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平凡的清穿日子 > 平凡的清穿日子第44部分阅读

平凡的清穿日子第44部分阅读

好地。她本来以为玉敏会与她一起参加明年地选秀,没想到今年就要大婚了。这样一来,她原本的盘算就有一半要落空。

    婉宁一个人在房中呆坐许久,脑子里乱成一团,好不容易醒过神来,晃了晃脑袋,打算出去走走,冷静一下,却在经过一处走廊时,听到烟云与芳宁身边地春燕在树下吵架。

    这两个丫头不知是因为什么物事,吵了起来,烟云嘲笑春燕是土包子,没见过世面,把块地摊上买来的玉牌当作是宝。春燕不服气,道:“你知道什么?这怎么会是地摊上买来的?明明是姨娘赏我的好东西!我去年在房山遇见四阿哥,他就带了个一模一样的!”

    婉宁脚下一顿,刹时睁大了眼。

    (这是我近来才发现的一个bu,原来孙子辈的只需守一年孝,我还以为要三年……趁机会圆一圆……至于说上一章我闺女太过圣母的话,我也发觉了,昨晚上略微改了一下……)

    一四五、上香

    她几乎是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闪到廊柱后头,倾听两个丫头的话。

    只听得烟云道:“你又胡说了,四阿哥好好的在京城里,怎么会到房山去?”“我才没有胡说!”春燕忿忿地,“是真的!我们姑娘和三姑娘到云居寺里听大和尚们讲经,就在寺里遇上了四阿哥还有那个林侍卫。我老听见你们说他们怎么怎么好看,还想仔细瞧一瞧呢。可惜两位姑娘马上就离开了,我只远远地看了四阿哥一眼。不过我分明记得他腰上戴着一块玉牌,颜色跟这个一模一样!连那穗子都一样!”

    烟云窃笑道:“就算颜色一样,玉跟玉也是不同的,皇子们带的自然是一等一的好玉,你的?不过就是块绿石头罢了。”春燕怒极,两个丫头又吵起来。

    婉宁却已听得呆了,听见金妈妈走过来骂那两个女孩子,便赶忙沿来路退回房中。回想刚才听到的话,就狠不得打自己两巴掌!

    她怎么就没想到呢?!四四好礼佛,常去寺庙是正常事。她本以为他只是在自己府里念念经,或是逛逛京城的佛寺,怎么就没想到他会到京城周边的佛寺去呢?而房山,她记得淑宁向芳宁介绍时就曾说过,是个有很多佛寺的地方!既然连芳宁和淑宁都会无意中撞上四四,那她会在那种地方与他“偶遇”,就是很合理的事了!

    原来……她曾经离那个梦寐以求的机会是那么的近,如果当时她也跟着去房山,早就能遇到他了,哪里还用得着象现在这么烦恼?!

    不过,她转念一想。又冷静下来。京城里的佛寺已经很多了,房山也一样,怎么能知道四四去的是哪一间呢?她可没有功夫每个寺庙都去一次。再说,日子不准地话。也是白搭。但这种事根本不会作为流言蜚语传进伯爵府来,而她现在也没法到外头打听消息,连她身边的丫头,都被那拉氏限制外出。

    她强压下心中的形,用不了多久就会被翻出来,叫我们小心些,别被卷进去。”

    张保沉吟片刻,道:“既有这事,还是给陈大人他们打声招呼的好。再怎么说,我早就被视为他们那边的人了。”

    佟氏皱皱眉,仍轻声劝道:“夫君糊涂。你是皇上的臣子,如今又在家丁忧。就算与陈大人有些交情,又能帮上什么忙?你以为没人给陈大人他们打招呼么?既然连我家里都知道了,这事只怕早传出去了。凭陈大人的本事,定有脱身地妙计,咱们只管静静旁观就是。别忘了。你再过大半年就要起复,可别让人抓住了把柄,反误了自己的前途。”

    张保听了觉得有道理,便抛开送礼请托的计划,只在家里看书写字,既不与官场中地朋友来往,也不管苏先生谋缺之事,免得两人间生了嫌隙。

    其实他们夫妻二人倒是有些冤枉苏先生了,苏家人如今天天忙得不行。哪里有功夫去别家作客?

