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实话实说 > 第三十四章 一亿头猪

第三十四章 一亿头猪


    张援朝想起自己小时候,到是没饿着,不过也说不上吃的有多好。基本上是有什么吃什么。哪里还敢挑食,他那个时代挑食的孩子是自绝于世界。

    林正道:“同志,这就是工业化养猪的魅力,没有工业化,肚子里没有油水,什么都是假的。”

    张援朝:“你说得对,国家现在开始重视菜篮子工程了。因为我们挤兑的,各地已经开始放弃肉票了。”

    作为工业化养殖示范一场,五星集团通县养殖场这里的生猪存栏已经超过了百万头。而且厂房建设现在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还在以每年一倍的速度增加着。

    通县这里交通不差,历史上就是北方漕粮的集散地。以通县这里辐射京津,肉蛋禽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京津两个市场发售。

    因为供应量远比国营猪肉摊点充足,两地的肉票已成废纸。

    这也是张援朝所说的,菜篮子工程的一个项目,那就是逐步取消票证制度。在意义已经不大的票证上,采取直接取消的措施——例如以前的电视机票和现在的肉票。

    这当然也被看做是改革试点的一些成绩。

    当然暂时粮食还没全部放开,不过集市上农民卖粮也没人管。主要是国家现在储备的粮食没有应对全民抢购的能力——而一旦有投机商造一些谣言,基本没什么分辨能力的市民们就会去排队抢购。

    这可不是说笑的,林正道记得当年有人排队抢盐的经历,害的几天内真缺盐的家庭买不到盐了。有些人一买都是几吨盐。当然真正笑醒的是盐业公司的人,国内盐厂的开工率严重不足,连一半都不到,也就百分之二十——盐厂工人也就一年工作两三个月。以盐业公司的利益来看,巴不得每年都来一个抢购食盐。

    而放开粮食管理,将其市场化之后,建国之初的上海那帮奸商可是投机过粮食布匹生意的。虽然最后国家调集资源将那些投机商打下去了,但是自身也损失惨重。

    一句话,工业化和城市化需要蛋白质,需要肉蛋奶。

    以前国内工业化的程度不够,养殖养猪都是在农村进行。但是根据林正道的记忆,其实哪有地产行业不养猪的,哪有计算机行业不炒房的。工业化养猪是大势所趋。

    现在林正道更加注意肉蛋菜工程,像是对抑制爱之病的鸡尾酒药物和抑制癌细胞的格列卫都不打算做了。

    这在回国之前,也是林正道规划的一部分内容。

    这个年代在国内,人们普遍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但是要说吃好,没那么容易的。尤其是北方,冬天蔬菜基本上就剩下冬储大白菜了,大棚蔬菜需要点的技能点太多,薄膜、育种、化肥,虽然很多人穿越到古代轻轻松松就做到大棚蔬菜了。可是对八一年的北方农村普及大棚蔬菜还是有些难度的。

    对抑制类的药物需求就更低了,想卖到国外赚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按照非洲和印度的做法,直接仿制你的药物不就行了,还能出口创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