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宋末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再造天堂(十一)

第二百二十六章、 再造天堂(十一)

人排着轮子烧香,就是外地人也排着轮子来烧香。

    他们都想来沾沾祠堂的神气与仙气,希望能够给自己及家人亲友带来好运。

    祠堂里面一个童子坐在官府里,他前面是金堂县全城微型木雕,手里拿着毛笔,若有所思的样子。

    旁边有一个丫环用木盘装着茶杯,聚精会神地望着他。

    祠堂里面还有一个少妇,她旁边摆着琴棋书画,她正在传授几个女弟子学琴。

    这个祠堂就是赵氏祠堂,外面这个自然就是赵平与翠竹,里面当然是娘亲与她的女弟子。

    来这里以妇人及童子占多,没有生育的则是希望自己生个儿子如赵平一样。

    对于已经生育儿女的,则是希望儿子如赵平一样聪明,女儿则希望找到如赵平这样的小郎君。

    对于调皮不听说的儿女,赵平就是最好的学校榜样。

    偏偏,他还不能做什么,只得让金堂县老百姓这样做。

    赵平对此哭笑不得,没有料到自己不但在二郎神庙有了塑像,而且还专门给自己建了一个生祠。

    参观祠堂之后,他花了两文购买一份《大宋中华报》。

    他坐在大道两边的椅子上,一边休息打开报纸看看。

    报纸不但有十大作坊及十大店铺评选消息,还提到金堂县已经成立了商会。

    他是商人,自然对与商的相关。

    他仔细看了下去,才明白这个商会是专门解决与商人有关的协会。

    它不是纯粹的民间性质,而是有一定官方背景 ,因为会长就是艺鑫五金作坊掌柜赵飞扬。

    赵飞扬不但是从九品的散官,而且与当今主簿赵平关系极好。

    也就是说,这个商会背景有赵主簿在支持。

    陈兴全顿时醍醐灌顶,买了一些小礼品,来到艺鑫作坊找赵飞扬掌柜。

    赵飞扬热情在公房接待陈兴全,茶水马上送上,两人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陈兴全把自己想法告诉赵飞扬,听到他的诉说之后,说这个无妨,只要把作坊搬到金堂县,官府是用补助的。

    意思就是搬家费用官府出了,这一点就不用担心。

    陈兴全不禁大喜,他回到成都与他的合伙人李明建商量一下,决定把桃峰特醋一分为二。

    陈兴全把他那一份搬到金堂县,李明建继续在成都办作坊。

    李明建听说陈兴全要搬走,一时也舍不得,两眼也红了,奈何陈兴全决定已经定了,最后还是同意。

    其实李明建觉得二人合伙,总是不如自己一人掌握舒服。

    奈何陈兴全占大头,他一直只有把这种想法埋在心里。

    现在陈兴全主动提出分家,他自然打心里高兴。

    不过两个合伙十年有余,陈兴全也没有亏待他,心里自然还是有些不舍。

    金堂县在如陈兴全这种把外地作坊搬迁这里比比皆是。

    这个当然也是赵平期待的结果,他的筑巢引来金凤凰的谋略终于成功。

    看到许多外地的作坊纷纷来到金堂县抢名额,本地作坊及店铺个个气愤到了极点。

    不过鼠有鼠道,蛇有蛇行,他们自然也有法子。

    这些作坊及店铺大部分都有背景,没有背景怎么能够存活下去。

    本地的乡绅耆老向官府上书,纷纷要求评选十大作坊及十大店铺,要求优先考虑金堂县本地。

    理由自然很简单明了,只有本地作坊及店铺才能长期扎根在这里。

    虽然此话有理排斥外地,但是说得确实有道理。

    其实赵平早已考虑到这些,现在就顺着民意,要求评选资格必须在金堂县办了三年以上。

    赵平可不想这些外地作坊商人来金堂县揩油就走,不但影响金堂县声誉,也影响自己的声誉。

    为了留住这些外地商人与作坊,赵平还想出一个政策,就是这十大作坊及十大店铺不是终身制的,只能管三年时间。

    如果这些作坊及商人诚心在金堂县做生意办作坊,三年之后同样可以公平参与评选。

    至于评选之后你是否停留,赵平也不能强迫他们留下。

    不过相信到了三年之后,就是赵平赶走他们,他们也不愿意走。

    按照昌元县赵家庄的发展速度,金堂县可能成为真正的金堂。

    不但富甲天下,而且人口众多,消费能力极强,到哪里去找如金堂县做生意的地方。

    沸沸扬扬十天之后,嘉定的十大作坊及十大评选出来了。

    这个不但金堂县关心,成都府关心,就是整个四川也关心,最后大宋也有人关心。

    只是这种关心是好意关心还是恶意关心,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这是官府第一次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