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妙手生春 > 妙手生春第34部分阅读

妙手生春第34部分阅读

    的画师都好请动。”

    素白瓷绘大山水或花鸟一直是景德镇用得比较多的装饰手法,除此外还有浮雕、镂雕等等。姚海棠当然对绘制比较有心得一些,毕竟她可没少仿制古画儿。

    到窑场时,窑场正在盖另一边,按姚海棠的意思先建好的窑先开窑烧制。头前烧出来的全是粗瓦罐之类的物件,一是试炉,二是新炉不稳,直接用来烧瓷器容易出问题。

    “东家来了,来来来,赶紧准备好。”几个大掌柜居然早就在那儿了,看来这几位对瓷器也很期待,尤其是在青苗经常指责市面上的瓷器劣质,远不如姚海棠在云泾河所制之后,就更加期待了。

    看着这几个大掌柜,姚海棠满脸是笑,这几位居然也不嫌炉边太阳晒得很,居然是一身汗的站在那儿:“几位站过来一些吧,那儿太热了,仔细别中暑了。”

    掌柜们听了自然纷纷站到姚海棠附近来,这时窑工开始开窑,几个画师并着窑里的人和掌柜们都齐齐看着窑口。从里边儿把瓷器捧出来时,众人不竟是眼也不眨的……先出来的是素白瓷,在窑工有些脏乱的手套和衣着衬着,那白瓷就仿如一个个安静娇贵的小姑娘,刚刚从里边儿出来稚嫩而干净。那是一排素白小盏,既可用来饮酒,也可用来饮茶,绘图也好不绘也好,都很漂亮。

    按姚海棠的意思,当然是要绘了,素白瓷盏里添上一朵小花,一尾小鱼儿,或只是简单的几笔水草或云彩,那就正是锦上添花了。

    但是几个画师看了纷纷叹道:“这样的物件干干净净的多好,姚姑娘真要在上边儿绘画?”

    “嗯,这一批不绘制,绘制的颜料多是有小毒的,虽说烧制过后无大碍,但总之是对身体不好,我可不能让从手里出去的东西有损于人。”姚海棠看着窑工把那排小盏放到架子上后,招了招青苗说:“拿到天然居去,以后天然居雅间里全用素白小盏饮茶,天青色的小盏用来饮酒,雅间里的餐具也都慢慢换了,至于换什么颜色,什么器形那就再商量。”

    “我看成,那以后东郊的天然居用什么瓷器?”这时候东郊已经开始在办了,所以青苗才问了这么一句。

    “东郊……烧些粗陶碗去,对了,陶可是个好东西,千万别有了瓷器就弃了陶器,粗陶瓮煮出来的汤、烧出来的水味道都更好一些。”姚海棠说话间,素白瓷已经出完了,接下来出的是天青瓷。

    那颜色一出来就让画师们为之倾倒了,这样的颜色很难调得出来,更别提让瓷器拥有这样均匀而幽静地颜色了:“姚东家,这个不用画吧。”

    青瓷画画?再败家的败家子儿也干不出这事来:“自然不用,青瓷看得就是个本色,不过走些浅花纹儿是可以的,下回做水莲花纹儿的,那最适合做在青瓷上。”

    “别啊,就这样就很好了。”画画的人对美有着很极端的追求,要么繁复华丽至极,要么简单干净至极,而眼前不论素白天青,都是极简单干净的,再添一点儿什么在画师们眼里都是累赘。

    虽然姚海棠不是靠画画吃饭的,但她也画过不少画,对美当然也有追求,只不过她欣赏过的美太多了,在她眼里各种形态都是美的:“不碍事,各有各的美,素净是一般风韵,走了花纹又是另一番味道了。”

    对于她的说法,画师们齐齐摇头,姚海棠也不怎么解释,到时候下一批做出来,她先绘制几个试试,成品出来了他们就能理解了。

    最后画师们都强烈要求买几个回家,又怕价钱太贵,一个个纷纷许诺,愿意无偿为姚海棠画三个月。按姚海棠这大方的性格,拿几个回去就行了,可青苗不许:“在做东西上,我听姑娘的,在做生意买卖上,姑娘得听我的。”

    于是她就眼睁睁地看着青苗这个具有“j商”潜质的姑娘,生生把三个月变成了以一年为期,但不是无偿,而是付原有价钱的一半。青苗真是个“j商”啊,有道是懂割肉的人一点点儿割着,不懂的一刀切。

