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混在华娱的日子 > 第307章:我为百花叹

第307章:我为百花叹

带有点儿阶级斗争的意思。最鲜艳的例子就是[银翼杀手]和[变形金刚]。

    两部电影都致力于,在一个混乱的世界里,寻找某种解脱的方式,区别只在于[银翼杀手]找到的是心灵的出口,而[变形金刚]靠的是身体上的发泄。

    在资本家看来,《银翼杀手》是烂片,《变形金刚》是好电影。毕竟,比起那些云山雾罩的美学和主题,票房是诚实的。资本家对待烂片的手段就是,35年后,《银翼杀手2》才获得拍摄的机会。对待好电影,则是《变形金刚》这种待遇,10年拍了5部。

    对两部电影的评价中,作为无产阶级的观众,他们经常和资本家们的态度截然相反。《银翼杀手》被各种评论体系一次次地认证为经典,而[变形金刚]则被当做只会秀肌肉、翻跟头的小丑。但作为人数更为庞大的观众,他们对待[银翼杀手]这种好片的态度是用热爱去疏远它,对《变形金刚》,则是用观看去诅咒它。

    所以,“《极限特工:终极回归》在中国票房已经超过了10亿”。“《生化危机:终章》首日预售就超过了一亿”。无论放置到哪个评价甬道里,都不像是贬损。电影到底还是一种魔术,大伙都希望从帽子里面变出起码一只兔子。在这一点上,阶级斗争也只是方法论而不是本质上的对立。

    于是另一种评价体系,就显得愈发可堪玩味了。奖项都自带有艺术的光环,圈养了和票房看似截然不同的态度。它对仪式感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红地毯、晚礼服、红酒、闪光灯、眼泪、获奖感言等等,构成了另一种更加威严的电影评论标准。

    但围绕着奖项,常常有“重映”的说法,获奖重映的票房,成为对获奖电影的附加奖赏。《社交网络》获得奥斯卡后,票房增长了2%,dvd销量增长了52%。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推置到奖项这个标准里的电影,大都是前一个体系的不甘心者。海报上某个奖项的标志,是新的筹码,奖项成为它们最后一次撑杆跳的支点。

    被称为奥斯卡之父的梅耶曾经坦白说,创立这个奖项的原因是,“控制电影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们颁奖,如果我给他们奖杯和奖项,他们会拼死制作出我想要的东西”。梅耶是米高梅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有好莱坞之王的美誉。被后人供奉进殿堂的《叛舰喋血记》、《乱世佳人》、《绿野仙踪》等作品,都闪烁着他精明的眼神。

    票房和奖项是电影的两个执念,往好的方向想,它们都想通过更大范围的观看,实现自身价值的传递。但电影是什么?如果不能通过它,对所处的环境提供更为深刻的洞察,从而更加热爱并去改造这个环境的话,电影就会像[生化危机]里的活死人一样,丧失存在的意义。

    目的性太强的电影,如果不是沾染了天才这种特殊成分,很难不庸俗化。当大的环境陷入庸常的污浊里,评论体系的化学效应就尤其重要了。对电影评价的权利就在每个人身上,而不是某个法律认证过的iso标志里。它们要做的就是对好发出声音,并且不强迫别人认同。

    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东西是免费的,“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关键是,你在意什么。什么就会成就你,或者毁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