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乞活西晋末 > 第四百八十一回 五方协议

第四百八十一回 五方协议

卢侍郎也捎带看顾一二。其实也无它,只要莫被人无端欺凌即可。”箕堂陪着笑,再次恳求道。他倒也知晓,像卢志这等知名大儒,一旦点头,通常都会言出必行。

    “足下却是不甚了解我华兴府一应政策,与其央我个人相助,倒不如让他们暂以平民身份,直接入籍华兴府,有一应法规在,何来他人再敢欺负?”这次卢志并未顺着箕堂的思路走,他淡笑道,“半岛百姓罹难,我华兴府自当仁善救助,府主已然决定,大凡半岛难民前来投奔我华兴府,皆可享受寻常汉人投奔待遇,还可根据个人经济与才能状况,予以志愿安置。”

    “卢侍郎此言当真?呵呵,在下口误,口误,卢侍郎自然言重如山,呵呵,还请卢侍郎细言之。”箕堂一边赔着笑,一边目光闪烁的思量着。对于三面皆敌的马韩上下,华兴府只要真能给予韩人移民与汉人移民相同的待遇,其必将成为马韩夷民最为理想的逃难所,更多后续移民指日可待,这对马韩是祸,对他的子女则是福。

    卢志也没在意箕堂的失礼,倒是耐心客串起了推介:“譬如足下那些子女,既有钱财又通汉文,便无需似寻常难民一般,被安排去夷州垦荒开发,而可在任意空缺县城购置房产,藉此自主选择户籍所在地,并以平民身份入籍华兴府。非但如此,某这礼部侍郎还可安排他们入学就读,亦可从事教师之职,升阶快速且安全体面。此外,为了吸引大族来投,本府的《拓荒法》还就垦荒条目有了重大变动”

    四月初一,乐中城,以出卖马韩利益为隐线,辅以一系列背后协议,五方和平会议终在乐岛圆满达成共识,除了马韩赔款与庆全撤军两项,也暂时划定了华兴府与半岛诸国分主海陆的格局。随后,华兴时报在第一时间刊发了五方代表最终商榷的协议内容,当然,一切条款都打着和平、商贸、合作与抚恤等等光鲜幌子,协议细节无需赘言。

    就此,凭借在半岛旬日之战中的强力震慑,凭借在外交策略上的以退为进,华兴府非但悍然粉碎了邢晨之流的阴谋阳谋,还依据对百济弁韩野心的准确洞察,及时吃干抹净跳出马韩泥潭,并顺手牵羊的挣了个盆满钵满。至于半岛即将再度陷入新一轮的大火拼,华兴府就只能口称遗憾的乐见其成了。

    事实上,各方皆已心知肚明,这次和平协议仅是为了将华兴府送离饭局,其注定是新一轮饕餮大宴的前奏,发令枪或许就是血旗军撤离庆全的那一刻。尽管出于暗助马韩并大发战争财的缘故,华兴府要求各国国主正式确认协议并获得赔款之后,血旗军才会执行和谈协议,撤离庆全,但没谁认为华兴府还能再拖上多久。

    算算时间,从使者们离开乐岛,到各方国王正式认同,再到条约实施,最多也就半月,而这基本也就是各方的最后准备时间了

    视线转到大晋。冀州赵郡,平棘城郊,孙家坞堡。这是一座长宽百多丈,水泥砖石结构的崭新坞堡,其内有户四五百,多为孙家族人。恰似这座坞堡的崭新,如今的孙家也在赵郡崭露头角,声势愈隆,堪称本土势力的代表家族。虽然官面上最高仅是一个七品虚职,但在工商、人脉乃至底层军政中却已举足轻重。

    此刻,坞堡正厅,济济一堂的坐着孙家各房各支的族老与俊彦,他们都在聚精会神的聆听着少家主孙治的叙述,而孙治所说的,正是他刚从乐岛带回的,有关南洋拓荒特区土地新政的消息。

    “诸位叔伯长辈,近来朝廷内争再起,地方上匪乱不断,新蔡王享乐多过勤政,河北乱象已生,我孙家与太平商会年后已有两批货物遭劫。长此以往,只怕我孙家好不容易积攒的这些家当,难免为此乱局葬送。”扫视厅中众人,孙治诚恳道,“是以,治恳请将家族产业与族人,最大限度的迁往海外,或商或农,方为长久之计。”

    “那华兴府势头强劲不假,可那都是他纪氏的,不,是他安海将军一人的。他那诸般法规,限奴、限田、选举等等,无不逼迫辖下百姓分至一丁一户的最小户,即便那所谓的特区,三十年后依旧要分为最小户,若是入其治下,我孙家迟早都得分崩瓦解。”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叟率先开口,却是不无训斥,“文通,我等知你与华兴府牵扯甚深,但你莫忘了,你终归是我孙家人,凡事须为家族考虑。”

    “是啊,最初我等也想投靠安海将军,可辛苦为其运送物资,还送出族中子弟任其驱使,这才出了个七品县令孙力。可又怎样,那庶子非但被安排到了一个叫奄美岛的海中孤岛,甚至连给家族谋上千亩良田都不能。族中催他几次,他索性都不搭理了,毕竟分户出去了,族中也拿他没法。”紧挨方才老者的席边,又一族老附和道,“给那华兴府鞍前马后,纯属白忙乎,哪比挤身大晋士族,这才是正道啊。”

    孙治眉头一蹙,这两位族老是孙家二房和四房的保守派,素来吵吵耕读传家,看不起工商之事,偏生手又伸得很长,啥好处都想管着,动辄还用族中老长辈的身份压人。自从他孙治靠拢华兴府,并通过太平商会愈加发达之后,可没少被这两位说道,论及原因,红眼是一方面,更有族中话语权乃至利益分配的争夺。

    作为孙家新生代的领军人物,孙治手掌太平商会,还是华兴府暗中认可的,孙家也无权更换,他可不虚所谓的族权。不乏礼数的鞠了一躬,他淡淡道:“两位叔祖,我得澄清一下,别个安海将军可没主动邀请我孙家前去南洋垦荒,在人家眼里,咱孙家又算什么?再说了,如今需要躲避战乱的是我孙家,需要田地聚居的也是我孙家,人家华兴府着急吗?那些新政可是我为家族避难,托人恳请才得以施行”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