    而且窑场的待遇是不错的,姚海棠对手艺人有着很深的认同感,所以把月例定得很好,尤其是几个画师,更是好得很。

    “青苗,别太苛刻了,我不怎么缺银钱,其实按我来说,这瓷器的生意不做也没事儿,只是我养了这么多人,将来又要放水运,只好开了这生意。既然是为了他们开窑场的,就不要太苛刻了,我是希望大家都过得好的,跟着我的人我不愿意他们吃亏。”姚海棠在现代没上过几天班儿,唯一上过班儿的又是家福利好得很的企业,所以她的观念就是这样的。

    当然,归根结底,她主要是对自己的同行们比较宽和。而且她也想得比较远,几千年后这可都是艺术品,她得对得起这群隐形的艺术家吧。

    对于她的话,青苗听着笑了笑说:“姑娘就是心软,自己是靠双手吃饭的,就舍不得和姑娘一样靠双手吃饭的人吃了亏去。行,我听姑娘的”

    把瓷器装好后,姚海棠看了看忽然想起言行云来了:“对了,青苗,送一套到言相爷府上去,只说我们窑场新开窑,送一套给言公子做个念想,也不枉我们一场相交。”

    青苗点头说道:“晓得了,我这就安排,姑娘要不要写个帖子,送东西去相府,没帖子可是不合规矩的。”

    还要帖子……不要啊,她不想乱抄东西的,可是让她写的话她下笔就得是名诗名句名词,因为古物上多是这样的传世佳句啊她自己写就算了,她的文言文完全是建立在仿古董的那点儿底子上,真没别的了。

    最后想了想,扒拉出几句似是而非的来赶紧合上扔给青苗,她怕自己看了都替自己脸红“赠君天青盏,赠君白玉杯,心如青天洗,浑似玉无瑕。”

    看着青苗在那儿准备,姚海棠就在想,都是送到太平里去的,杜敬璋那儿是送是不送呢……

    132.送礼去

    最后姚海棠决定还是送吧,做为朋友言行云送了,杜敬璋当然不能不送,莫明一想那就乔致安、齐晏以及普生器坊的刘罗生都送一套,这样一来就不会让人多生出什么臆想来。

    对于她这想法,青苗倒是举双手赞成的,只是青苗说了:“姑娘,你的帖子可不能是一样的内容,这样显得没诚意。回头这几个人见了面一看,哟,不但送的东西一样,连帖子上写的字儿都一样,这姑娘得是多不愿意花点儿心思啊”

    听着青苗这番话,姚海棠就立马不想送了,何必为难自己呢,写一个两个她拼凑得出来,要写五个不同的,还是杀了她吧:“能不能让别人写,我实在不怎么擅长写这个。”

    依着青苗对这几个人的了解,很快就有了结论,她非常诚恳地说道:“齐大人和刘坊主那儿随意点儿倒是不碍事,别人代写也是可以的,可四公子和乔院长那儿,等闲的可骗不过他们那心眼儿,您还是老实点自己想着比较好。”

    也是啊,那俩人心眼多得跟筛子似的,谁能骗得过他们俩:“算了,既然要写那就都我自己写,反正甭管好坏都不能赖我手艺差、学问浅。”

    送给刘罗生和齐晏的是天然居的大掌柜,而太平里那三位,还得等安丰回了再去,毕竟安丰现在也是有头有脸了,虽是行商,但三省水运是领了差的,这就是那传说中的“官商”了。不过每年要纳不少税,税收比其他普通行商可就要重得多了,享受了高规格的待遇,自然就要多付出一些。

    几日后安丰到京城时,姚海棠还在忠字营里的守备司院儿里给鼓启灵,安丰去送瓷器时,首先自然要送到和园去:“不过青苗,乔院长和言公子谁先送谁后送?”

    “乔院长那儿我去送吧,我和那边怎么也要更熟一些,四公子和言相爷都是重规矩的人,你可得谨守规矩一星半点儿也别落下。”青苗殷殷地叮嘱道。

    “成,那我们一道走吧。”

    但是青苗却答:“乔院长这时不在府里,在太平院呢,你赶早趁言公子下朝了再去送。按规矩,去送物件,四公子那儿会留你饮茶,既然是送四公子的,四公子必会回个条儿给你,拿了条儿才能离开。”

    到底还是青苗更熟悉京城王候门里那些规矩,安丰却是山野之民,虽然这些年没少和官面儿上打交道,但和王候门里的规矩是不一样的。一一提点了后才青苗才让安丰出门去,而青苗则拿了东西直接去太平院。

    别的衙门直接送东西进去会被太平院盯着,太平院也有言官盯着,可青苗自然有不被盯的法子。

    却说安丰到了太平里,问明了和园的方向后,便有个卫兵一路送他到和园:“安大先生,这里就是和园了。”

    “谢过小哥。”安丰说谢时自然而然地递了张银票过去,递得不着痕迹,那卫兵自然就笑纳了。

    那卫兵走后,安丰整了整衣着,这才捧着装了帖子的匣子上台阶去:“在下安丰,代姚东家来投帖子。”

    和园门口并不设侍卫,只有俩门房从里边出来,看了一眼说:“是天然居的姚东家?”

