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 第145章 抢救国会

第145章 抢救国会

开成会吗?把王家襄顶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几个人过去本来和熊希龄私人感情不错,这一下子结下了仇。

    几个人气急败坏的离去后,熊希龄脸色阴沉,心情沉重。他站在窗前目送几个人离去,看着他们激动的样子,不停的对自己办公室指指点点,肯定没说自己的好话。熊希龄嘟囔了几句,没人听到他在说什么,只是能看到他两眼含泪,看样子比王家襄几个人还难过。

    但是,他现在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给袁世凯当听话的羔羊。

    王家襄和汤化龙按着大家在一起商量的步骤,见第一步走不通,就走第二步,从候补议员中增补。这也符合袁世凯十一月四日,袁世凯解散国民党的命令精神。

    增补得各地来做,国会这边刚通知下去,袁世凯马上授意内务部,电告各地。增补议员事关重大,各地不能擅自行动,要听从中央政府的统筹安排。

    眼看二步都走不通,王家襄和汤化龙只好通告在京议员,由于两会达不到法定人数,无法开议,从十四日起暂停发放议事日程。议员们不甘心让袁世凯搞垮国会,奋起抗争。

    十七日,众议员议员一百九十余人向**提出:《质问追缴国民党议员证书徽章影响及于国会书》

    “质问书”全文如下:“民国不能一日无国会,国会议员不能由政府取消,此世界共和国之通义,立宪政治之大经也。

    “近阅报载,大总统十一月四日命令解散国民党,并追缴隶籍该党国会议员证书徽章;夫该党本部与南方乱党勾结,政府依法律委任,以行政命令解散不法之结社,凡我国民,无不认为正当,独是国民党与隶籍国民党之议员,在法律本属两事,其处分自不能从同。

    “假令议员而与乱党通谋,确有证据,勿论隶何党籍,均得按法惩治,否则确与乱事无涉,即隶国民党籍,亦不能牵连取消。盖党自党而议员自议员,二者性质不侔,即不能并为一谈。

    “查议院法第八条,议员于开会后发现不合资格之疑义时,各院议员得陈请本院审查,由院议决,选举十三人组织特别委员会审查之。据此,议员资格之疑议,其审查权属之两院,院法规定,彰彰可证。今政府以隶籍国民党之议员早不以法律上合格之议员,自居为理由,岂非以政府而审查议员资格,侵害国会法定之权限乎?至于追缴证书徽章,直以命令取消议员资格,细按《约法》,大总统无此特权,不识政府毅然出此,根据何种法律?此不能不怀疑者一也。

    “十一月四日命令之结果,国民党议员被取消者三百余人,次日又追加百余人,遂过议员总额之半,两院均不能开会。

    “查议员中有早已脱该党党籍,改入他党,或素称稳健,曾通电反对赣乱者,亦一同取消。政府确为惩治内乱嫌疑耶?则应检查证据,分别提交法院审判,不得以概括办法,良莠不分,致令国会人数不足,使不蒙解散之名,而受解散之实也!

    “近复报纸纷传政府将组织行政委员会修改国会组织法,改组国会。此种传说是否属实,姑不具论,究竟政府方针,对于民国是否有国会之必要?对于国会是否以法律为正当之解决?此不能不怀疑者二也。议员等对于国民党,素深恶绝,当南方无事,政府敷衍伟人之时,于彼破坏主张,无不严厉攻击。

    “及湖口乱起,天下震动,亦曾连名通电,声罪致讨。今政府去害群扶正气为前提,实与议员等素志符合,唯去之之方,是否适法?扶之之道,是否诚心?群怀疑虑,势难缄默。兹依议院法第四十条质问,应请政府于三日内明白答复。民国二年十一月十七日。”

    参议院议员纠集六十余人,也提出质问书。内容大体与众议院议员的质问书相同,特别强调了:“此事于民国国体政体有重大关系”,“政府如以为民国犹应有国会也,其速取消前令,彼此相见以法律。否则,以为国会掣政府,防大政方针之实行,则政体如何,无关存亡,尽可任意所为。乃计不出此,既以非法使议会永无开会之日,而又畏首畏尾,不欲居破坏国会之名,究竟奚所取义?是何居心?”

    态度极其强硬。

    众议院和参议院议员的“质问”,不但三日内无消息,简直如石沉大海。经多次催促和多方周旋,到过了近二十天的十二月二十三日,国务院才做出答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