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华夏一家 > 第四四零章 越来越清明

第四四零章 越来越清明

在的国家机器本来就是围着农业在转,国家机器就是一个大的农业部。

    玉娇这个农业部究竟怎么搞?

    他还想像不到。

    总之,他是觉得该重视工业了。

    那是不是该搞一个工业部呢,工业是第二产业嘛,我们的祖祖辈辈首先做的是第一产业,现在他已经搞出蒸汽机了,是不是该再立一个工业部呢?

    王翎报告关于成雅铁路的资金募集情况,犍为商会,嘉州商会和成都商会表态的金额顶多达到修造部预算的七成。英英说她联系了银行,可以提供三层的贷款。

    她问这个贷款算是国家投入吗?

    玉娇说那么大笔资金,当然只能算是国家投入了,不然算到哪家头上呢?

    众人都笑起来。

    英英是生意人出身,肯定要弄个明白的。

    赵晓兵说他赵家认购一成的股把这个脚筹齐,干了。

    玉娇见他下了决心,当然不甘落后,她展望铁路的前景,又讲了一通鼓舞人心的话后当即拍板开干。

    礼部发言了,礼部改造了钦天监,具备了气象预报的职能。

    安宁报告:气象预报判断今年不会出现极端恶劣天气,还是建议要做好河道巡查和堤岸的修缮事务。

    赵晓兵很满意,安宁考虑事情有前瞻性,进步多了,像个尚书的样子。

    玉娇马上点头,要月桥在一号文件里加入这一条。

    月桥立即在边上答应着。

    现在朝廷实行分税制,各个州县的府库都有了自有资金,不用担心他们拿不出钱来办事了。

    在这样宽松的制度下还有人敢敷衍塞责的话,玉娇会六亲不认,两眼一瞪就要问责杀人。

    呵呵,这女人够狠的。

    赵晓兵建议礼部还要寻找民间异人,据闻杭州的王志远就精通天文,星象,绘制了天象图,可请来钦天监研究气象。

    安宁不晓得他从哪里得到的消息,惊讶的点头记下。

    组工部提出今年出巡路的名单要大家审议,其中就有两浙东路,原因是他老丈人退休了,应该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查。

    这是玉娇同学搞的一套制度了。

    赵晓兵两年不在的时间里,她做了不少制度设计,第一件令人称道的就是出巡制度。

    过去是每年春天各位尚书选一条线路自己出去视察,现在变成组工部统一安排的出巡,变得系统,全面,不重复了。

    而且每个组各个部门都有人,做什么,怎么做都有交代,有的放矢,更具实效性。

    监察院报告了去年查办官吏的案件数,较上年有所减少,但是犯案的金额却在增加。

    分析原因,是贪官隐藏的时间久,案情重大,再加上朝廷经济的快速发展又给他们开了方便之门。

    监察院提议加强官吏的选拔考察,加重落马官吏的处罚力度。

    赵晓兵认为官吏的贪腐要完全制止住怕是还不可能的,主要还是从制度上逐步加以完善。

    只有坚持不懈的狠抓问题官吏的处罚,教育,警示后来者才能使社会越来越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