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 第六百三十八章 治水方略

第六百三十八章 治水方略

有渐频繁之像。依据本朝各地呈奏的县志汇总所载,孝光武帝在时,黄河每约十五年方有大决一次。至顺、冲二帝时,已约十二年大决一次。至桓灵二帝时,已是不足十年便有大决。若要根治此害,必须定沙固土,定时清淤。”

    “其三曰远避。治理黄河,非一朝一夕之功,纵然倾尽全力,只怕也要数年乃至十数年方能见效,至于根治,怕要穷极数代人之心力。因此,黄河沿岸三十里内应当尽量避免有城池村落,如此,即便遇灾,也可保百姓无虞。”

    “至于其中细则,这册中各有详述,主公得暇之时,自行参详便是,属下不再赘叙。”

    刘赫边听边看,对那童健已是钦佩非常。

    自己作为后世穿越过来的人,当然知道,自己前世所在的时代,就是耗费了数十年的时间,才将这个明清时期号称一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的黄河,治理成了几十年来几乎没有直接产生灾害,而所用的办法,便是和童健所奏的相似。

    植树造林、固定风沙、山村外迁、广修水利,都是自己所处的那个年代,从小就出现在课本和新闻中的话语。

    他细细看了几页,这童健对每一条大略,都有十分详细的讲述,还多有举例,比如具体在哪处河段修筑堤坝,在何处河段开挖水渠又引向何方,可以借助哪处湖泊水泽之力,哪些村落需要尽快搬迁等等,他还指出如今朔方郡放牧牲畜过多,草原有衰退之像,从这一本册子中,就可以看出此人为之付出了多少心血。

    “好啊,太好了,单凭此方略,童健足以彪炳史册,名垂青史。”

    刘赫手不释卷,欣喜难耐。

    “系统提示,宿主手下童健,领悟特殊属——水利:于治水治河一道登峰造极,兴修水利,治理旱涝,样样擅长。”

    “嚯,这童健果然是个宝贝,有了他这个特殊属,当黄河水患,料想再也不会发生第二次了,哈哈。”

    刘赫心好比长江三叠浪,一喜高过一喜。

    这时,崔钧说道:“主公,此册诚然句句在理,然要想办到,非但要累积数代人之力,所耗费钱粮,亦是不可胜数。如今国库怕是……”

    他话虽然没说完,可是意思却再明白不过了。

    虽然有诸多商户相助,可是云海郡的建造,还是把刘赫现有的钱财消耗了大半,粮食更是几乎被扫空,刚刚平袁绍之时,说刘赫是天下诸侯之中最富有的,绝对没有人质疑。可如今的他,不说是诸侯中最穷的,但也差不了太多了。

    “钱啊钱……自我在狼调县起兵以来,从未觉得自己如此缺钱,唉,真是个麻烦事。”

    刘赫敲了敲自己的脑门。“打江山易,坐江山难”,刘赫如今是彻彻底底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了,自己才占了并州、司隶,还有冀州的一部分,就已经如此头疼,实在难以想象面对一个统一的天下,若想做一个明君,会是何等艰难。

    荀彧看他如此心烦,双目一转,计上心来。

    “主公,此方略本也非一之功,以属下之见,主公可将此分为轻重缓急,急事急办,缓事缓办,重事重办,轻事轻办。如今主公占有冀州,此地乃我大汉最富州之一,等商行安定之后,每年将为朝廷纳税不下十亿,到时再办缓事与轻事,也为时未晚。”

    刘赫闻言,微微颔首:“嗯,文若说的在理。那依你看来,哪件最是紧急?”

    荀彧不假思索道:“诸事之中,以迁走沿岸百姓,最为紧急。属下已然与公达和州平商议过,还有钱道准也曾专门为此来信告知我等,去年黄河大水之后,西河郡的沿河百姓,如今已安置别处。如今所要搬迁者,乃是定襄、云中、五原、朔方四郡的沿河百姓,共有村落一十九处,涉及百姓不过三千一百一十六人,若要安置,需耗钱五百七十八万左右,此处有道准送来的详细账册,请主公过目。”

    “哦?道准思虑周全,办事周密,果然令人万分放心。”

    他接过账册,仔细看了一遍,一笔笔账都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好,就照此办理。道准这些年代为执掌并州,多有辛劳,功绩亦是显著,待此事了结之后,也该对他嘉奖一二了。”

    钱理这几年本就是实质上的并州主政之人了,官职却一直都还是一个五原郡太守,总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也该是时候给他正一正名了。他毕竟是自己发小,知根知底,人品能力俱都一流,自己即将受禅登基,边总要多几个靠得住的文武大臣,不能都依赖那批朝廷重臣和他们的子侄家眷。

    “另外……”荀彧接着又递过来一本比童健的治水方略要小得多的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