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隐士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杀错便杀错!

第一百四十七章 杀错便杀错!

着王羲之若有所思的眼神,王凝之做出了决定。

    翻了个身,就往帐篷里跑,“老爹,早点儿睡吧,明儿还赶路呢!”

    ……

    三日后,雪终于停了。

    宣城。

    城墙头,一身戎装的会稽王司马昱凝望着远处。

    在他对面的山脉外,连绵不绝的帐篷,就像一个黑色的口袋,将口张开,准备把宣城吞下。

    火焰已经在军阵中升起,这才刚刚黎明,便要造饭,是打算进攻了吗?

    “王爷,建康的使者到了!”身后护卫禀报。

    “让他上来。”

    很快,几个风尘仆仆,身上的雪都来不及拍落的信使到了面前。

    “太后怎么说?”司马昱一挥手,连行礼都免了,直接开口问。

    “王爷,这是太后给您的信。”信使从怀里取出一个黄色的小口袋,递了过去。

    拿出信来,看过之后,司马昱闭上眼,叹息一声,“我知道了,你们去吧。”

    “传令,全军备战!”再睁开眼,司马昱瞧着远处征西军的大旗,在风中飘舞,攥紧拳头,吩咐一声。

    “是!王爷有令,全军备战!”声音一层层传开,就像涟漪荡漾开来。

    紧紧捏着手里的信,司马昱眼里,闪过一丝决然,瞧了一眼身边的亲信,低声说道:“今夜你便带着我的信,回会稽去,将信亲手交给司马道生。”

    “王爷!”

    “不必多言!去准备吧!”

    “是!”

    雪花被风卷起,从城墙上,落了下去,在空中飘舞,直到对面的军阵中,司马昱的目光死死盯着那‘桓’字大旗后面的军帐,直到那个熟悉的身影走了出来。

    即便是在军中,桓温也是身型最为魁梧高大那种,身披铠甲,剑系在腰间,似乎能感受到远处的目光,桓温抬起了头,盔下,一双虎目凛凛生威。

    瞧了瞧宣城上军士们奔跑,换岗,无数的旗帜,大型的弩箭也被从战车拆下,搭在墙头,而‘司马’大旗下,那个人还在盯着自己,桓温扯开嘴角,笑了笑。

    “大将军,宣城军士已经开始调动,会稽王好像觉得,就凭这些老弱残兵,就能抵抗我们一样,看上去,是不想和我们谈谈了。”

    跟在旁边的副将,瞧了几眼,笑着开口。

    桓温‘嘿嘿’两声,“人总是要挨了打,才知道疼,传令下去,大帐议事。”

    就要转头,桓温却骤然回头,带着疑惑的目光,看向宣城。

    “大将军,怎么了?”

    “有熟人来了。”

    桓温的目光重新落在城墙上,那个站在司马昱旁边的人,全身都包裹在厚厚的大棉衣里,有点儿发胖,却很精神。

    “王逸少啊,王逸少,你是打定了主意,要跟我作对了。”

    ……

    “桓温这是要动兵了,我也没有别的办法,能抗几日,算几日吧。”司马昱叹了口气,瞧着桓温进入大帐,其他的将军们也从四处聚集过来。

    “我记得这些日子,扬州官兵,陆陆续续的,也有不少人过来了,怎么宣城才只有三万人?”王羲之疑惑地问道,刚刚到宣城,通报之后,便直接上了城墙,看见的,却是黑压压的征西军,和无数已经被摆在前头的攻城器械。

    “还有一万人,今日便会到宣城,其他的兵士,都在建康。”司马昱沉声说道。

    “还在建康?在建康作甚!难道宣城倒了,建康就能苟全?”王羲之一瞪眼,怒目相视,“是太后的主意?”

    司马昱摇了摇头,将手里的信递给王羲之,苦笑一声,“太后已经尽力周旋,可朝中诸公,中常侍仆射尚书中书监,全都拒绝,要求将军队留在建康,以策万全,虽有尚书令支持,却也独木难支,这一万人,已经是太后能给我们最大的支持了。”

    “哼!一群苟全富贵之徒!”王羲之怒气冲冲,“到得如此时刻,居然还想着那些卑鄙心思!”

    司马昱的笑容里,多少有些无奈,“自大雪开始,宣城建康不过手掌之距,却只有荀蕤大人自带府兵,家丁前来相助,我还听说,建康已经有不少家,都把孩子们送去南方了。”

    “荀大人呢?”

    “还在城内,整理军资,聚集民众,想着能送走些,就送走些。”司马昱回答。

    “这种天气,根本走不快,普通百姓送出去,难不成他们还能躲得过征西军搜索吗?”王羲之摇了摇头。

    司马昱叹了口气,不无悲伤地说道,“他既有此心,也是好的,虽是些书生意气,也好过漠然生死,随他去吧。”

    “是叔平吧?”瞧了几眼,司马昱问道。

    王凝之走上前两步,行礼:“王凝之,见过王爷。”

    “不必多礼,”司马昱摆摆手,又仔细看了看,笑了起来,“几年不见,长得这么大了,怎么样,现在还是喜欢跟人打架吗?”

    “喜欢,”王凝之也笑了起来,“所以就跟着爹爹过来,想要见识一下。”

    “胡说些什么!”王羲之一瞪眼,“这都什么时候了,我警告你,不要给我惹是生非!”

    “爹,”王凝之再往前两步,和王羲之站在一处,声音低了些,“不跟桓温大将军谈谈吗?”

    “还如何谈?”王羲之皱眉,看向征西军,“前几日风雪正浓,如今天已放晴,再无什么可以阻挡他了。”

    “未必。”王凝之目光平静,瞧着征西军的大营,“如果桓温真想动手,何不趁着风雪而来?同样恶劣的天气,对我们这些军士造成的困难,要远远高于能征善战的征西军,不是吗?”

    “你是说?”王羲之迟疑。

    “若是他想打,恐怕现在宣城早已被拿下了,天气再坏,拖延的只是扬州兵赶来的时间,征西军早已经集结,他在等什么?我们一路行来,不见有逃兵,我便猜测,桓温意不在此。”

    司马昱眼前一亮:“那他意欲何处?”

    “这就要问问他了,”王凝之回答,“就算问不出来,拖拖时间也是好的,我们不还有一万人么?”

    “区区一万人,建康给的必然也是老弱病残,否则就是些新兵蛋子,又有何用?”

    “那可不一定。”王凝之笑得开心。

    紫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