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0小人物 > 第334章 电影公司

第334章 电影公司

年,ea游戏公司只需要花少量的代价便能够拥有。

    想要成为世界级巨头,与其自己一砖一瓦的慢慢建设,最快的方式就是用资本的力量去收购一切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慢慢整合。

    “没错,他们这么有钱的公司,何必要从别人手上买版权呢!不如把整个公司买下来,这些版权都是自己的,到时候这些版权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想通这一点之后,两个人彼此对视一眼,觉得发现了一个不错的商机。

    “可惜呀!可惜这两家公司都不是上市公司,要不然的话,我们可以从流通市场上买一些股票等着升值。

    不对,dc马上就要上市了。到时候我们可以购买一些,然后等着ea游戏公司一步步蚕食dc的所有股份,成为绝对的大股东。到时候,这种收购一定会被华尔街的资本所察觉。

    股价飞涨是板上钉钉的事,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准备一些现金。等着dc上市之后赶紧大量购买。“说完这话,两个人不在交流而是满脑子都在思考如何搞钱。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对于任何购买股票的人来说。这样的机会可不是每天都有。

    而就在两个人说话的这会儿,林平跟女记者的采访还在继续。

    “既然林先生打算在全球新建1000家商业中心,而且是上万块电影银幕,这么庞大的全球院线,想必将来在这方面的投入势必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那么林先生打算什么时候组建自己的电影公司呢?

    林先生是打算跟好莱坞进行合作,还是以港城为中心建设自己的影视王国?“女记者提出这个问题对她来说并不关心,可是这个问题却能影响到许许多多的人。

    尤其是那些好莱坞的明星们,一旦ea游戏公司真的砸下重金在影视方面寻求突破的话,明星们的片酬一定会迎来一波增长。

    原本只是好莱坞,邀请他们拍片。

    而现在又来了一个现金巨头。

    手上如此充裕的现金自然会推高他们的片酬。

    不过,一旦林平不选择与好莱坞进行强强联合的话。

    而是想要借助港城的影视工业开辟自己的王国,那么对好莱坞来说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由于我们在全球一千家的商业中心还没有建设完毕,这毕竟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建设。

    不过我们现在已经有规划在建设自己的影视团队,首先我们打算在华夏的内地市场,培养一些能够拍摄商业电影的导演跟影视演员。

    等到华夏内地市场有足够人才之后,我们会选择跟港城的影视工业进行强强联合。

    毕竟我们现在所建设的商业中心都集中在亚洲,亚洲市场是我们现在最关心的目标。

    等到将来,我们的商业中心在全球遍地开花之后。我们自然会邀请当地的影视从业人员进行合作。这里也不排除跟好莱坞的大公司大团队进行联合制片。

    好莱坞是全世界最强的电影工业基地,如果将来有机会合作的话。我们一定会抱着学习的态度,希望能够学习到全世界最顶尖的电影艺术。”林平给出答案中规中矩。

    毕竟现实就摆在这里,在亚洲有港城,华夏内地,以及东京的三处商业中心。

    很显然,这个市场并不在现代的北美地区。

    即便是跟好莱坞合作,那也只不过是在工作重心转移之前的接触而已。

    “您觉得华夏的导演们适合拍商业片吗?我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恰当,至少目前为止,华夏的电影市场应该没有商业片这个类型。甚至我看过一份报道很让我震惊,听说华夏电影今年才第一次在银幕上有了吻戏。

    这样的确有开放的意思,可是更多的还是保守。突然间让这些导演们跟演员们,从一个相对保守的环境中去拍商业片。他们能够接受吗?思想上能够快速的转变过来吗?

    甚至电影最基本的剧本,能写出这样的剧情吗?”记者再一次延伸性的提问。

    “因为文化的不同,大家对于开放的理解自然也不同。

    我们亚洲人普遍来说比较含蓄,情感的表达不会像好莱坞电影中那么直接。

    既然已经有电影走出了这一步,我相信我们的导演没有任何问题,甚至我们的剧本也会逐步的商业化。

    相信用不了两年时间,就能在市场上看到第一批摸索跟探索下的商业电影。

    再加上我们有港城这样的影视工业中心,港城每年拍摄的电影在亚洲来说数量最多。即便放在全球,在电影拍摄的数量上仅次于好莱坞。

    人才储备方面我们没有任何问题,到时候我们公司拿出影院渠道,以及资金上的支持。相信港城的人才会有更大的舞台空间,期待着有一天亚洲的电影,也能够像好莱坞一样走向世界,被全球所接受。”林平很官方的回答。

    虽然回答的很官方,可是里面透露出来的霸气,却让女记者有些小小的意外。

    林平话里话外都透露着,港城可以与好莱坞对抗的能力。

    无论是每年拍摄的数量以及人才的储备,唯一缺少的是资金的投入,港城了电影不像好莱坞那样,动不动就几千万美金的拍摄资金。

    即便是李小龙回港,当时也只不过是15万美金接拍了两部电影。

    而这在当时可以说是最高的片酬。

    虽然是1971年15万美金拍摄两部电影,即便这个年代15万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可是对于网络大爆炸年代的人来说,也觉得这样的片酬少得可怜。

    相比那些明星动不动七千万,八千万,甚至一亿的报价。

    李小龙这样的超级巨星,居然两部电影才能拿15万美金。就算70年代消费水平低,美金很值钱,也比不过一个明星一部电影拿一个亿让人惊讶。

    毕竟15万美金在当年买不了豪宅,可是一亿人民币能买。

    而就是这15万美金还是嘉禾为了招揽人心给出的价格。

    而李小龙回港接触的第一家电影公司是邵氏,据传闻李小龙提出一部电影1万美金的片酬。邵氏给出的片酬只有3000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