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309章 联薛攻陶

第309章 联薛攻陶

于放弃一些收益不高的土地,也是基于兴汉国治下的粮价稳定。

    东阿阿胶是薛家的支柱产业,要是需要王爷的特别扶持,就没有笑傲商海的资格了。

    薛家专业经商,只想有一个公平的商业环境,以及一个正式加入兴汉商会的机会。

    薛家不能忘了祖训,东阿阿胶的生产不允许出现垄断,哪怕是一天也不行。

    以质量谋生存,以效益求发展。

    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垄断的危害,不仅仅会导致假货的存在,更会影响东阿阿胶的品质。

    创建一个品牌需要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毁掉一个品牌只需要一件小事情。

    薛氏后人,不能做辱没祖宗的事情。

    刘正说:“既然薛庄主已经思虑周详了,我也就不矫情。”

    我以女儿国的名义,向薛氏集团下订单,打算购买其中百分之十的产品。

    至于后续如何合作,由女儿国和薛氏集团商量着确定。

    兴汉国的相关政策,相信薛庄主也不陌生,希望大家合作愉快。

    薛房说:“兴汉王看得起薛氏,薛家不会让天下人失望的。”

    薛房离开之后,轩辕无双走了进来,她说:“王爷,为什么要试探薛房呢?”

    现在看来,薛家还是很有诚意的。

    有了薛家的帮助,兴汉军就可以顺利的拿下东阿城了。

    刘正说:“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那就是愚蠢。”

    什么时候兴汉军获得胜利,需要依赖别人的帮助了。

    薛家与兴汉军合作,那就是互惠互利。

    兴汉军入主东阿,靠的是手中的刀枪,而不是薛家的识相。

    东阿城并不是薛家给兴汉军的礼物,这一点必须要牢牢的记住。

    轩辕无双问:“王爷说这样的话,就不怕天下义士寒心吗?”

    毕竟薛家承认兴汉军的地位,可以免除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刘正说:“无双,你必须要记住一点——薛家投靠兴汉军,是认可了兴汉国的实力和繁荣。”

    大家一起合作的时候,并不存在谁给了谁恩惠。

    兴汉国的做事规矩就摆在这里,认可的人会主动靠拢,咱们没有必要感恩戴德。

    不认可兴汉军政策的人,就只能背井离乡了。

    刘正想要拿下一座干净的东阿城,就是先试探出薛家的态度。

    东阿是东阿百姓的东阿,不是一家一姓的东阿。

    轩辕无双说:“难怪轩辕家传承不绝,却无法统御天下。”

    原来是轩辕家族,选择的道路是专精路线呢?

    无论什么时候,轩辕家族都是华夏北方的万里长城。

    百姓可以经受锻炼,绝不允许亡族灭种。

    每逢关键时刻,都会有人站出来力挽狂澜。

    说来也奇怪——好像守护华夏的隐族,从来都没有想过要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其实要彻底的解决大草原上的问题,只需要解决好防寒问题,其他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

    鲜卑人每次大规模的南侵,都是在大灾之后,要是抵御灾难的能力上升了,就不会有更多的人南下抢掠了。

    刘正说:“无双,人都是会变的。”

    当人们吃饱穿暖之后,就会形成更加精细的分工,也会追求更好的待遇。

    二十年前,兴汉国的百姓为了一口饱饭,居然四处逃难,甚至是落草为寇。

    十五年前,兴汉国为了地方安宁而四处剿匪。

    十年前,兴汉国开启了扶贫制度。

    五年前,兴汉国九成九以上的百姓都能吃得起肉。

    以前一顿吃半斗米的大肚汉,在油水富足之后,食量下降为原来的一半。

    对比之下,更多的人对粮食的需求减少了三分之二。

    这样一来,二十年后和二十年前对比,同样的粮食产量会养活更多的人。

    人口多了之后,又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推动了整个兴汉国的稳步繁荣。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每个种田的农民,都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种田技术的进步,由以前的一养五,变成了现在的一养二十。

    就会多出三个种田的人来,大量的种田人力资源的节省,就会导致社会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

    刘正推动了商业时代的提前萌芽。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