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修仙家族不能飘 > 第359章 吾之剑势,名曰不退!

第359章 吾之剑势,名曰不退!

姓筑基修士道:“此人如一柄隐入剑桥的利剑,实力之强,非我们能招惹的,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

    凌缘生从万群岛链游历归来,并未直接返回陨星海域,而是应丹心真人之邀去了丹心阁。

    丹心阁,千群岛链北段五大中型势力之一,因为是一个埋头炼丹的势力,故而显得地位超然,另外四个中型势力均不愿与之交恶。

    丹心阁坐落于隆山海域,乃是隆山海域内唯一的中型势力,整个隆山海域尽归丹心阁管理。

    整个隆山海域是由大大小小十几个群岛所组成,凌缘生在高中飞行,穿过一团团白云,进入此海域的时间已经不短,两个群岛也已经被其甩在了身后。

    按照这样的速度,不日就将抵达丹心阁驻地所在的隆山岛。

    隆山岛只是一座小型岛,不归属于任何一个群岛,乃是独立的存在。

    丹心阁之所以将驻地放在这里,乃是因为此岛的地底深处有两条中型灵脉,且岛的中部有一座小型灵石矿。

    两条中型灵脉与一座小型灵石矿早就了岛上的浓郁灵气,故而以往数千年间,不少修仙势力都将此岛作为驻地。

    数百年前,此岛之上本有一个势力,只不过这个势力的金丹真人寿元耗尽坐化了。

    最终这个势力就被金丹中期的丹心真人驱逐,然后丹心真人在此建立了丹心阁。

    数百年的沧海桑田,当初的那位丹心真人此时不仅仅是一位金丹后期修士,还是一位三阶上品炼丹师。

    太阳快要落下海平面的时候,凌缘生踏空而立,看向下方被浓雾隐藏的隆山岛。

    “沧漓凌氏族长凌缘生,特来拜访丹心阁阁主,丹心子道友。”

    声音虽不大,却穿透了层层浓雾,在隆山岛内来回震荡。

    岛上的丹心阁修士大惊,一下子冲出十余个筑基期的长老,抬头望天,若有所思。

    恰在此时,一道沧桑的声音响起。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紧接着,说话之人腾空而起,撕开滚滚浓雾飞了出去。

    凌缘生见一名玄色衣袍老者从浓雾之中而来,明白此人就是丹心真人了。

    他立即飞上前,对着丹心真人拱手道:“凌缘生见过丹心子道友。”

    丹心真人呵呵一笑,“凌道友客气了,且虽老夫阁内一叙。”

    “哈哈,那就打扰丹心子道友了。”

    丹心真人转身撕开滚滚浓雾,凌缘生虽他一起飞了进去。

    二人飞至山林里一座亭台前,周遭蝉鸣鸟叫不绝,景色相当宜人。

    “凌道友请坐。”

    两人刚刚坐下,便有十几人御剑而来。

    凌缘生望过去,知道来人应该是丹心真人的徒子徒孙。

    果不其然,这一群人刚来就站成了两排,前面一排站着五人,后一排站着九人,他们对着丹心真人行了一个大礼。

    “拜见师尊/师祖。”

    丹心真人望着一众徒子徒孙,笑着点了点头。

    “我等拜见凌前辈。”

    凌缘生哈哈一笑,“丹心子道友将丹心阁经营的好生兴旺,道友这十几个徒子徒孙里面就有九个二阶炼丹师,不简单,不简单啊。”

    整个丹心阁绝对不止这些筑基期修士,据凌缘生所知,丹心真人光弟子前前后后收了十七个,且这十七弟子均筑基成功。

    虽然不少弟子已经寿元耗尽坐化了,可仍然有七个弟子在世。

    而仅存的这七个弟子之中就有三人是二阶炼丹师,且均是二阶上品炼丹师。

    除此之外,丹心阁还有十几位三代筑基期修士,其中也不乏二阶炼丹师。

    总的说来,整个丹心阁至少都有二十位筑基期修士,二阶炼丹师应该超过了十位。

    因为阁中筑基修士多为炼丹师,所以基本都留在了隆山岛苦心钻研丹道药理,甚少外出外出。

    除了隆山以外,丹心阁甚少占据资源岛屿,门中弟子修炼用度,也多为炼丹所得,算得上是一个潜心精研丹道的势力。

    也正因为如此,丹心阁才被众多势力较好,成为众多中型势力之中“超然”的存在。

    听到凌缘生的话,丹心真人也泛起了一丝得意。

    “待会儿老夫你凌道友论道,你们就留下听一听吧。”

    闻听此言,十几个筑基期修士大喜。

    其中有头发胡子完全花白的人,也有看着像是二十岁出头,面容清秀者。

    “是。”

    说罢,十几人就席地而坐,一副乖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的样子。

    对此,凌缘生自然是没什么不可以的。

    “凌道友,那我们就开始吧。”

    “也好。”

    此次两人主论丹道,凌缘生是客人,由他先来阐述自己的丹道心得。

    他所讲的丹道跟丹心真人平日讲的丹道不同,十几个筑基期修士听的很是认真,深怕有所遗漏。

    丹心真人起初还能笑捋胡须,可慢慢也变得慎重起来,心中对凌缘生的评价渐渐高了起来。

    很快皎月高悬,转眼间又月落日生。

    “此便是凌某的理解了,还要请教丹心子道友的高论。”

    闻听此言,听得如痴如醉的十几位筑基期修士方才醒悟,脸上是遮掩不住的喜悦,显然昨晚他们有很大的收获。

    丹心真人笑道:“那好,就请凌道友指教了。”

    “不敢!”

    丹心真人论述自己的丹道心得,从朝阳初升一直到月上枝头。

    十几个筑基期修士听的并未像之前那般如痴如醉,疑惑时能露出疑惑的表情,欣喜时则变得有些激动。

    这倒不是说丹心真人讲的没凌缘生好,内容不及他讲的重要,而是因为十几人是丹心真人的徒子徒孙,以往时常听他讲道。

    听得多了,再听收获也就少了。

    这就相当于一碗面与一碗面汤,遇着一碗面直接埋头吃面,而遇着面汤则需要用筷子去汤里找面。

    对于这些人来说,凌缘生就是一碗面,丹心真人则是一碗面汤。

    凌缘生虽是第一次听丹心真人讲道,然他与丹心真人皆是三阶炼丹师,所以丹心真人讲的很多东西,他都是一点就透。

    故而从开始到结束,他都保持着神识清明,“喜怒”不形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