕犁,一定会大幅提升民夫耕种的效率。

    头脑中灵光一闪,袁买猛然想到了曲辕犁。

    这是在初中历史课本就普及到的基本常识,不需要太多的文化,就可以知道这个基本常识。只是说出个大概来容易,但真想制造出来却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幸好袁买的身边有马均这个制造天才存在!

    有马均在,一切就变得事半功倍。

    袁买只是把曲辕犁的大致构思和原理说了一遍:“德衡啊,你看这个曲辕犁是这样改进的,首先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然后在辕头安装可以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你觉得怎么样,能否设置出来呢?”

    袁买拿着笔墨在纸张上比划着,一副煞有介事的模样,其实连他自己都不太清楚,只是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装模作样而已。

    虽然“师父”不懂,但徒弟却是天生聪明。

    听了袁买的构思,马均一拍,忍不住连声称赞:“哎呀……真是奇思妙想,神来之笔啊,主公在创造新物品这方面的天赋实在不是马均所能相提并论的;前有霹雳车,后有曲辕犁,主公才是真正的天才呀!”

    自从袁绍昏迷不醒之后,并州军团基本上就从半读力状态进入了完全读力的状态,和邺城的书信往来少之又少。人事任免、部队征调、战略决策,全部由袁买和众幕僚拍板决策,和邺城基本上再无瓜葛。

    因此并州的文武全部改口称呼袁买为“主公”,虽然只是称呼的改变,但却标志着并州军团从半读力状态,进入了完全读力状态。

    自立之后,袁买接受田丰、徐庶等人的建议,将自己的封号从并州刺史改成了并州牧,也不上书天子,自封就是了。这个年代大多诸侯都是这样干的。

    马均拿着袁买画的连他自己都一头雾水的图纸,苦思冥想了几个夜晚,真的制造出了方便轻巧的曲辕犁,大大的提高了农民耕种的效率,使西河的垦地开荒大幅提升了效率。

    百姓们对州牧大人发明的这种新式辕犁交口称赞,佩服的五体投地,称之为“袁公犁”,并且由并州的史官载入史册,名垂青史。

    残破的离石城仅仅只能容纳四万居民,梁习便把剩下的六七万人迁到石楼、灵石、邬县等几座破败的县城定居。并且任命了新的县令,然后采取和离石一样的政策,修葺城墙,建造茅屋,指导百姓们在野外垦荒耕种,自力更生。

    梁习不仅鼓励农耕,还放宽商业税收,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免除赋税,并且派兵沿途护卫;这让各地的商人纷纷涌入西河境内,也带来了一些流浪者,甚至不少太行山上的黄巾百姓也来到西河定居,短时间内让西河的百姓又增加了四五万人,成为了初具规模的郡城。

    看着西河渐具规模,袁买倍感欣慰。留下麴义在离石屯兵一万,防备匈奴人卷入重来;然后率领休整了二十天的人马向东杀奔太行山。

    仍然是兵分三路,张辽居中、张郃在右、郭淮在左,每路一万人,在霹雳车的助威下向着太行山挺进。听说袁买要大举征伐黑山贼,田豫从定襄,牵招从上党纷纷派兵助阵,五路人马开始在太行山上扫荡。

    黑山军在定襄之战中损失了一多半人马,此时只剩下五六万精壮。面对着兵力相差无几的官兵,丧失了依多取胜的优势,连战连败。被官兵追杀到山上,纵火焚烧,巢穴不复存在。

    张燕眼见大势已去,率领两万残兵败卒向南撤退,趁着袁尚与袁谭对峙的时候,穿过冀州,度过黄河,逃亡许昌投奔曹去了。

    张燕逃亡之后,在太行山上落草的五六十万老弱妇孺全部被从山上赶了下来,袁买派人挑选了三万精壮,充实自己的实力。把剩下的老弱妇孺分到西河、定襄、雁门三个郡,仍然像西河那样发给农具、种子、耕牛,让他们开垦荒坡,变野为田。

    两个月的东征西伐下来,袁买西破匈奴,北逐黑山,将并州的两大隐患全部消除。并且让治下百姓的人数扩充到了二百六十万,一跃成为各州之首。

    而麾下的兵马也空前强盛,拥有重骑兵六千,轻骑兵一万八,各种步卒十万,水军一万;厉兵秣马,蓄势待发,天下诸侯无不为之侧目,北方霸主已经呼之欲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