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真是大昏君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后(二)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后(二)

。众人知道这是大帅接到圣上旨意,又要新的布置,都敛容就座,等待大帅开口。

    毛文龙命亲兵端上茶水,又随和地笑道:“喜烟者随意,不必拘束。都是军人,粗豪率直不掩饰,才是本性。在本帅这里,也没那么多讲究。”

    众将发出笑声,待毛文龙抽上烟,几个烟鬼才敢动作。不一会儿,屋内便腾起了袅袅烟雾。

    吐出一口烟,毛文龙干咳一声,沉声说道:“今年——将是反攻开始的一年。围困封锁还要加强,与建奴的作战更要升级,不仅要令其物资匮乏,更要不断削弱其军事力量。”

    毛文龙站起身,用一根教鞭点着铺在桌上的地图,说道:“旅大地区已经稳固,以此为基,可向复、海、盖三州进击,争取尽夺辽南四卫或三卫。”

    教鞭转了个方向,又点在镇江地区,毛文龙继续说道:“镇江地区将是东江本部要尽力夺取的,以与辽南成犄角之势,甚至是连成一片。”

    说了要尽力达到的军事目的,毛文龙看了看众将,坐下来抽着烟说道:“你们有什么想法,尽可以说出来。”

    毛承禄瞅瞅别人,好象都有话要说,可有人冲他挑眉毛,好象在让他起头。

    挠了挠头,毛承禄斟酌着字眼,吭哧道:“大帅,末将觉得我军兵力未必充足,火枪换装也不知要等多长时间。”

    毛文龙微微颌首,说道:“袁大人已经调动登镇人马,会协助我军守御占领地。这样的话,旅大、皮岛、铁山等地就不会占用我们太多的兵力。”

    顿了顿,毛文龙接着说道:“至于火枪换装,并不是我军不能发动进攻的借口。朝廷拔多少,我们就用多少。难道用大刀长枪弓箭,就不敢与建奴厮拼了?”

    “末将明白了。”毛承禄被义父训了一句,老实了,可却瞅了那个挑眉毛的家伙一眼,拿他当出头鸟啊,这个混蛋。

    副将苟真怀笑了笑,说道:“朝廷正全力打造新式火枪,有半年时间,就算不能全部换装,我东江军也至少会有三分之一的士兵用上新武器。刨去长枪手和刀盾兵,还有炮兵,也差不多是全军配备了。”

    毛文龙点了点头,对此结论表示赞同,又补充道:“旧火枪的威力在防御战中依然可观,完全可以合理分派利用,并不是要全部抛弃。”

    “另外——”毛文龙伸出手指强调道:“石河驿之战,车营显示出相当威力。兵部已经发来图样,要我军就地打造,大量装备。”

    众将交头结耳低声议论,毛文龙自顾自地说道:“军民齐动,尽快打造出两千辆。每协装备五百辆,其余的留作备用。”

    “这倒不算困难。”副将陈继盛得到毛文龙的眼神示意,笑着说道:“军队参与打造,要留意心灵手巧者。日后在使用时,若出现故障,也能自己维修,甚至是就地打造补充。”

    车营对于众将来说并不陌生,抵挡骑兵冲锋,驮载火炮、物资,军队中本来就有不少车辆。只不过,现在有了规制和图样儿,功能更强,更加实用而已。

    见众将没有异议,毛文龙开始布置工作。

    除了这些以外,朝廷令各协扩军一千,并给每协拔调马匹,拔付火炮,以提高部队的机动和野战能力。

    又是一笔大投入啊!众将嘴上不说,心里也明白。朝廷如此力度的支持,所要的自然是多打胜仗,多杀建奴。

    …………………………

    宁远。

    熊廷弼把玩过金柄燧发手铳,思路也差不多理清,铺纸提笔,开始给皇帝写密奏。

    相对于张盘等人的敬佩和惊讶,熊廷弼却是知道得很多。皇帝的平辽计划不敢说全部知晓,起码大概的思路是了解的。

    但熊廷弼也同样是惊讶的,惊讶的是皇帝那么年轻,竟有这份沉稳。不用别的,就是这样不急不躁,才是建奴最害怕,最难对付的。

    而皇帝在最新的密奏中,同意了熊廷弼向前推进的计划,并将在三个月内为辽镇增兵一万。而这一万兵有从津镇调动的,更有京营的六千飞骑营。

    显然,皇帝也意识到推进至锦州、大凌河城,已不是辽西走廊的狭窄地带。进入东北平原作战,骑兵就显得很是重要。

    如果加上满桂的归化骑兵营,辽镇就已经有了近万骑兵。这远超其他的北方军镇中,已是稳稳的实力第一。

    除此之外,皇帝还告诉熊廷弼,将派炮兵,调火炮,助守锦州、大凌河城。同时,更有一批武学军官将充实辽镇,并带来更加厉害的防守技术。

    建奴新败,在三个月内发动进攻的可能性极小。

    况且,春暖花开,河流解冻,从辽沈到锦州路途中的大小河流,也会令建奴感到头痛。

    而按照熊廷弼的布置,大凌河城驻军四千,以为锦州前哨;锦州驻兵六千,以为大凌河城后盾。

    建奴要一一攻占的话,至少要付出一万五千人死伤的代价。显然,这是建奴所不能承受的损失。

    如果建奴围城打援,想发挥野战的优势,熊廷弼却不准备从宁远出兵支援,而是要借水师绕袭建奴后路。

    所以,对于皇帝要驻军囤积两个月粮食物资的要求,熊廷弼是赞同又钦佩的。这意味着朝廷又要花费一大笔钱,把物资运至锦州、大凌河城。

    当然,皇帝也希望辽镇能为朝廷减轻点负担。开春向东推进后,在锦州周边种些苜蓿、豆子之类的,多少解决一下马料的问题。

    熊廷弼也理解皇帝的不易,在密奏中满口答应。不仅是锦州,在宁远也会扩大种植面积,以便就近提供补给。

    但皇帝还提出了将领任命的建议,锦州守将何可纲,大凌河城守将则看好金国凤。

    对于这个建议,熊廷弼稍感讶异,但还是表示同意,并在密奏中恭维了几句“万岁英明,知人善任”。

    何可纲和金国凤也是熊廷弼比较满意的将领,虽然不是排在第一第二的位置,但守城死战,也是能够胜任的。

    皇帝似乎对某些辽镇将领有些成见,比如祖大寿。熊廷弼停下笔,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