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卫国从雪豹开始 > 123 巍巍中华

123 巍巍中华

或许我们可以找到方法迫使日军改变由北向南的攻势!

    我们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日军若是由北到南则是一片平原地势,毫无阻隔,完全可以猛扎猛打,可如果我们能迫使日军由东往西打,那就是属于典型的攀缘攻势,我们便可以节节抵抗,同时巩固后方,将日军拖入持久战!”

    “而足以改变日军攻势节点的这个位置,自然就在上海!”

    “第四点呢?”

    这一次竟是张治中主动开口询问,四人已经完全被周卫国层层深入的分析所震撼。

    周卫国道:“第四点,团结,后手,决心!”

    “团结何解?”

    “自然是中华民族上下一心,兄弟阋于墙,不管以前我们国内是如何自耗的,一旦中日开战,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这是属于全中华人民全民族的抗战,届时,我们当举全国之力抵御外辱,所有派系,不管是对立还是合作,都应该放下所有成见,甚至是建立起全民族统一抗日战线,集合号召起所有的抗日武装力量,一同对付日寇。

    更应该做好思想宣传,遏止出现汉奸走狗。”

    桂永清目露惊色道:“后手又何解?”

    周卫国道:“一旦开战,未思胜,先思败,这本是兵家大忌,但事实是我国军事力量羸弱,恐怕全世界关注亚洲战场的都不会看好我们。

    卫国虽是心痛至极,却也无可奈何。”

    “所以一旦开战,这场战争必定不止一个阶段。”

    “进攻阶段结束,必将进入相持阶段,相持阶段的战场我们又该选择在哪里,还有大后方的国防核心又应该置于何地,这些都是在开战之前我们就应该规划好的事情。”

    周卫国说到这里,张治中四人脸上的神情已经精彩到不能以笔概述了。

    宋希濂倒吸了一口凉气,又问道:“那么最后一点,决心,又是何意?”

    周卫国铿锵有声道:“中日之战,无论胜负,永不言和,日寇侵占我国土,戕害我民众,此民族仇恨不共戴天,但凡中华民众,当以必死之决心与日寇作斗争,永不言败,永不言输。

    断绝求和派的心思,断绝那些企图求和苟全性命的囊虫。

    当全中华的民众皆有决死之心时,任何胆敢侵犯我中华者,必将败亡!”

    慨然之身还在四下回荡。

    张治中四人沉默良久,震撼良久,周卫国的这番话实在惊人,宛如暮鼓晨钟,令人悚然惊醒。

    缓缓回过神来,张治中长舒了一口浊气,竟是冲着周卫国敬了个军礼,“纵观国内军政各界,能把未来的中日之战分析的如此透彻的,谁能想到,竟是在你这样一个小小的青年身上!”

    “治中受教了!”

    宋希濂,桂永清,杜光亭也一起朝着周卫国敬了军礼。

    到了此刻,他们已经完全将周卫国摆在了与自己同等的层面上。

    周卫国用事实证明了自己。

    宋希濂甚至开始大叫可惜,“教育长,我看咱们是把卫国这小子放错地方了,放到他老杜的战车一连,这不是屈才了嘛!不如把他调到我三十六师去,多的不说,至少给他个团长当。”

    桂永清不服气地喊道:“调到我教导总队来,参谋长的位置我给他留着。”

    宋希濂不乐意道:“放屁,你教导总队的参谋长不是早就有人了吗?”

    “那就让他滚蛋,换周卫国上。”想起不久之前教导总队的参谋长分析的即将爆发的中日战争的局势,再和周卫国方才这一番分析相比较,差距立马就显现出来了。

    桂永清此刻哪里还看得上自己的参谋长,恨不得立马赶回去把人踹走。

    杜光亭则是有些无奈的摸了摸鼻子道:“我说咱们仨好歹也是同窗,你们不至于当着我的面挖墙脚吧?团长如何?参谋长又如何?我看都不如放在我装甲部队,这里才最能发挥他周卫国的才学,你们以为我只是给他个战车一连的连长?哼哼,我杜光亭还不至于识人不明,这只是为了给卫国练练手,也好叫其他人拜服。

    后续战车营营长他是跑不了的,这小子要是真想,我就是把这个装甲兵团的团长让给他又有何妨?”

    宋希濂和桂永清两人愣了下,对视了一眼,随即忍不住大笑起来。

    “得,永清,老杜这是急眼了,都开始下血本儿了,连自己的饭碗都要丢了也要拉拢卫国这小子呢!我看咱俩是争不过他了。”

    桂永清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我看也是。”

    杜光亭则是长长地松了口气,他还真怕宋希濂和桂永清把周卫国给他挖走。

    几人说笑了一阵,氛围轻松了些,张治中这才又问道:

    “卫国,如你所说,上海是必要节点之一,这一点倒是与参谋部的分析不谋而合,那么你认为若是中日开战地点就在上海,我们又该如何做?”

    张治中的问题问完,宋希濂三人也连忙把目光汇聚了过来,现在对于周卫国的分析,他们可是看重的很。

    周卫国道:“老师,其实在上海开战对我们来说也未必就是不利,上海本来就驻扎了日军的一支数千人的海军陆战队,再加上他们所谓的乡军人,舰载机动兵,和已经登录的增援部队,足有近万人。”

    “我们如果突然在上海这么一打,日军肯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我们吃掉他们的这支万人部队,这一点咱们不得不承认,日军的支援意识与支援速度都是相当了得的。”

    “再加上上海原本就是日军的战略欲争地点,咱们这边一打,他们肯定会增援上海,且咱们打得越厉害,打得越凶,他们的增援兵力就会越多,如此一来,日军的兵力势必会被牵制在上海,继而大大牵制日军在华北平原的攻势,这就给华北平原部队备战争取了宝贵时间。”

    “如果我们的攻势足够猛烈,日军大规模向上海增兵,这样一来就达到了我先前说过的一个点,迫使日军两线交战,那么咱们在上海开战的战略目的就达到了。”

    “另外上海势力复杂,各国的租界也都在此,我们这一仗,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是打给那些欧美列强们看的。”

    “我们要让他们看到我们抗战的决心,更看到我们抗战的实力,狠狠地给日军来上当头一击,打破他们鼓吹的三月灭亡中华计划,让世界都为我中华民族抵御外辱时表现出来的决心与魄力所震撼。”

    “所以说,这一仗是为中华民族的命运所打,是打给全中国四万万同胞们看的,更是打给那些中立观战的欧美列强们看的。”

    “另外我们在上海开战,最大的战略目的也正是先前我所提到的,关于持久战的节点。”

    “就此改变日军由北向南的攻势,迫使他们由东向西进攻。”

    ……

    “老师,三位学长,卫国的见解说完了,若有失言之处,还望老师和三位学长!”

    周卫国敬了个礼,说道。

    张治中四人则是陷入了沉默,在消化着周卫国所说的这番关于中日战局的分析。

    良久,宋希濂第一个开口,“卫国说的不错,这次咱们不仅要打,而且还要打一场大的,就在上海,狠狠的杀一杀日寇的嚣张气焰。”

    桂永清冷哼道:“教导总队,外加上三支德械师全部投入作战,我党国精英皆聚于此,便是全天下最强的侵略国在此,我们也敢与之决一死战!”

    豪气冲天的话语,在场者无不动容,心底更是下定了万般的决心。

    巍巍中华,绝不是能任人拿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