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我真就想当个厨子啊 > 第六三七章 夫子,时代变了!

第六三七章 夫子,时代变了!

这句话。

    那时候老夫嗤之以鼻,觉得只要我足够强大,变得比祖师爷还要强大。

    我便是江湖,又岂能让人左右。

    可随着年龄渐长,老夫又渐渐觉得老师说得不错。

    既然入了江湖,就由不得自己了。

    当初其他人找到老夫,说是天变之机到来,乱世将至,所以想要组建正道联盟以求自保。

    老夫一时不察,也害怕那些神话前辈口中的预言成真,为君子阁带来灭门之祸,所以让君子阁入了局。

    现在想来,如果那时候老夫就让君子阁归于平淡,不要这赵国七宗,武林魁首的虚名,也不至于有今日了。

    罢了罢了。

    求人不如求己,没有神话坐镇,什么赵国七宗,不同心,不同德,其实也不过一个笑话罢了。”

    夫子面露失望之态。

    他之所以一开始就对江平表现出低姿态。

    除了江平带来的力量具备碾压的优势对比,还有一点就是他知道自己身后无人,左右无援。

    自从天柱山正魔决战之前,他就开始幡然醒悟。

    所谓的正道联盟,就是一场阴谋,一盘针对整个江湖武林的大棋。

    正道联盟说起来好听,联盟互助,强者保护弱者。

    可其实不过就是将江湖上那些不听话的宗门势力集合在一起,让他们流血牺牲,变得听话而已。

    这个真相不仅他知道,其他人也早就明白过来。

    但就如同江平所说,大势所压,不得不为。

    他们说出来,非但改变不了什么,反而会让幕后之人的手段变得更加激进。

    到时候会发生什么,是他们无法预料得到的。

    而且谁又敢保证他们之中没有幕后之人的暗子,谁又敢来捅破这层窗户纸。

    不提那些被蒙在鼓中的人会不会相信,谁又能承受住幕后之人的报复。

    毕竟那些幕后之人是高高在上的武林神话,是这个天下大势的操纵者。

    他们如何能反抗得了。

    天柱山之上的那些大宗师都是这一场阴谋的祭品,他们的牺牲就是为整个江湖敲响的丧钟。

    所以天柱山之战后,其他人还在享受胜利的狂欢,畅想着未来的风光,如同君子阁这般的势力却开始了韬光养晦,寻找着退出的机会。

    但该来的还是来了。

    夫子早有预料,朝廷会有动作。

    毕竟正魔之战,受益方其实是各国朝廷。

    他们什么都没做,却让整个江湖武林的实力骤然间削减了小半。

    他们若是不能趁着这一波红利,对江湖做些什么,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幕后人的谋划。

    但是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

    庙堂上的赵皇波澜不惊,庙堂下的江湖却在狂欢。

    看着一个个江湖后辈突然声名鹊起,风头一时无两,夫子内心却越发焦灼。

    他知道这是暴风雨下的宁静。

    后来,果然武道司成立了,司长是江平。

    自打江平和魔君七夜的关系暴露,天下武者都知道了这个曾经以正义为名的家伙。

    心机之深,城府之深,堪称江湖百年来的第一人。

    若不是天柱山魔君七夜陷入绝境,恐怕他根本不会暴露。

    一想到这家伙一边和正道群雄称兄道弟,一边又在魔门那边风生水起。

    不少人就不寒而栗。

    一旦让他走上高位,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正道危矣,江湖危矣。

    结果他果然走上了高位,从东厂指挥使变成武道司司长。

    看似只升了一级,但带来的改变却是天翻地覆的。

    不过两个月过去,武道司却是毫无动作,即便是君子阁也有些内心松懈。

    听说这位江司长身受重伤,至今未愈,恐怕现在不是在疗伤,就是在为如何掌控武道司而苦恼吧。

    毕竟武道司明面上的实力组成没一个是和江平有关系的,江平又从武道司成立之日就请了个长假。

    然后的然后。

    夫子看了看坐在轮椅上笑吟吟的江平,又看了看站在他身后不发一言,气息深沉的东,微微叹了一口气。

    这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他哪里是请假,分明是叫人去了。

    不过他到现在都想不通,短短两个月,江平是如何汇聚这么多的高手。

    要知道君子阁可不是什么小门小户,是堂堂的赵国七宗之一。

    即便此刻君子阁不在全盛状态,天柱山一战损失了一位大宗师和十数位高品宗师,还有部分讲师和先生在外游学。

    但他们的常驻力量也有五位大宗师,数十位高品宗师,再加上他这位常年坐镇宗门的绝顶大宗师存在,不说无懈可击,也算得上固若金汤了。

    但此刻在外面却驻守着十位以上的大宗师,外加上百高品宗师,还有成百上千的高品武者,低品宗师。

    简直就是单方面的碾压。

    夫子心中计量得失,最后无奈道:

    “江大人,老夫只问一句话,君子阁若降,今后该如何自处?还请江大人教我。”

    江平也没想到这次会这么顺利。

    不过虽说有点意料之外,却是在情理之中。

    他选择君子阁作为第一个目标,固然像他所说,是念在旧情之上,念在君子阁的品格过关的份上。

    但其实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江平知道君子阁是七宗之中最容易向朝廷投降的一个势力。

    不因为为别的,就因为他们是读书人。

    他们苦读圣贤之书,明治国之理,可是碍于祖训,一身才学全都是纸上谈兵,根本无从发挥。

    但凡是个读书人,谁没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豪情与理想。

    就江平所知,别看君子阁一直恪守祖训,但凡入朝为官的弟子都会开除门籍。

    但实际上,如今君子阁当中还有不少讲师和先生曾经都参加过朝廷的科考,甚至改名换姓当过一官半职。

    比如许斌许小夫子,当初就参加科考,还得了探花郎的荣誉。

    在此基础上,碍于强权,为保全宗门传承,门下弟子只得忍辱负重,违背祖训,去朝廷上当个官员,那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了。

    他们不是不肖子孙,是负重前行的宗门传承者。

    这个理由足以说服大多数人。

    再等到他们习惯了官场上的纸醉金迷,读书人的纯洁心灵被污染之后。

    什么祖宗之法,宗门训条……

    啥,那是个啥?!

    对此,江平倒是很有信心,因为他从来不高估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