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唐之潜龙在渊 > 第170章 偃旗息鼓

第170章 偃旗息鼓

韦皋、严越卿三人,随曲环和他麾下的两曲风字营骑兵抵达了扶州城。

    另一边,虎字营和山字营则已在野诗良辅、马燧的统领下,提前返回油绛县,防备剑南军。

    还未到达城门时,早得到消息的杨天佑和李晟便已在城外等候着杨错。

    “存忠!”杨错跃下赤拨叱,向杨天佑走过去,开心地大笑起来。

    算来自己与杨天佑也有三个多月没见面了!

    无奈的战事……

    “大哥!”杨天佑也飞身下马,疾步朝杨错迎了过来,一贯沉稳的面庞上也禁不住浮上了欣喜无限之色。

    两只有力的大手紧紧地反握在了一起。

    “哈哈哈……”

    久别重逢,本有千言,却一时无语,最终只化做两人开怀的豪迈大笑。

    “城武,过来!见过存忠……”良久,放开杨天佑的手,杨错转过头对韦皋说道。

    “拜见二将军!”韦皋双膝跪地,满脸激动之色,语音微颤地喊道。

    “快……请起来吧。”杨天佑仔细地端详着韦皋,小半晌后,终于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好哇,大有长进。”

    “谢二将军夸奖!”尽管知道杨天佑在夸奖他,韦皋仍不敢露出一丝自得之色。

    “大哥,这位是……”杨天佑瞥见了躬身立在杨错身后的严越卿,出声询问道。

    “末将文州严越卿,拜见二将军!”听得杨天佑相询,严越卿急忙躬身行礼说道。

    “杨天佑,越卿乃是少年才俊,通晓文韬武略,不可多得的良才,现在我军中任果毅都尉!”杨错笑着说道。

    为严越卿做介绍时,杨错并未提及他显赫的家世。

    一是,杨天佑对那些世家大族向来欠缺好感。

    二是,也是照顾到严越卿的感受。

    像他这样的年轻人,通常希望别人了解地是他自己的能力,希望别人知道他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取的成功,而不是凭借家族的助力。

    “不错!”杨天佑打量了严越卿一番,只说了两个字,随即单手将严越卿扶了起来。

    “多谢二将军!”严越卿仿佛得了什么天大的鼓励一般,激动地向杨天佑拜谢。

    杨天佑话语虽短,但却有一种自然而然地让人感到信服的力量。

    “大帅,二将军!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还是进城再叙吧。”曲环在旁笑着说道。

    “好,进城!”杨错微微颔首,拉起杨天佑的手,徒步朝城内走去。

    扶州刺史府,书房之中,仅有杨错和杨天佑。

    “经龙州、扶州两战,郭英乂已实力大损。”杨天佑建议性地说道,“大哥,我们是否乘此机会,自龙州、扶州两面同时进击,一举将郭英乂扫除?”

    “存忠,如今时机恐怕还不成熟。”杨错摇了摇头,有些遗憾地说道。

    “此话怎讲?”

    “郭英乂虽连逢大败,但仅哥舒晃败军便在万人以上,加之成都以及其余各地的驻军,总数当不下于两万人。仅论军力,也差不多要与我扶州、龙州两州相当。更何况扶州、龙州皆是初定未久,我军又不能全师而出,如此情形之下,继续进攻恐难成事。”

    “这倒也是,放在以前咱们还有底气。但眼下朝廷正在倾尽全力围攻邺郡叛军,陇右以西又面临着吐蕃的威胁,必须小心才是。”

    “不错,我还的确担心金城郡的安全。”

    “大哥……是担心吐蕃会进攻金城郡?”

    杨天佑眉头紧皱,显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不错!吐蕃前番之所以会放任我军休养生息、厉兵秣马,皆因其粮草匮乏,无力继续征战。”

    “但如今各地新粮均已收获,其出兵最大难题已解。吐蕃一向对大唐的陇右河西怀有鲸吞之意,断不会轻易收手。”

    “若其乘我们进攻郭英乂之际,突起大兵进犯金城郡,后果恐怕就不堪设想。”

    杨错神色郑重地说道。

    吐蕃,此时正是鼎盛时期。

    与走下坡路的大唐形成鲜明对比。

    虽然在历史原先的轨迹上,吐蕃在大唐之前先完蛋。

    但那也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

    现在,吐蕃是真正的劲敌。

    “恩!”杨天佑点了点头,不得不承认大哥的顾虑确有道理,“吐蕃确是有可能如此……看来,只能先放过郭英乂一马!”

    “正好借此机会,将新占的龙州和文州彻底安顿下来。龙州和文州虽然不是剑南人口最众、最为富庶的两州,却是剑南门户。只需要时日,一定能够夺下剑南,使蜀中重沐王化。”

    “到那时,兄长可就是名副其实的两镇节度使啦。”

    “也许不是呢。到时候,我又要被陛下宣回长安,然后又要面对‘雷霆雨露,莫非王恩’。”

    面对杨错的自嘲,兄弟俩忍不住哈哈大笑。

    “踏踏踏……”

    书房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只听曲环在门外说道:“大帅,二将军!建宁王殿下的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