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 第四百七十三章 绝世大胜

第四百七十三章 绝世大胜

简直是胡闹。以他区区三千兵马,岂能和轲比能数万本部大军相斗,纵然取胜也是惨胜。我紫金龙骑便是一匹马,性命也贵过那些胡人,若是遭受巨大损失,关某如何跟大哥交代?”

    他越想越不对劲,最后一把抄起了青龙偃月刀。

    “速速整军,发兵草原,务必要把张辽给我找回来!”

    “关将军不可啊,此事尚为我等猜测,他究竟是否出击草原了,尚未可知。如今贸贸然前往,万一其中有什么误会,以至于误了讨伐轲比能和乌桓王之事,主公岂不怪罪?”

    “胡说!”

    关羽对着说这话的秦楚叱责了一声。

    “我紫金龙骑两万多人,俱是自家兄弟,张辽违我将令,回来自当责罚,可是如今他必定已经身陷重围,或者迷路难以返回,我等岂能弃之不理,如此还是做兄弟之道么?马上整军!”

    秦楚不敢再反驳,赶忙下去整顿军队,准备出兵。

    “报……张辽将军回来了……”

    “文远回来了?”正准备回去准备出战的关羽,忽然一脸欣喜地转过了头。

    一行人快步冲出了军营,果然见到张辽和一群士兵,都下了战马,站在军营之外。

    “文远!”

    关羽走过去,看他们众人虽然风尘仆仆,可是并没有什么受伤的样子,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张辽和三千骑兵,忽然全部跪下。

    “末将擅作主张,出击草原决战,请关将军责罚!”

    “你果真是领兵去找轲比能了?可曾找到?”

    关羽只字不提惩罚之事,反而先问起了战果。

    张辽面有愧色,说道:“末将无能,今日凌晨时分,寻到了一处鲜卑大营,与之交战,剿灭其众约万人,俘获随军的鲜卑百姓六万余人,却没有轲比能的踪迹。末将打听到当日其入侵上谷郡之后,便与几名手下将领分道扬镳,如今不知在何处。末将有违军令,擅自出击,又没能擒获轲比能,请将军责罚!”

    关羽正要说话,钱宁忽然走过来劝谏起来。

    “关将军,文远虽然违背将令,可是终究一战而灭轲比能部一万人马,又将其部族百姓六万多人带回汉土,可谓对其势力有极大打击,此功劳不可谓不大,末将以为,足可抵消其违抗军令之罪,请将军三思。”

    “不错,末将也赞同子静之言,请关将军饶恕文远吧。”

    “是啊,饶恕文远吧。”

    秦楚、周远和燕泉也纷纷求情。

    关羽没有理会他们,而是看了看他身后的将士,问道:“我部将士可有损伤?”

    “回关将军,我部三千骑兵,八百七十二人受伤,所幸并无牺牲的弟兄。”

    “哦?无一伤亡?”这回连关羽都大感意外。

    他亲自走到张辽身后的军中,这三千人即便是跪着,也是列队整齐,关羽稍稍将横竖排一数,就算出了人数。

    “果然是三千人,全部归来,一人未损。”

    关羽这话,让钱宁等人也都十分震惊地看向了张辽,敬佩之色油然而生。

    “系统提示,张辽带三千人发动劫营,成功得胜,无一人战死,触发奖励条件,统帅、武力各提升1点。当前张辽基础统帅73,基础武力93。”

    得到的系统提示的刘赫,这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继续在太原郡通往上党郡的官道上疾驰。

    “刘备啊刘备,我今日就来亲自会一会你,你若是忠臣,我自会让你平步青云。你若是奸佞之辈,我也自有用你之法。”

    他这边全速朝着上党进发,而平城这边,众多将领都被张辽的战绩给震惊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关羽快步走过来,扶起了张辽。

    “文远以寡敌众,歼敌一万,而自身无损,如此战绩,堪称绝世无双,虽我关某亲自领兵,也未必能如此,好,好啊!我大汉又得一员虎将也!本将军这就写信给大哥,为你请功!”

    张辽反而有些不好意思意思,正要推辞,忽听得一阵急促马蹄声传来。

    “报……关将军,冀州兵马突袭雁门,已抵达卤城。”

    “什么?袁绍匹夫,安敢如此!他们来了多少兵马!”

    关羽大怒,卧蚕眉倒竖起来,双目之中精芒四射。

    “回关将军,冀州共来了两万五千兵马。”

    “两万五千人?卤城只有三千守军啊。”

    周远急忙对关羽谏言:“关将军,以卤城兵力绝对难以守住如此猛攻。一旦卤城失守,临近的繁畤、崞县、剧阳三城也是旦夕之间,届时冀州大军挥军西进,便可直逼阴馆城和雁门关下啊。”

    关羽将青龙偃月刀狠狠往地面一戳。

    “好一个贼子,这分明是知道我军要北上和轲比能作战,想要趁虚而入,只是他万没料到,文远竟然会如此神速便击溃轲比能麾下大军回到平城县。哼,全军集合,我两万紫金龙骑,今日定叫他冀州兵马,全数埋葬于雁门之地!”

    “喏!”

    众人回身入军营,准备集合部队,却忽然听得身后传来一个人的呼声。

    “关将军且慢!”

    关羽一听有人阻拦自己,正要发怒,可回头看去,却是又惊又喜。

    “哦?二位先生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