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大忽悠帝 > 第433章 哥给长城贴瓷砖

第433章 哥给长城贴瓷砖

,能让它顺着黄土慢慢往地下渗透就行,利用自然之法,提高地下水的贮备量,然后别处就可以多开凿井渠,再把地下水给汲取上来,使它形成一个区域性的内部循环。”

    虽然有些词儿听不明白,但是大概意思都懂,夏侯惇好像找到了明确的新目标,更长了不少见识,只觉得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

    曹操忽然忧心忡忡地问:“汉少,您说这里的雨水少,而那个蒸……蒸发量,大!岂不是说,不管我们如何整治,将来这里总还是要越来越干旱?”

    刘汉少有些无奈地回道:“理论上来说,的确如此。”

    刚刚还激情燃烧的夏侯惇好像被浇了一盆冷水,拉长着脸问:“既然将来注定要干旱,那咱们今日所作所为,又有何意义?”

    “怎么没意义了?”

    也搞不清楚刘汉少是想安慰还是想辩解,故作严厉地训斥道:“每个人生下来,都还注定要死呢,那怎么办?是不是咱们大家都不活了?如果现在咱们能整治好黄土高原,那个所谓的将来就会来的非常缓慢,甚至可能是几百年,上千年之后。而在这几百上千年的时间里,这里的百姓因为咱们的努力,可以生活的更安定,更富足,你们说咱们应不应该自豪,应不应该骄傲?”

    思忖过刘汉少的话,夏侯惇坚定地点头说道:“能够惠及千年,此事的确可为!”

    刘汉少又浑不在意地说道:“再说了,上千年的时间,谁知道人类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呢?谐和大宝典你们都看过没?那里边说过一座圣天子峰,就在益州的西南,新州的东南。哥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那边就有好几条很大很大的河流,都是用山峰上的雪水化成的,只要咱们截水改道,将它们注入大河源头,到时候大河汹涌,滔滔不绝,咱还怕黄土高原干旱?”

    曹操好奇地问:“汉少,圣天子峰距离大河源头,有多远?”

    那地儿哥也没去过呀,该咋回答你呢?

    刘汉少沉吟着说:“大概两千多里。”

    “我去!”

    夏侯惇斗志昂扬地说:“陛下,臣愿率队前往圣天子峰,引雪山之水入大河之源!”

    去你妹!

    想堵雅鲁赞布江,扛着锄头去啊?

    好像也赖自己,忽悠的有点过头了,刘汉少又连忙说道:“元让能有此心,哥很欣慰。但是咱们大河现在可不缺水呀,你要是早早的把雪山之水引过来,大河暴涨,决提泛滥,不是反而成了祸事?”

    夏侯惇点头暗想:还是陛下考虑的周详,水这个玩意儿奇怪的很,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引雪山之水的事就留给千年以后的人们去做吧。

    听了刘汉少的话,曹操心中也暗想:当初在千秋万岁殿看到那副“百度”图,益州西南的确是有一条巨大山脉,陛下还说那应该叫南长城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地方。它既保护了我们大汉,有万年不化的雪山,为大江大河提供水源,养育了神州大地上的百姓,同时也阻挡了神州大地上的百姓走向西南,走向世界的脚步。那副地图必然不假,否则陛下不会信手拈来,还能说的头头是道,但是陛下还不到弱冠之年,也不可能像史努比那样去周游世界,难道他果非凡人?谐和大宝典之中的圣天子峰,就是在南长城山脉上吗?

    …………

    突然,夏侯惇好像刚想明白似的,急吼吼地说道:“陛下,其实不管咱们怎么治,大河之中也还是会有泥沙的。就算咱们在河边都种上树,种上草,树根、草根网住了土壤,但是大河经过也还是会带走一部分黄土泥沙的呀!”

    “元让说的太对了,那简直是一定的。但是,带走一车的泥沙与带走一座山的泥沙,结果能一样吗?只要能够减缓大河泥沙在中下游的沉积量与沉积速度,咱们不就可以更从容的治理了吗?再说了,天下哪条河里没泥沙?咱们现在用水泥制砖、盖房子,还少不了河沙呢。”

    夏侯惇平时不这样,应该是被刘汉少忽悠的智商下线了,听到刘汉少解说,终于放心的同时也显得很不好意思,而刘汉少却又打趣地说了一句:“要想大河里没泥沙,除非像你修造惇惇航道那样,用石板水泥把整个河底都铺起来。”

    俺只是一时被您忽悠懵了,又不是傻,您可不能这么逗俺。

    “陛下说笑了,大河能有上万里长,宽窄大多也在里许左右,这咋可能都铺上石板?”

    “咋不可能了?愚公扛个锄头生俩娃,都敢带着去移山。咱们大汉有多少人?只要有决心,这事还怕干不成吗?信不信回头哥就让人给长城贴瓷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