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做昏君 > 第二三三章 梅之焕为张居正平反

第二三三章 梅之焕为张居正平反

就上密奏弹劾上司了。

    四个人各自怀着不一样的心思,把这件事情就这么给定了下来。

    “我去写题本,然后联名吧。”韩爌点了点头说道。

    原本也到不了这个地步,不过现在内阁被人弹劾,终究是要写一份题本解释一下的;几位内阁大学士也要联名,用来表达内阁的态度。

    那么就顺便把内阁的态度写在这份题本上,也算是应有之意。

    其他三人也没有意见,毕竟刚刚已经达成了共同意见,于是纷纷点头,表示认同韩爌的说法。

    韩爌的题本写完之后,交给了孙承宗三人看了看。

    三人都表示没有意义,对于韩爌的文笔和他的行文,也是没有什么好说的。

    毕竟韩爌在内阁这么多年,写一份公事的文书自然没问题。

    于是三人就把自己的名字全都附属上,题本也直接送到了皇宫里面。

    几经转折之后,题本落到了朱由校的手里。

    在得到这份题本的第一时间,朱由校就拿过来看了。

    将题本看了之后,朱由校轻轻的笑了一下,然后就将题本放到了一边。

    倒也算是好事情,正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果然没让自己失望。

    随手将题本交给了陈洪,朱由校说道:“尽快把消息传出去吧。对了,就说按照内阁的意见办,送司礼监批红。”

    “是,皇爷。”陈洪连忙答应了一声,双手捧着题本离开了。

    事情按照朱由校的计划圆满的结束了。

    当然了,也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所以朱由校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人来接手。

    正在朱由校琢磨的时候,陈洪从外面回来了。

    他在手里面捧着一份题本,径直来到朱由校的面前,说道:“皇爷,这里有一份题本,是太常寺少卿梅之焕上的。”

    朱由校微微一愣。

    梅之焕,这个名字好耳熟啊,却忘了在哪里听过。在这个时候,陈洪把题本给自己送了,显然是有其他的用意。

    朱由校伸手将题本拿了过来,翻看了一下,果然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梅之焕的这份题本没有写太多的东西,只写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为张居正平反。

    在这个时候,上这样一份题本,这个梅之焕有点意思。

    朱由校连忙看了下去。

    在这份题本里面,梅之焕写到:

    当今国家百姓贫穷、国库匮乏、强盗横行、军队疲软。

    言官不谈论国家大事,却做派系之争;官员们放弃本职工作,发表一些空洞的言论。国家的事情全部被虚假的文辞所束缚了。

    有人试图进行一些改革,不是说他多事,就是格外苛求他。改革没有成功而诽谤却随之而来,正义得不到伸张而仇人却结了一大堆。

    豪杰灰心、庸人得势,国家的事情没有办法做下去了。

    梅之焕这是提出了问题。在题本的后面,他还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官员,而且说的也的确掐中了要害,现在大明就是这个样子。

    只有严格考察官员,要求做到实事求是;疏通言路来加强组织纪律,区别褒贬来爱惜人才,只有这样国家才可能有希望。

    在题本的后面,梅之焕还暗戳戳的支持了一波密奏制度。

    梅之焕之所以没有光明正大的跳出来,原因也很简单。

    这个密奏制度是阉党提出来的,在内阁没有表态之前,他这样的小官还是不要表态的好。

    有想法有态度,做事情有手段、知道进退,这个官员可以用啊!

    梅之焕题本之中,有一句话把朱由校给逗笑了。

    他在题本里面说:依附小人的一定是小人,依附君子的未必是君子。附在马身上的苍蝇,即使走了千里路也还是苍蝇。

    在最后,梅之焕就提到了张居正:假使今天有人像张居正那样考核名实、整顿纲纪,那些诽谤陷害别人的无耻小人还敢如此猖狂吗

    朱由校笑着将手中的题本放下,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一些作用了。

    这一段时间他一直在对外表现出一种态度,那就是自己需要敢做事情的人,需要敢改变的人,不需要说空话、放空炮的人。

    无论是任用徐光启,还是任由黄克缵提出荀子的事情。

    事情的过程不重要,重要的事情是表示自己能够接受不同的结果,能够接受不同的意见。

    虽然恨的人恨得要死,但是很多人却觉得这是机会。

    朝廷不能如一潭死水一样,要让他们能动、敢动、知道动。

    显然梅之焕就是被这种态度给激起来的。

    他抨击了现在的官场,希望能够用监察制度来改变;他支持密奏制度,推崇张居正。

    他不迂腐的认为君子就是君子,能够立身持正。

    这,就是自己需要的官员。

    看了一眼陈洪,朱由校说道:“去给朕查一查这个梅之焕。”

    “是,皇爷。”陈洪答应了一声之后,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轻轻的站起身子,活动了一下筋骨,朱由校松了一口气。

    自己想要用的人好像找到了,如果合适的话,正好把他也送过去。

    比起冯从吾,自己更喜欢梅之焕。

    冯从吾是韩爌的人,现在还管着皇家书院,如果让他把手伸到密奏制度这件事情里面来,那么他的权力就有一些过于大了,这可不是好事情。

    何况冯从吾没那么坚定,比起梅之焕,少了一些东西。

    而冯从吾少的这些东西,恰恰就是自己看重的。

    如果时机合适的话,朱由校愿意提拔一下梅之焕。

    没多久,陈洪就回来了。

    寻找资料并没有花费太长的时间。当然只是普通的资料,不是秘密的东西,有一些甚至是就是吏部的档案。

    从陈洪的手里面接过档案,朱由校快速的看了起来。

    梅之焕,万历三十二年考中进士,任庶吉士。

    七年之后,授职吏科给事中,做过广东副使,当过山东学政。

    此人有在地方任职的经验,看考绩也都是上等,的确是自己喜欢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