    也不知是谁发现苏家住在那个小院里的,没有了大户人家地高门槛,以前那些趋炎附势的所谓亲友。知道苏先生如今中了进士,通通都上门来了。甚至连那位河间府的远亲。也真个卖了屋子上京来投靠,让苏先生头痛不已。

    那位远亲。说是同族,其实就只是他两岁那年见过一面罢了,如今人家仗着个叔叔的名份,带了全家在他这里赖着不走,他却没法可想。作为正在候缺的官员,他要顾虑自己地名声,因此不能强硬地把人赶出去,只好一边忿恨,一边虚与委蛇,同时还要担心自己一但外放,这座小院就会被那个“叔叔”占了去。

    幸好他一向是个聪明的,留了个心眼,在那“叔叔”旁敲侧击这院子日后的归属时,透露这是他从前的东家“借”给他住的,并不是他自己的产业,因此,一但外放,就要把院子还给主人了。看到那“叔叔”失望的神色,苏先生心中暗暗好笑,又悄悄知会妻子与阿松,对外一律说院子是借的。

    好不容易空闲下来,他才有机会到伯爵府拜见张保,托对方在自己外放后照看小院。张保爽快地答应了,而且在言谈中还暗示自己不会为他谋缺,要他自己努力,日后两家就当是朋友来往,不必再提幕客东主之类的话。

    苏先生本就是个聪明人,当然明白张保话里地意思,心下感形,果然有两个男子挡在了仍旧睡着的老板跟前,又有两人守在门口,便不动声色地放下书本,退开一步,行礼道:“五阿哥安好。”

    五阿哥见状苦笑一下:“你……不必如此客气。”淑宁不为所动,低眉顺眼地问:“五阿哥怎会在这里?”五阿哥便答说:“我到白塔寺里为皇祖母求一本经书,瞧见你们家的仆人,才知道你们在这里,所以……有事特来相求。”

    “不知是什么事?”

    “这……”五阿哥顿了顿,不知该如何说起,便在心中组织语言。

    淑宁等了半晌,都没等到他哼哼一声,面上虽不露,心中却有些不耐烦,瞥了一眼店外,素馨已经发觉不对了,在门口急得直跳脚,却被那两个侍卫挡着进不来。

    好不容易,五阿哥终于把想说的话组织好了,大意就是:他如今正在军中历练,吃住都在军营,很少回京城来,就算回来也一般是在宫里,没什么时间外出,之前好不容易挤出时间来伯爵府拜访,却没能看到婉宁,只能见到婉宁的母亲与哥哥。

    淑宁边听边猜想,会不会是大伯母那拉氏想给女儿塑造正经人家姑娘的形象?然后又听得五阿哥说:“我在贵府里无意中遇上令姐的丫环,听说令姐如今过得不是很好,受了许多苦。我又打听不到详情,实在是心急如焚,不知她现在如何了?”

    淑宁平平地道:“二姐姐一切安好,先前不过是在学规矩,现在教习嬷嬷已经离开了。五阿哥不必担心。”

    五阿哥面上一喜。顿了顿,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道:“多谢淑宁姑娘相告。胤祺冒昧。想求你帮着送一封信,只是作为朋友想关心安慰令姐几句。并没有别的意思,姑娘可否……”

    淑宁瞪着那封边上已有些微磨损的信,黑线不已,心想这五阿哥和婉宁真是一对,居然会不约而同地找上她充当邮递员。但上回还可以说是帮人送礼。这一次却是实打实的送“情信”,就算它打着“友情”的幌子,但在别人眼里,仍旧是一封情信。这分明就是一颗炸弹,沾上就倒霉。自从上回被婉宁在荷包那事上阴了一回,她早已打定主意,绝不会沾手婉宁地“情事”,更何况,这次是帮外人送东西。

    她心念电转间。已拿定了主意,便一板脸,正色道:“五阿哥此言差矣!您难道不知此等私相授受之事乃闺阁中最大禁忌?!您要我去做这样的事。却是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五阿哥脸上一红,争辩道:“我并没有其他意思。只是问候一下……”他本就是被严厉管教长大的。只是受了婉宁影响,已懂得做事要灵活。但他也知道此事不合规矩礼法,所以一被淑宁正色驳回,便感到很惭愧。

    淑宁摆出一幅凛然之色,道:“您不必多说了,我就当作今日从未见过您,您还是请回吧。”说罢抬脚便走,但又忽然起了阴婉宁一把地念头,便放缓了声音道:“五阿哥若真有心,何不求宫里下旨?如今白龙鱼服,私相授受,有什么意思?”五阿哥默然,只能眼睁睁看着她召唤丫环离开,许久,无奈地长叹一声。

    淑宁出来后却是一头冷汗,幸好五五是乖孩子,只要打出道德招牌来,就能把他劝退,若换了别人就未必会这么好说话了。

    匆匆沿侧门回到寺里,素馨松了口气,向淑宁告罪,说她不该劝姑娘出去,更不该离开姑娘身边。淑宁却淡淡地道:“与你无关,他们本就是从寺里出去的,我们已经落了单,就算还留在寺里,他们还是会找上门来。”她顿了顿,压低了声音:“这件事就当作没发生过,你不要对别人说,若有人问起,就说我们自个儿在寺里逛了逛。”素馨低低应了声“是”。

