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墨客 > 第0503章 大朝会

第0503章 大朝会

皇上早已经吩咐凡在京三品以上无论文武,就连清闲的勋贵,必须到场。

    否则的话,严惩不贷。

    这是一个信号,是一个将有大事发生的信号。

    可是谁都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

    这不免有点让人,心里没底。

    三五相熟的人,聚拢在一起,小声的议论着。

    朝房里嗡嗡之声不断。

    郑长生肚子一人躲在角落里,闭目养神。

    刘伯温拖着沉重的子,也硬是来上朝了。

    他的地位可以说是文官中的翘楚了,李善长和胡惟庸的死掉,他目前成了大明官场上炙手可的人物。

    不过他一直是称病不朝,很明显他不想卷入这纷乱的朝堂势力之中。

    王大龙是他的贴侍卫,搀扶着他来到朝房的椅子上坐下,才退出去。

    刘伯温不住的咳嗽着,使得乱糟糟的等待上朝的朝房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啊呀呀,刘老大人您也来了,多未见您老可是清减了不少啊!”

    一众的御史台官员把刘伯温围在中间是嘘寒问暖。

    良久,刘伯温止住了咳嗽:“诸位同僚,今乃大朝会,皇上有明旨,老朽不得不来啊。不过老朽病体沉重,恐不能久持,为皇上分忧就有劳诸位了。”

    一个开场白,简单明了,道明自己的观点。

    他这是要躲清闲啊,不想过多的参合的意味已经很明显了。

    说完这些,他就开始闭目养神,跟郑长生一样,如庙里的泥胎一般,一动不动。

    徐达和汤和二人互相望了一眼,也都闭口不言。

    刘伯温老狐狸一个,他都不开口,那谁还敢开口啊。

    朝房里静的有点吓人。

    郑长生慢慢的张开了眼睛,刚才还乱糟糟的呢,可是一瞬间就冷场了,似乎他已经习惯了在喧闹中的氛围,猛然间安静下来,有些不习惯似的。

    忽然钟鼓齐鸣,额,上朝了。

    文武分列两班,鱼贯走出朝房,来到金之上,分列站定,等候老朱的到来。

    老朱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啊!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他主持今天的朝会,等待着他宣布重大的消息。

    所有人都知道,今天将会是一个历史的时刻。

    因为今天的大朝会除了老朱登基以及圣寿的时候,是前所未有的规模。

    山呼万岁,君臣礼毕。

    照例,老朱先处理了一下六部尚书报上来的事。

    都是一些很寻常的事,并没有什么大的事件。

    这是前奏,所有人心里都明镜似的。

    他们期盼,等待的是接下来老朱的议题。

    老朱喝口茶,清了清嗓子:“诸位卿,今咱跟你们宣布一件朝廷的改革章程。”

    大之上鸦雀无声,重头戏来了。

    也不知道皇上这次的改革是什么样的。

    前几年陆陆续续有新政的推出,以周明通为首的商务部的出现都已经够让大家惊讶的了。

    中书省的裁撤,六部的崛起,包括第七部商务部的横空出世,再有就是出现了一个喉舌机构,新闻周刊。

    这都是旷古烁今,前所未有的大胆改革。

    不过貌似效果都还不错。

    这也就是文人集团的弱势,老朱强势。

    如果是换做别的君主不强硬的话,恐怕就一个裁撤中书省就是一个天大的麻烦。

    自古皇权和相权的争斗何时真正的止歇过?

    “诸位卿听仔细了,咱决定成立农业司,专管农业事宜!另外还有两项重要的改革。

    其一,锦衣卫督查百官;

    其二,放开国民的束缚,全体国民皆我大明之子民,上下一体,自由平等,自由劳作,自由通行全国。”

    话音未落,有人出班上奏:“皇上,万万不可!”

    徐达看的真真切切,刘伯温的眉头顿时就锁紧了。

    出言者御史台言官胡图也。

    徐达偷眼观瞧老朱的脸色沉的一批,似乎在极力的忍耐。

    “胡御史认为有何不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出你的想,大家也都议一议。”

    刘伯温手捂着嘴,咳嗽的声音不断的传出。

    大上的气氛有些诡异。

    不过御史胡图似乎没有意思到刘老大人在提醒他,要他慎言。

    胡图也算是御史台自刘伯温以下的资历最老的老人了,自从刘伯温称病卧以来,他是主持御史台的第一人。

    文官清流之领袖人物。

    他的话还是在文人士子中间极有分量的。

    而且老朱也很看重他。

    不过今天老朱宣布改革,这是经过反复考量后的结果。他没有想到,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竟然是这个愣头青的家伙。

    老朱打算采用郑长生的科学治国,逐渐的一步步的削弱酸腐文人的力量。

    一个个的都是空谈误国之辈,论起来实干的人,还真是找不出几个。

    对于文人的势力,老朱也是早有防备的,不过他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之罢了。

    郑长生的建议一出,正好给了他一个对未来美好的愿景。

    他这是已经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要按照郑长生的思路走了。

    准确的说他是相信郑家先人的智慧,郑长生只不过是继承了其先人的遗著罢了。

    老子给了你们这帮文人十几年的治国机会了,可是到现在还是贪腐成风,百姓依旧是处在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下。

    可是看看京师的秦淮河上,纸醉金迷的都是些什么人?

    苦出的老朱心头在滴血。

    他夙夜忧思,苦于治国无方,你们这些人大鱼大,吃喝享乐。

    拿着老子给你们的俸禄,还握着老子赋予你们的权利,骑在百姓的头上作威作福。

    这就是你么奉行的儒家治国的结果。

    老朱生气啊,气的肚子都要炸了。

    现在老子要换一治国方略试一试,可是还没怎么着呢,你们就沉不住气了,就要跳出来反对了。

    你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胡图在老家的地都已经超过一千亩了,还有老家的大宅子是怎么来的。

    你那两房刚十八的小妾刚娶进门,就又娶了一个十六的小妾。

    额,老朱心里火都要安奈不住了。

    可是胡图犹自不醒,侃侃而谈之乎者也子曰诗云的旁征博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