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虚妄之证 > 第十八章 影楼的秘密(上)

第十八章 影楼的秘密(上)

丹把我带到了二楼,才一看清状况,我就忍不住一阵干呕。

    和多数影楼一样,二层是内景拍摄区域。

    正中堪称巨大的吊灯上,赫然吊着一个人。

    这是一个女人,穿着艳红的连衣裙,脚上同样穿着大红的皮鞋。

    看上去,人是吊死的,但在尸体的下方,地上居然有一滩触目惊心的血迹。

    高和跟身边的人说了两句,走过来冲我咧了咧嘴,“看来经过上次的事以后,你的晕血症好像不药而愈了。这算不算好事?”

    我按着胸口,强忍着呕吐的冲动,两眼直直的看了尸体一阵,再环顾四周,刚才那种难以形容的感觉竟是更加强烈。

    林丹可能是见我脸色难看,叹了口气,对高和说:“他没见过这种场面……不如让他下去吧。”

    高和刚想开口,我下意识一摆手,“她真是自杀?”

    高和眼珠一转,“你想说什么?”

    “你们来这儿的时候,她已经是这样了?”

    “嗯,你在裴小凡家推断出那些事的时候,童向南,也就是死者童丽茹的哥哥,交代了一切。我们兵分两路,一路去童丽茹的家,另一队来了这儿,到达现场的时候,她已经是这样了。”

    “呵……呵呵。”

    “你笑什么?”林丹像看神经病似的看着我。

    我摇头,“我好像睡了很久,不好意思,可能是睡死了,没听见你打电话。”

    高和比划了一下,说:“不说闲话,单是这案子,你有什么看法?”

    我皱眉:“我就是个学生,你为什么老问我有什么看法?”

    高和立刻说:“我说过,我是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可我第一次见到你,就觉得你的眼睛特别亮。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吧,有些大人都看不出的事,一个五六岁的毛孩子却能看出来。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是想说,你不是我们这行的人,但是你或许能够从第三方的角度,看出一些我们看不出来的细节。”

    我干笑:“我现在越来越佩服您的说话技巧了。”

    高和一笑:“说说看,你有什么感觉?”

    我只好问:“你们所说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具体是什么时候?”

    高和说:“昨天下午18点24分。”

    “也就是说,她离开百灵路(我家隔壁的小街,就是皮蛋家)以后,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里……或许更短,不光回到影楼,还换了衣服、皮鞋,然后上吊自杀。”

    高和点头:“表面上看,是这样。”

    我说:“她好像很喜欢割人的脚筋,都想死了,还把自己的脚筋给挑了。”

    我看的分明,那女人眼睛上并没有包纱布,眼角的确有伤口,但却是用浓妆重彩试图遮盖。

    但已经有愈合迹象的伤口,绝不会流血。地上有大滩血迹,是因为死者的脚踝有两道极深的伤口。

    高和冲不远处一个白大褂招了招手,白大褂来到跟前,把一个透明密封袋冲我们晃了晃。

    林丹说:“这把就是割断死者脚筋的刀,上面只有她本人的指纹。”

    我抿了抿嘴唇,转向高和:“我的话用负责吗?”

    高和摇头:“想说什么说什么,我耳朵聋了。”

    我无语,片刻,一咬牙,指着林丹:“帮个忙。”

    林丹微微一怔,“你想干什么?”

    我左右看看,指了指楼梯反方向一个角落,“那里的布景杆比吊灯的高度高点有限,你跟死者的身高、体重差不离。现在你去找根绳,搬把椅子,先把自己的脚筋挑了,然后爬上去把自己吊死。”

    林丹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你说的这叫人话吗?”

    高和忽然哈哈一笑,“我还真不能当他是放屁。”

    高和熟络的揽住我的肩膀,“要我说,如果一心求死,就是把脚筋割断,也能爬到凳子上去。可是我们的法证鸡贼着呢,除了吊灯下面的血迹,还有死者死了还攥在手里的刀,其它任何地方都没有血。啧,这不科学,不科学。”

    “你早就看出破绽了,还叫我来干什么?”

    我口气已经很不客气了,但目光却落在刚刚指给林丹,让她去做‘上吊实验’的角落。

    高和仍然搭着我的肩膀,偏着头顺着我的目光看了一会儿,小声对我说:

    “很欧式,很现代,很奢华,很有个性的布景,我都想把我家装修成这样了。可惜我那房,整套也就跟这画上的客厅一般儿大。”

    我推开他,回头看了看上来的楼梯,再度环顾四周,目光又转回到角落那幅欧式客厅主题的布景上。

    “不科学,绝对不科学。”

    “什么意思?学我说话?”高和调侃的说。

    我说:“我有个同学是本地人,家里有亲戚开照相馆。我去过。跟他那热衷摄影的亲戚聊过。”

    我走到布景前,张开双手比划着说:

    “这里太窄了,就算勉强能摆得下反光板、补光灯……后边有楼梯栏杆挡着,摄影师除非是悬在楼梯的位置,不然用任何方法,都不可能拍到整副背景,根本达不到效果。如果隔过楼梯,或许能拍下整副背景,可照片主要是拍人,人和背景不成比例,同样达不到效果。那这幅布景存在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