    这种事传出去不是什么好话,她又不知道婉宁是怎么想地,还是瞒下来的好。至于五五那边,他应该不会把这种事到处传。不过,最可惜的是方才那本书,匆匆间也没买下就出来了,她刚才正翻到上方山的部分,那就是在别院附近呢。

    淑宁带着素馨,沿大殿逛了一段路,碰上寺里的僧人带一家官眷去游白塔,她们便跟了上去,又参观了一遍,然后才回到芳宁她们所在地静室。喜塔腊太太已经回来了。

    芳宁问:“你上哪里去了?怎么去了这么久?”淑宁笑道:“随便逛了逛,方才听人介绍那白塔的来历,倒有些意思。”然后便在她对面坐下,无意间瞥见芳宁头上的象牙簪子不见了,换了一根白玉簪,似乎是原本在舒穆禄太太的头上戴着的。芳宁发现了淑宁视线所指,脸略红了一红,又低了头。

    这时一位老僧带了两个小沙弥进来了,向太太姑娘们问好后,便闲聊起来。淑宁认得这老僧是寺里的方丈,看样子似乎与那两位太太挺熟,虽然已经七老八十了,身体倒还硬朗,说话也风趣。只是他说的都是信徒们行善得好报之类的故事,其他人听得兴致勃勃,淑宁却觉得有些无聊,心下一动,便召了素馨来,悄悄吩咐几句,素馨领命去了。

    没多久,宜海来了,要送女眷们回去。来到山门前,却发现芳宁与淑宁的丫环都不见了,淑宁忙道:“我让丫头去请两本佛经回去,大概快回来了。”正说着,素馨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小包裹,看得出包地是书本。喜塔腊太太不以为意,又叫人去找春燕,过了约摸半柱香时间才看到春燕急急跑来。芳宁觉得有些丢脸,便轻轻斥道:“方才说话时就不见你,一定是你又贪玩乱跑了。还不快过来。”春燕不吭声,只是低着头扶芳宁上车。

    淑宁姐妹仍旧搭乘喜塔腊太太的大马车,到了大牌坊处。便与舒穆禄母子告别,然后回了伯爵府。喜塔腊太太进府与那拉氏打了招呼。便离开了,那拉氏唤了芳宁与淑宁去上房,问她们此行的经过。

    芳宁不好意思,只是低头不说话,淑宁便帮着回答。说那两位太太对芳宁都很喜欢,那拉氏松了口气,又开始对芳宁进行一番教导。

    在场地婉宁听了一会儿,便坐到淑宁身边,笑问道:“三妹妹今儿玩得挺开心吧?不知你们在那寺里可有遇上什么特别的人……事物?”

    淑宁早在婉宁坐过来时便竖起了汗毛,听到这话,心下一紧,难道婉宁知道五阿哥要传信地事?口里却答道:“不过就是在寺里随便逛了逛,那地方倒挺大地。走得我脚都软了。不过寺里的白塔,听说有几百年了,倒很有趣。”

    婉宁却不觉得那塔有趣。对淑宁地回答也没怎么在意,心里想着自己糊涂了。淑宁芳宁逛佛寺。能遇上四四一次是机缘巧合,怎么可能次次都能遇到?便也不再多问了。

    回到槐院。素馨把那小包裹送上来,淑宁见果然是那本游记,便高兴地让素馨去领银子,再多加了二分辛苦钱。素馨笑吟吟地谢了,又道:“那家书店的老板挺有意思,我去买书时,听到有客人叫他石头记,他居然应了,从没听过有人取这样地名字呢,真真有趣。”

    淑宁也觉得有意思,想起店里很多书她都没翻过,便计划着什么时候再去光顾一次。

    一晚无事。第二天,淑宁做了些点心,想让芳宁絮絮过来尝尝,便让素馨去请。素馨去了整整一刻钟,才回来道:“大姑娘说她如今有事,来不了了,表姑娘也是,说请姑娘不要见怪呢。”

    说罢,她左右瞧瞧没人,才上前一步凑在淑宁耳边道:“竹院那边正热闹呢,似乎是春燕犯了什么错儿,大太太要重罚,连大姑娘和表姑娘都不敢求情。我听别人说,好像是春燕替外头的人传信给二姑娘,被二姑娘告发了。”

    淑宁皱皱眉,望向素馨,素馨点点头,说话更小声了:“就是昨儿那位爷。我买了书往回走时,瞧见春燕跟个男人说话,我只见着背影,但瞧那身上的衣裳,应该就是他。”

    看来五阿哥是见自己不肯帮忙,转而找了别人。昨天出门的伯爵府的人里,自己主仆都不肯帮他,芳宁一直与太太们在一起,其他跟车地粗使仆役,又进不了内院,看来是春燕在寺里玩时遇上五阿哥了。只是春燕帮着传信,婉宁为什么要告发她??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