    “正是。”

    门房连忙转身去唤了管事来,管事接了帖子说道:“公子晨起正在练剑,你先进了饮茶,待公子看过了再说。”

    跟着那管事进了门房不远处的客间儿里,安丰坐了没多久后就有人来唤他:“安先生,公子请先生过去。”

    “这……”安丰有些局促不安了,来和园来太平里都没事儿,可要猛然间去见皇子,这安丰有些受不了,而且青苗也没说会见到四公子,所以安丰一时间没了主意。

    他毕竟出生山野,规矩也是这两年才渐渐学会的,与人交往也是在寻径园里一点点向杜和学来的。让一升斗小民直接去见国家未来的预备继承人之一,安丰觉得自己可能会失仪。

    来人却是陈平益,眼看着安丰在那儿坐立不安,便出声说道:“安先生不必多虑,公子请安先生过去,也不过是问问姚姑娘近来可好。安先生只管去,旁的不必太过在意。”

    没法儿不在意啊,安丰捏着一手心儿的汗跟着陈平益到了杜敬璋园子里,杜敬璋这会儿已经收了剑在那儿坐着饮茶。安丰一见想也不想就先跪倒了,陈平益连忙扶了他起来小声说道:“安先生,无罪之人不跪拜,你赶紧起来,只深揖便可。”

    这会儿安丰也早乱了,他没见过出身这么高贵的,虽然这些年走南闯北,可这一下不是没半点儿准备么。好在这两年也有些历练,冷静下来后深深一揖道:“草民安丰见过四公子。”

    “起吧。”杜敬璋没让安丰坐下,他看出安丰心里慌张来了,这时再让安丰坐,只怕安丰会更加慌乱。

    “你们开窑场了?”这时有人捧了素白、天青各一只小盏过来,素白的如雪如玉,天青的如雨后洗净的青空,摆在那儿自是气韵恬然,一派安闲静谥之感。

    安丰这会儿也稳了稳心神,躬着身答道:“是,按东家的意思,既然要收一边的事,那就得另有事来办,眼下不少人跟着东家吃饭,东家总是心软,怕不开事儿养不下大家伙儿。”

    拿了只素白的小盏放在掌心里,杜敬璋细细地看了几眼后,自然是一番熟悉感涌上心头来,连带着安丰看起来都眼熟了几分:“听说安大掌柜是从云泾河来的?”

    “回四公子,草民本家儿在浮梁,后来才跟着东家到了云泾河。”安丰不太明白为什么杜敬璋要问起这个。

    把素白小盏放下了,又拿起天青小盏来,杜敬璋似是很不经意地在闲聊一般,接着又问道:“你跟着海棠有年头了吧?”

    这个问题安丰就更疑惑了,却是拼着满头雾水答道:“屈指算来,也快三年了。”

    三年……那就说明安丰应当是见过他的,如果是在寻径园里一直跟着姚海棠,那就更应该与他极为相熟:“你们的水运起初据说是个姓杜的公子办起来的?”

    细细地琢磨了这个问题一番,安丰恍然间觉得自己有了点儿答案,那杜和莫非是四公子的兄弟,感觉上有点儿相似之处:“回四公子,确是。杜公子讳和,只是一年多前失踪了,至今没能找到,那以后海棠姑娘也就到京城来了,也是那时起草民才接手了水运和天然居。”

    杜和……杜敬璋默念了这两个字几遍,没有再问下去,再问下去只会让安丰生疑。而且姚海棠的原则和底限在那儿,他觉得这是姚海棠的游戏规则,所以他也不会轻易打破:“这素白和天青瓷回头再送一套来,我送到宫里去。”

    明摆着的,这就是要抬他们,安丰当然听出味儿来了,赶紧点头应了:“是,草民这就准备,立马送来。”

    “你还要去小言那儿,我就不多留你,你们东家若是得了空,请她常来坐坐。安大掌柜若是无事,也不妨常来。”杜敬璋肯定,从安丰身上可以得出不少线索来。

    这话可就让安丰惶恐了,连忙一揖应了声儿,赶紧抹着满头大汗跟陈平益出了园子里,陈平益在一侧笑道:“安先生不必这么慌张,四公子惯是随和的,你这满身大汗地出来,可别让人以为我们公子生得很吓人。”

