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275章 刘虞之死

第275章 刘虞之死

的广阳百姓,以及那疯狂无比的动作,心有余悸的问:“主公,你这是释放了一头什么样的怪兽哪?”

    这要是被有心人加以利用,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这纯粹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呀。

    我怎么感觉利用百姓的愤怒成事,好像是后患无穷的。

    毕竟百姓是水,咱们可以引流,从而淹死了刘虞。

    难保将来不会有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要是咱们的对手也引流百姓对付咱们,那可就是引火烧身了。

    公孙瓒说:“军师,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趁热打铁,继任燕王大位。”

    关靖说:“主公,燕王的名声已经臭不可闻了,咱们应该敬而远之。”

    一旦幽州百姓误会了咱们,那就要大祸临头了。

    如今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改王号。

    既然这里是蓟城,那咱们就进位蓟王。

    这个“蓟”字好呀!

    有草有鱼还有刀,意思就里吃掉海里的鱼。

    在吃饱喝足之后呢?

    拿起手中的刀qiang对付大草原上残存的乌桓人和鲜卑人。

    一个字向蓟城百姓表达了白马义从的主张,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公孙瓒说:“那就蓟王好了。”

    正在这个时候,负责观战的公孙勇走了进来。

    公孙瓒忙转移了话题,慢条斯理的问:“小勇,燕王宫的战斗结束了吗?”

    公孙勇回答说:“主公,刘平带着五百燕云骑出了燕王宫之后,向南夺路而逃。”

    简位居带着幸存的虎骑兵追了出去。

    由于蓟城南门的守将刘太,是刘平的族兄,两人一拍即合,共同对付简位居。

    虎骑兵实在是太凶悍了,五千五百燕军,居然溃不成军。

    就连那刘太,也死在了乱军之中。

    刘平见势不妙,忙收拢部分溃军,出了蓟城之后,向西狂奔。

    白马义从顺利的接管了南城门之后,却发现简位居竟然向东而走。

    没有主公的将令,我也不敢自作主张,只得向主公请示。

    关靖说:“主公,大事不妙了呀!”

    本来咱们是打算用简位居和虎骑兵的人头,来安抚幸存的燕军,好收拢蓟城的两万大军。

    现在看来,咱们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哪?

    简位居这么一逃走,攻破燕王宫的战斗,就顺理成章的落到了白马义从头上。

    刘平的逃走,给了燕军第二个选择。

    咱们这回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了。

    公孙瓒说:“立即召集白马义从主力,先拿下蓟城东门和北门。”

    为了名正言顺的掌控蓟城,你我一起去燕王宫。

    到了目的地之后,公孙瓒改燕王宫为蓟王宫,至于别的地方,依旧保持原样。

    蓟王公孙瓒的正位大典一切从简,争取第一时间完成。

    蓟王宣布正位完毕之后,立即向后方派遣使者,传达蓟王诏命。

    诏封魏攸为主簿,主持政事堂的工作,为青龙堂。

    诏封关靖为长史,主持军略堂的工作,为白虎堂。

    诏封公孙越为功曹,主持情报堂的工作,为玄武堂。

    诏封严纲为兵曹,主持大军的日常训练,为朱雀堂。

    随后又任命五大白马校尉:

    公孙智,公孙勇,公孙信,公孙礼,公孙仁。

    五人各领一万白马义从,成为了蓟城的守备力量。

    严纲依旧统领三万白马义从,作为蓟王攻城掠地的主力。

    公孙越统领三万蓟王军新编部队。

    驻守右北平的公孙纪,统领三万幽州铁骑。

    负责看守辽西老家的邹丹,统领三万辽西步军。

    蓟王军总兵力二十万,在数量上超过了广阳城的兴汉军。

    ……

    广阳城,兴汉军大营。

    庞统拿着一封情报走了进来,脸上的表情很纠结。

    刘正问:“士元,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让你变成了这个样子呢?”

    庞统听见了刘正的问话,才回过了神来。

    他恨铁不成钢的回答说:“王爷,公孙瓒把刘虞给杀了。”

    杀人不过头点地,倒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然而他杀刘虞的方式不对,怂恿广阳百姓诛杀刘虞,他就不怕引火烧身吗?

    公孙瓒为什么要诱导广阳百姓动手呢?

    蛊惑人心一时好,要是后来的人依样画葫芦,这天下还有规矩吗?

    既然都决定了按照大汉律令把刘虞开刀问斩,为什么又要画蛇添足的让广阳百姓动手呢?

    百姓屠王,这不是明目张胆的破坏法律吗?

    刘虞罪该万死,可是百姓执法,这不是坏了规矩吗?

    为什么不让刘虞死在乱军之中呢?

    这回百姓可以动手诛杀刘虞而不犯法。

    那么下一回呢?

    有心人是不是可以推动百姓制造冤假错案。

    百姓心中的不平之事太多了,要是放任自流,将会是天下人的噩梦。

    坏人虽然有可能是所有人心目中的坏人,但是谁又能够保证——好人就一定是所有人心目中的那个好人呢?

    公孙瓒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驭民屠王,却又没有约束广阳百姓的手段。

    万一其他地方的百姓无视法律,肆意的杀害他们心中认定的恶人,这个天下不就乱套了吗?

    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处罚犯人都得依法行事,不管百姓多么的苦大仇深,都不能代替刽子手向犯人动手。

    这是原则问题,也是法律的尊严问题。

    公孙瓒让广阳百姓动手,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邀买人心,但是却留下了非常严重的隐患。

    要是天下百姓都打着为民除害的幌子,不经过法律的审判就对心目中的坏人动手。

    一旦造成法律界定方面的混乱,那受苦的人依旧是普通百姓。

    刘正听了庞统的慷慨陈词,一时之间也陷入了沉思——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

    无论是多么合理的理由和借口,都不能成为破坏法律标准的帮凶。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