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特工之回到清朝 > 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也的确有辱斯文。如今又一时糊涂,做下这犯上的事情,小人但凭大人处置。”看来杨一是问到了这人的痛处,自古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凡读过书的,都以这做粗活为耻。此人多年读书,今天落到这个境地,在他自己看来也的确是有辱斯文的事情。所以回完杨一的话,顿时就面露羞愧之色。

    杨一见众人都有害怕之意,知道火候也到了,作和颜悦色态道:“本官身为两江总督,在本官的辖区内发生这等事情,本是要严办的。念你们是初犯,这事就算了,姑且不再追究,如若再犯,别怪本官雷霆手段。”众女工听杨一说不再追究,都开心的说笑起来。只有那鲁海听的浑身如水里捞出来似的,汗水刷刷的往下流。两腿一直在打颤,慢慢的又给杨一跪了下来。口中还不停的念到:“草民等不知大人驾临,言辞多有冒犯,还望大人多多包涵则个。”众人只顾高兴,发现众人中最有学问见识的鲁海又跪了下来,都楞了起来,一时刚才还热闹的气氛又变的安静,众人面面相觑,也不知道发生何等事情。鲁海这般作态,完全是听了杨一自报家门的缘故。这杨一在民间素有凶名,当年镇压小刀会,就把上海杀了个血流成河,后来又多次与太平军血战,杀戮无数每战皆胜,民间有“杨剃刀”的称呼。刚才杨一只说自己的官职,并没报姓名,这些女工当然不知道,如果她们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指挥大军,杀伐决断的“杨剃刀”,那早就乐不起来了。普通百姓只知道“杨剃刀”,但不知道“杨剃刀”就是面前的两江总督,女工们根本就不知道总督和县太爷的区别,可鲁海是清楚的,传闻中杀人如麻的“杨剃刀”就在面前,他怎么不害怕,又怎么能开心的起来,想起杨一刚才说话的语气,原本那点法不治众的心态早飞到爪洼国去了。鲁海顿觉得众人今天算是逃过一大劫,心里庆幸的同时,却是再没勇气站着面对杨一了。

    趁着众人暂时的安静,杨一又道:“今天就这样吧,我看大伙也没心思干活了,都回去歇着吧,明天照常上班,可别再闹出事情了。”这年月女人素来怕事,听杨一这么一说,也顾不上许多,顿时一哄而散,各自回家去了,几个男工代表见鲁海兀自跪着不起来,见女工们都散去,他们对这鲁海素来是佩服的,见鲁海跪着,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也都跟着跪了下来。

    这情形是杨一早就料到的,别人他不敢说,有这个读过书的鲁海在,杨一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杨一寻思着这事不能就这样简单的了啦,得拿出个办法来,断了今后这些人闹事的胆子,自己现在忙着造反前的准备还忙不过来,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允许在发生的,这才报出字号,让这鲁海等人自觉的留下来。

    “鲁海,别人我就不说了,你是个读过书的,本官怜惜你,这才报了名头,你能主动留下来,说明你还有悔改的心。这次本官就饶你们无罪,都起来吧,站着说话,本官还有事相托。”杨一这番话才让这鲁海彻底放心下来,知道这回是没事了。鲁海缓缓的站起来,也顾不上揉揉跪的发酸的两腿,恭敬的站到一边等待杨一的训话。其他几个见鲁海这般摸样,也都照着样子做。

    “鲁海,念你是读书人出身,本官现在委托你做这全厂工人的代表,今后再有什么意见,由你出面与老板接洽,断不可再闹出今天这等事来。回头我会和你们老板交代这事,今后你就别干那些个粗活了,你明白吗?”杨一板起脸道,见众人一副专心聆听的作态,这才把脸色缓和下来指着其他人说道:“你们几个,都帮着鲁海,有什么事情大家都听鲁海的调度,帮着管好这厂子,工钱嘛我会让老板多给你们几个。再闹出事情来,我拿你们问罪。”

    “谢大人恩典,小人一定尽心竭力为大人办事。”这鲁海向来觉得自己比其他人高出一等,平时厂子有的人对自己还多有不服,拿自己也没当回事,这次本想借着闹事的由头树立点威信,谁知道差点搭上性命,现在见杨一这般安排,顿时把杨一当做再生父母般看待,以杨一如今的高位,既然看得起自己,当然不能错过这样好的机会,能攀附上两江总督,这也不知道是哪辈祖先积的阴德,哪里还敢有半点不从,立刻就给杨一又跪了下来。其他几个人看来也不是笨人,听说给自己涨工钱,那还不赶紧跪谢磕头。

    杨一见他们如此,心里虽然知道这事情是顺利解决了,但也对这些做惯奴才的嘴脸看的还是很不舒服,看来要改变他们这些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只能慢慢来了。这时候门外沈佳媛和刘铭传带着警卫们也进来了,原来他们见工人们都平静的散去,知道事情解决了,见杨一迟迟不下来,这才上来看看,见几个人跪在杨一面前,这才放心。

    纺织厂的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是结束了,但杨一知道事情并没这么简单,工厂老板奴役工人,并不是个别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事如果不提前预防,今后还会有各种形式的闹事行为发生,得想办法解决,单靠硬性命令也只能让老板们产生抵触情绪,得从命令和诱导两方面入手,这事得和张健多商量一下,尽快拿出个方案来。

    对于纺织厂,杨一向沈佳媛建议多招些工人,把工人分成两班,轮流上班,这样一天24小时机器都可以转动,产量大大提高,工人也不至于太辛苦。还有就是这酷暑难耐,得多准备些降暑的茶水人丹什么的,放在鲁海他们手里,分发给工人服用。还提出给工人们在八小时以外的工作加点工钱,好彻底平息这次事件的影响。沈佳媛在这次事情里吓的不轻,对杨一的意见虽然不怎么理解,但杨一是沈家的后台老板,又是朝廷大官,也不好驳了回去,只好照办。

    经过和张健的商量后,杨一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一些改善工人待遇的条例。再让沈家出面,找了个由头,把江浙一带的工商界人士都请来。杨一亲自出马,对众人晓以厉害,并以沈家事件为例。等大家各自反省的空挡,杨一把硬性的条例和命令公布出来。

    条例的内容主要有一:工人每天工作八小时为基本时间,超出的部分要发给相应的加班费。对那些包身工,要给予起码的生活保证和一定的工钱,具体数目看各个工厂的效益来定。

    二:由工人自己推举出代表,专门负责和老板对话,并帮忙负责管理工人,老板额外发给一定数量的金钱。

    三:总督府会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对条例的执行情况的监督,有胆敢违反的,一定严办。

    条例一出来,工商界人士顿时哗然,但畏于杨一的威势,也不敢怎样,但一些人也打定主意,你定你的条例,我还是照我的老规矩老做。杨一也知道会有这么个结果,让这些老板们少赚点,那还不是要他们的命。但单就这事问他们的罪,恐怕他们不服气,得另找由头。

    很快,一场清查税务的活动在两江展开,要说这些办工厂的老板,十个有十一个有偷漏税款的毛病,杨一平时怕伤了工商界人士的积极性,倒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是接着这个旗号,来推行条例,查出毛病的老板们都叫苦不迭,还好杨一只是想他们老实照条例办事,在他们表示绝对执行条例后,象征性的罚一点款,也就放过。这样一来,工厂老板们都知道总督大人的决心了,虽然有抵触,但考虑到照条例办也还能有不少赚头,大多数也都照着办了。只有一些不知厉害轻重的,被杨一好好整治一翻后才老实下来,这条例也就慢慢的推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