    抹了把汗,安丰连连摆手说:“哪里哪里,四公子天人一般,只是我到底是升斗小民,哪里见过如公子一般的人物,自然是不免失仪一些,还要请四公子恕罪才是。”

    陈平益笑着把安丰送出了门,安丰转个身就去了言相爷府上,言相爷府上接了帖子,把他请了进去饮茶,片刻后安丰才知道接帖子的不是言行云,言行云这会儿不在府里,有事儿忙去了。

    接帖子的是刚下朝的言相爷,言相爷居然也派了人来说要见他,这可好么,刚见过皇长子,现在来见百官之首。安丰又抹了把汗,觉得自己应当从容一点儿,毕竟他也是见过皇长子的面儿了:“烦请小哥带路。”

    好在言相爷并没有问那些让安丰摸不着头脑的问题,只问明了物件是哪里出的,为什么要送来,安丰一一答了后,言相爷才招手让人取了东西来看。

    帖子言相爷倒是没看,因为是给自家儿子的,言相爷只问明了不是送什么太过贵重的东西,或者金银之物就行。当相府的下人把小盏拿上来时,言相爷一眯眼睛就说:“这不是司珍坊出来的”

    “回相爷,这是小窑新出的东西,东家说开窑第一批,自然要给京中诸位故交好友送一份儿留个念想。”安丰答完后袖手立在一旁并不多言语。

    “嗯,东西留下,等回头行云回来了,我让他回个帖子表示谢意。”言相爷说罢挥手让人把东西和帖子都收妥了,又让人送了安丰出去。

    安丰这一趟来,终于意识到阶层这俩字儿是什么意思了,往后会更加淡定从容的。

    而姚海棠一回来,则捧着五张回帖,首先想看的就是杜敬璋的……

    133.十大碗

    但是很快姚海棠就决定还是先看刘坊主的吧,主要是她觉得自己得稳着点儿,别老那么冲动……或者应该说别太过感情用事,别太由着自己。

    给刘坊主的帖子写得很简单,几句大白话,刘坊主回的也是几句大白话,就是问姚海棠最近过得怎么样,东西收到了很好,可是太好了会舍不得用,看来只能留着当传家宝给孩子了。

    刘坊主爽利的言语让姚海棠会心一笑,这刘坊主现在可是京城第五大坊的坊主了,却依然还是那么豪爽的性格。可见有些人,就算易时易地易位也不会改变的,这样的人交着让人感觉踏实放心。

    至于齐晏的,做为一个状元郎,已被外放做御史,这回恰是回京来述职的。状元郎回的,自然是漂亮而文采飞扬的词赋,四字一句的骈文写得让姚海棠脸红,她给人写的帖子是抄袭的……到言行云了,这人倒是干脆,也回了两行小字儿:“天青一如洗,素白一如玉,惜此清净色,愿为清净人。”言行云其实也是文采飞扬的人,不过他向来是看人去写的,看完姚海棠那几句,他深深觉得写太漂亮了姚海棠会一目三行看过就得。

    “言公子果然是善解人意啊”青苗在一旁看着,这就算是结论了。

    姚海棠一边打开乔致安的帖子,一边说:“要不怎么人人都不叫言大人,而叫言公子呢,公子如玉剔透解人。”

    对于乔致安和杜敬璋的四帖,青苗就站远了不看,言行云其人写的东西必定不会有什么太过私人的东西,所以青苗还会看看,但乔致安的她不会看,四公子的不能看。

    其实乔致安也写得简洁:“他年设宴群芳下,必请素白占上头。”

    后边儿加了两行小字儿,也是大白话,姚海棠看着也笑了:“不言多谢,只是姚姑娘若缺个酒友,致安也愿意来凑个数。”

    看来乔致安知道言行云常来找她喝酒谈天了,这真是像旁人说的,有乔致安的地方少不了言行云,有言行云的地方乔致安也不能少最后一个帖子是杜敬璋的,姚海棠思虑再三,打开一看,上头画着一枝海棠花,花枝下是四个小字:“海棠长在。”

    其实姚海棠知道那在东朝不叫海棠花儿,她似乎只提过两句,杜敬璋居然记下了。这么多回帖里也就杜敬璋这个最是意味深长,姚海棠看着那枝枝朵朵都盛放的海棠,不由得想:“是长在心头么”

    这几张帖子收了起来,姚海棠惆怅了那么一小会儿后说:“今天晚上做十大碗儿,准备好材料,让厨子在灶房里等着我,我换了衣服就来。”

    青苗还以为她会忧伤上一回,却没想转眼就惦记上吃喝了:“知道了,姑娘,你啊真是就知道吃”

    “人生啊,就是吃吃喝喝,不吃不喝会死人的。而且你不觉得高兴时吃喝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