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穿越农家锦鲤小福女 > 第613章 嫁祸

第613章 嫁祸

,绝对是倭人所有,且打造苦无的,也是倭人!”

    “此事,本宫知道了!”

    “迟校尉,待会儿,你带着这东西进宫面见圣上,将你的发现告诉圣上。”

    “末将领命!”

    迟钧恭声回应,旋即跟大长公主告辞。

    ……

    很快,迟钧就回转了皇宫,将自己的发现告知了永平帝。

    “朕就知道,朕就知道!”

    听了迟钧的判断报告,永平帝当即一副他早已看穿一切的架势。“你做得很好,退下吧,记得继续追查此刻的下落!”

    “末将遵旨!”

    迟钧答应一声,告退离开。

    而在迟钧离开后,永平帝立刻让乾天殿内侍外出传旨,召集满朝文武和京中勋贵前来乾天殿议事。

    太后遇刺,刺客逃之夭夭。

    京城的气氛是真的不太平,说一声人人自危都丝毫不为过。

    当永平帝让内侍召集群臣议事,所有人都是跑得溜溜快。在这个节骨眼上,只要不是傻子都明白,若是怠慢了,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仅仅是小半个时辰不到,满朝文武和皇族、京中勋贵,齐聚乾天殿。

    偌大的乾天殿,瞬间人头攒动。

    所有人都在面色肃然,一副沉痛哀思的表情。

    乾天殿的龙椅上,永平帝面无表情地坐着,目光在众人的脸上一遍遍划过,让这乾天殿的气氛更加沉重。

    这个时候,大长公主本是没有资格参与的。

    但自从她被永平帝安排了执掌皇城司的差事,这种朝堂议事的时候,只要大长公主想来,就可以到场。

    而这个时候,大长公主出现在乾天殿,可以说是理由充分的很。

    毕竟,大长公主是要喊太后一声嫂子的。

    比起誉王、恭王等皇族亲王,大长公主才是先帝嫡亲的妹子。所以,这太后自然是大长公主的亲嫂子。

    “经羽林卫查勘,谋害太后的贼人,乃是倭人!”

    “如今,此贼已经逃出宫外,诸位爱卿,有什么建言吗?”

    永平帝开口,目光却是落在宗人府宗令誉王的脸上。

    誉王被永平帝盯着,只能主动开口,道:“圣上,臣以为,既然确定了刺客来路,那就该将这刺客九族诛灭!”

    “倭人,化外之民,前来我大唐求学,却不知感恩。臣以为,此国当灭,其族当亡!”

    “倭人远离大唐,居于海外小岛,我大唐要如何才能灭之?”

    永平帝听了誉王的一番话,很是满意。在知道杀手是倭人的那一刻,他就有了要灭亡倭人的心思。

    你杀我母,我灭你族。

    但作为皇帝,永平帝还是要身后名的,这灭族的话语,绝对不能从他的嘴里说出来,必须得让别人来说,而这人,将是骂名的背负者。

    而谁是背负骂名的最合适的人呢?

    思来想去,永平帝就瞄上了誉王。

    为什么是誉王?

    理由有二!

    其一,誉王乃是宗人府的宗令,在大唐的地位,仅次于永平帝,甚至于很多的训队和皇族之人,对誉王的恐惧还在他之上。

    这意味着,誉王若是动了不改有的心思,还真的是有可能成事。

    其二,誉王的份量够重。

    一般的人说出这些话,份量不够,很容易就被那些爱惜羽毛的御史言官给堵回去。

    可是誉王就不同了。

    作为宗人府宗令,在大唐的地位仅次于皇帝,皇帝需要爱惜名声和脸面,可是誉王在很多的时候,就不需要担心这些。

    “圣上,誉王所言不妥!”

    得!

    一如永平帝所担心的,在誉王说出灭国亡族的言语后,立刻有御史蹦了出来。

    “冤有头,债有主!”

    “就算太后是倭人所害,可就因为这个,便要兴灭国之战,臣以为此举有失仁义,还请圣上三思而行!”

    “圣上,还请三思!”

    有一个御史开口,便有更多的御史跟随。

    这朝堂之上,若说什么人最让人不喜,最是难缠,那绝对是这一群御史。这些人中,或许有人是真心在为朝廷,为江山社稷着想,但更多的人,纯粹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他们的名声,他们别说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他们还能为了弹劾而弹劾。

    他们弹劾朝堂上的高官,并非是为了匡扶正义,纯粹是为了向上爬,为了谋取名声,为了能让自己迅速名传天下。

    偏偏很多时候,这些御史很容易就能占据道德的制高点。

    为此,永平帝是真的超级瞧不上这些御史。

    但是他也明白,他不可能把这些御史都给开革了。

    这些御史的确是讨厌,但没有了御史震慑朝堂上的这些文臣武将,单靠皇帝自己,根本不可能掌控这些文臣武将。

    毕竟,一个人的精力和智慧都是有限的。

    皇帝要怎么掌控朝堂?

    一句话来讲,那就是拉一派打一派。

    要让朝堂上的这些人斗起来,鹤蚌相争,渔翁才能得利。

    “圣上,臣以为,此事非得灭国亡族!”

    誉王被永平帝盯上,只道自己不能半途而废。

    别看他是宗人府宗令,但在这大唐,皇帝才是真正掌控一切的人。他这个宗人府的宗令,只要皇帝一道旨意,就能成为过去式。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誉王其实是胸无大志的。

    他对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都很满意,并不想进一步。当然,誉王也没想后退,他就想保持现在的位置,一辈子富贵平安地走到尽头。

    “倭人受我大唐恩惠,但他们不知感恩!”

    “还有,倭人,弹丸之国,居然敢谋刺我大唐太后,若是不加严惩,这四方的小国,谁还会将我大唐当回事?”

    “自古有言,蛮夷之辈,畏威不畏德!”

    “大唐立国百年,对周围的番邦小国太过仁慈,而今,我大唐是该亮一亮锋刃了。”

    “前些时日,那北境山里的野人都敢侵入我大唐疆域,杀掠我大唐子民。”

    誉王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目光凶狠地望向那些御史,“你们,书生之见,为了所谓的仁义,受我大唐百姓供养,却不思为我大唐百姓着想,你们,食君之禄,不能分君之忧,扪心自问,你们就不觉得羞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