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 第九百零一章 赋税之争

第九百零一章 赋税之争

使人心不稳,于国无益。”

    他这番话,说得铿锵有力,句句在理,引得百官中不少人,都点头附和起来。

    “臣赞同太仆之言。大汉江山之安宁,需万民同心,并肩而行。恳请陛下对万民增税,无有差别,如此,则民心安定,军心安定,国家亦可安定。”

    数十位大臣,纷纷站了出来。

    刘赫看了看他们,心道:“不错,比朕预想的要少一些。只是不知其他那些没有说话的,是真的愿意舍小家为大家,还是想让这些人替他们出头,自己躲在幕后,坐享其成。”

    只是他们所说的这个道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毫无缺陷,刘赫似乎也难以反驳。

    “嗯……诸位卿言之有理。都是为了江山社稷,自然应当人人平等,此事似乎是朕有欠考虑了。”

    刘赫这么快就听从了劝谏,倒让诸位大臣有些措手不及,唯独崔琰一人,跪倒在地,行了五体投地大礼。

    “陛下英明无二,真千古明君也。”

    其余大臣,也赶忙跟着呼喝起来:“陛下真千古明君也。”

    “陛下,诸位臣工,在下也有话要说。”一个声音打断了他们,正是钱理。

    只见他走到了崔琰的面前,先恭恭敬敬行礼,崔琰忙道不敢:“司隶校尉乃国之重臣,在陛下面前,琰岂敢受你大礼?”

    钱理恭敬说道:“在下行礼,乃是敬太仆为前辈,非因官职。”

    刘赫也帮腔道:“道准向来礼数周全,太仆就不必谦让了。”

    崔琰这才接受,同时也向钱理还礼。

    大家看钱理如此举动,只当他也是来帮忙劝谏的,心想他是天子近臣,有他一起说话,那自然再好不过。

    然而,钱理接下来一张口,不但把所有大臣都惊得不轻,更把崔琰气得几乎七窍生烟。

    钱理面向刘赫,恭声说道:“微臣以为,太仆方才所言,简直是颠倒黑白,是非不分,既无君子之风,更无人臣之道,上对不起圣人垂训,陛下洪恩,下对不起黎民苍生,三军将士,看似言之凿凿,实则一心为己,如此行事,却还口口声声一个江山社稷,一个民心军心,简直是厚颜无耻。”

    “你放肆!”不少大臣直接出言驳斥:“崔公乃当今名士,品高洁,方才所言,字字珠玑,连陛下也深表赞同,你怎敢如此出言不逊?”

    崔琰本人,虽然没有说话,却也被气得脸色青一阵紫一阵,双眼紧紧盯着钱理。

    王看着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眉头微皱,似乎有些疑惑起来。

    刘赫佯装不悦,喝斥道:“司隶校尉,朝堂之上,不可如此无礼,还不向太仆赔罪?”

    “回陛下,这罪,恕臣万万不能赔。”

    钱理的话,愈发惹怒了刘赫,他一拍桌案,大喝道:“大胆钱理,你莫不是以为是朕同乡,幼时玩伴,就敢在朝堂上如此放肆?真以为朕不敢杀你么?崔卿何人,百官有目共睹,众口一词,他既作如此说,自有道理。清河崔氏之名,何等显赫,岂会做这损国而利己的无耻之事?来人,将司隶校尉拖出去,杖责二十,再带上来验伤。”

    崔琰和众臣见刘赫竟然如此对待钱理,心中顿时大定。

    “看来陛下当初也是受人蒙蔽,才定出这等改制之策,想来必是这钱理无疑了,他一向为朝廷执掌国库,这等策略,只能是出自他之口了。好在陛下明察秋毫。”

    百官之中,只有王,他看着眼前这一幕,眉间非但没有放松,反而拧得愈发紧了。

    钱理一把挣脱了上要抓他去杖责的两名御林军,叩拜刘赫道:“陛下,待微臣说完之后,陛下和诸位臣工,若是再觉得微臣是在胡言乱语,肆意污蔑,那时莫说是要赔罪,便是太仆想要钱某项上人头,我也拱手送与他便是。”

    刘赫脸上怒色稍平,挥了挥手:“哼,朕就不信你还能说出什么花样来。你速速说来,若被朕察知有栽赃陷害之事,定然严惩不贷!”

    “微臣遵旨。”

    钱理躬一拜,随后转看向了已经被他气得不轻的崔琰,只不过这时的他,再也没有了方才的恭敬之色,眼神之中,反而有着一股咄咄人之势。

    “你我同为臣,如今在下奉旨,有话要问,太仆定要实言相告。”

    崔琰面色一白,咬了咬牙,说道:“足下问便是了,崔某虽然不才,却也知忠孝仁义,乃人之大节,事关朝廷要务,又在陛下面前,崔某绝无欺瞒之理。”

    钱理的眼睛,一直盯着他的双眼,看得崔琰有些不自在了。

    “太仆方才所说,天下事,不患贫而患不均。国家社稷,非一人、一族所有,自当秉持公平,人人奉献,此言确否?”

    崔琰有些猜不透他想说什么,不过还是点头道:“不错,崔某确是此意。”

    “好,太仆承认便好。”

    钱理随后,在这大之中走了半圈,忽然喊道:“诸位可知,何谓公平?何谓不均?”

    百官被他这一问,都有些发懵,王谦说道:“司隶校尉何以有此一问?《管子》有云: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所谓公平者,人人对等,于国家社稷,无私奉献,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芸芸众生,各尽其力,是为公平。反之,则为不均。”

    “好,太常好学问。”钱理夸赞了一句。

    “如此,在下便要问一句了,如今朝廷现行之赋税制度,诸公以为公平否?”

    众人被他这一问,却是愈发疑惑不解了起来。

    崔琰反问道:“陛下执政多年,轻徭薄赋,四方归心,怎会是不公之政?”

    钱理摇了摇头:“轻徭薄赋,未必公平。四方归心,也可不均。”

    “放肆!”

    “大胆!”

    “司隶校尉公然在朝堂之上,指桑骂槐,指责君上,实乃大逆不道,臣等请陛下将他严惩。”

    刘赫对这一请求,却没有答:“钱理虽然放肆,朕亦心有不忿,然方才既然其说完,自当遵守诺言,朕贵为天子,怎能食言而肥?”

    钱理再次叩拜:“微臣多谢陛下。”

    随后,他重新开口:“在下再次敢问太仆,如今陛下所辖州郡,田亩在不足百亩者,太仆可知有几户人家?田亩过五百亩者,又有几户人家?过千亩,万亩者,又有多少?”

    崔琰面露难色:“这……在下孤陋寡闻,愿听高见。”

    钱理笑了笑:“既然如此,那在下便告诉你。”

    说完,他看向百官:“如今我朝下辖,共有幽、冀、青、徐、并、兖、司、凉八州,有百姓五百六十万余户。其中,田不足百亩者,有四百二十余万户。田过五百亩者,不足五十万户,占据总户数不到一成。”

    崔琰皱眉道:“那又如何?”

    “如何?”钱理哂笑一声:“你又可知,这不足五十万户,总共占了多少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