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国将相 > 第一百一十一章:万人建设(二)

第一百一十一章:万人建设(二)

兵,将奇兵的编制从过去的二百人提升至一千人,而韩延等百人将,也全部提升为二百人将。

    此事在旧梁一度引起了轰动,不光是四营的将士感到激动,就连普通百姓也是津津乐道,毕竟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少梁奇兵力挽狂澜,成为了挽救国家、挽救少梁十几万军民的英雄,名声响亮甚至还要在‘东梁卒’之上,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儿子能有幸成为少梁奇兵的一员。

    仅一日,李郃与麾下韩延、吴恒等二百人将,便从两万少梁军队中挑选了八百余名新卒,充入少梁奇兵。

    鉴于目前李郃身兼多项政务,他将不再直接负责训练这些新卒,而是交给韩延、吴恒等五名二百人将。

    为了促使少梁奇兵内部的良性竞争,李郃将奇兵一分为五,由韩延、吴恒等二百人将各自负责二百名奇兵的训练,平日各自训练,待两、三个月后到他这边经受考核。

    考虑到奇兵队的老人们都是李郃手把手训练出来的,韩延、吴恒、许武、高允、侯赟五人掌握的技艺与训练士卒的方式应该是相差无几的,就看哪一队练得勤。

    为了刺激各队奇兵,李郃特地招来,韩延、吴恒、许武、高允、侯赟五人,告诉几人在几个月后的考核中,他会给五支奇兵做出评价,分别给出‘一等’、‘二等’、‘三等’以及两个不入流,一等对应‘上卒’,二等、三等对应中卒,另外两个不入流的对应‘下卒’。

    当时韩延、吴恒、许武、高允、侯赟五人的表情就很精彩。

    想想也是,‘奇兵上卒’这一听就很威风,相比之下‘奇兵中卒’就差点意思,更别说‘奇兵下卒’了,估计到时候都不好意思开口,哪怕有奇兵二字作为前缀就已经足以让一般士卒仰慕。

    鉴于少梁目前处境艰难,无法做到之前向奇兵承诺的‘顿顿有肉’,因此李郃只能让奇兵们自力更生,毕竟少梁多的是野兽出没的山林,只要掌握了一身本领,奇兵们想要吃肉还是没问题的,哪怕是虎豹等猛兽,在奇兵老卒眼里也不过就是移动的肉罢了。

    至于其他武器装备,李郃承诺给予奇兵最优质、最精良的兵器,当然前提是等他与墨者建起发展冶造的一系列工坊——估计最起码要等到五、六月份了。

    在得到了李郃的承诺后,韩延、吴恒、许武、高允、侯赟五名二百人将怀着相互竞争的激情率领奇兵们离开了,除了粮食补给以外,这五支奇兵将会在各处山林中寻找合适的训练地,直到几个月后的考核。

    顺便一说,在正式放权给韩延、吴恒等人的同时,李郃将李应、彭丑、狐贲、狐豨、狐奋几人摘了出来,他一方面是因为他眼下身边正缺人用,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日后想让李应几人再协助他训练一支专门用于正面作战的精锐。

    虽说少梁目前在军队发展方向,确实是一切向奇兵倾斜,寄希望于奇兵作为少梁最后的手段,但就像人得两条腿走路,少梁也不能瘸一条腿,因此用于正面作战的精锐也是必要的。

    或许有人会问,少梁不是有东梁军了么?

    话是没错,但东梁军是轻步兵,而李郃想要打造一支披铁甲的重步兵,专门负责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强行撕开敌军阵型的任务。

    当然,考虑到少梁目前没有丝毫冶铁炼钢方面的基础,这支重奇兵暂时也只能存在于李郃的想法中,但提前让李应等人开始训练一小撮人还是没问题的。

    四月初,除旧梁以外,繁庞、东梁、芝阳三城也开启了火热的春耕。

    韦诸、伍康、章贲、杜良各率约五千士卒,协助旧梁、繁庞、芝阳、东梁四城百姓展开春耕。

    不得不说,大规模垦种的效率确实要较以往以每家每户为单位的耕种方式更高,哪怕是以氏族为单位,效率也不如军队屯田。

    而就在少梁举国军民将希望的种子播入田地,期待着秋收能得到丰收时,少梁终于后知后觉地察觉到了魏国的报复手段:禁盐。

    没错,魏国下令国内的盐向少梁流通,不但官盐被禁止,私盐也被禁止。

    不得不说魏国此举可谓是相当的狠辣。

    要知道盐可是人生活所必须的,长期不食盐非但会让人无力,甚至还会引起各种病症,此前少梁举国的用盐都是从魏国引入,如今魏国切断了少梁的盐路,少梁一下子就陷入了无盐可用的窘境。

    甚至于,合阳邑也因为无盐可用而引起了骚乱,惊得治邑大夫尹骘连日坐车赶往少梁城,与东梁君协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