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唐之潜龙在渊 > 第83章 麻烦来了

第83章 麻烦来了

待得起么?”

    谢遵面色一虎,长身而起,横眉怒目瞪向辛忠义。

    辛忠义也腾起站起,毫不示弱地回瞪过去了

    眼见剑拔弩张,张忠志一拍桌案,厉声怒斥:“还未跟敌人接战,自己人倒要动起手来了,成什么体统?还将我放在眼里么?”

    张忠志一发怒,谢遵和辛忠义二人不敢再多说什么,急忙躬身行礼谢罪。

    收敛了怒色,张忠志起身走到谢遵、辛忠义的跟前,伸手拍了拍两人的肩,无奈地叹气道:“眼下正是我等齐心协力之际,岂可做如此意气之争。我知道你们都是一心为大局谋划,但勿需如此。是立即杀回恒州,还是先探明情况,大家一起来合计合计。”

    “谢主公宏量!”谢遵和辛忠义二人满面羞惭之色,退回座位上。

    平息了一场风波之后,张忠志的心情却没有多大好转。

    因为很简单,谢遵、辛忠义争论的问题同样也在困扰着他。

    原本还想找人征寻些意见,却不想部下们也是如此。

    这时,张忠志更加思念起自己的连襟,王武俊不但是张忠志麾下头号大将,很多时候也充当着谋主的角色。

    同时更扼腕叹息是张宝忠的背叛,真是别提多难受。

    “不如就折中一下吧!”寻思许久,张忠志只能做出一个无奈的决定。

    “咱们一面继续朝恒州赶路,不过将速度放慢一些;另一面加派人手打探恒州内部的情况,尤其是杨武旭的行迹。”

    “恒州的消息终究瞒不下去了,大军的军心切不可动摇。你等必须设法安抚住本部兵卒,谁如果办不到,尽早言明,我好另派人手接掌。如果赶回恒州时,再发现有谁的兵马军心散乱,兵无斗志,就休怪我无情了!”

    到最后,张忠志冷声喝令麾下部将们。

    不过,其实他自己也知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让军心完全不受影响,根本无异于痴人说梦。

    张忠志唯一的期望,就是军心不要太过于散乱,不至影响到跟杨武旭争夺恒州归属权的争斗。

    “是!”众将退去。

    三日后,减速行军的张忠志军赶到了陈留。

    当年的陈留也是天下闻名的大县,人口众多,富足丰饶。然而安禄山因其子被杀在这里大开杀戒,致使生灵涂炭。

    在如今的陈留,残留的只有当年的一些断壁残垣。

    张忠志没有这心思去睹物怀旧,恒州的消息已经陆陆续续地传回了一些。

    除了派遣斥候先行打探情报,张忠志还派遣了十数位使者,分别前住饶阳等地,联络各地的太守、县令,以及一些故交和豪族大户。

    既是为了解确切情况,同时也为向他们请求援助。

    军帐内,谢遵等人最后的冀望也化为了泡影,个个心情沉重无比。

    就在半个时辰前,派往深州的信使终于回来了,但带回的却是一条噩耗。

    驻守饶阳的定州刺史卫常宁,已经举州投降杨武旭。

    这就意味着,张忠志治下的五个州已经彻底易主。

    不过,张忠志倒也不尽怪卫常宁。

    当日南下汝州之时,张忠志主要将留守兵力屯驻在了定州的安喜县和恒州真定县。

    以安喜县驻军主要是提防易州的张宝忠、莫州的田悦等,而以真定县驻军主要是为了提防河东道诸州郡和赵州的康日知。

    张忠志让他们彼此监视,彼此制衡,那么他走后的后方就能稳如泰山。

    只是万万没想到……自以为不错的平衡,被顷刻打破,一点作用都没有起。

    而整个饶阳郡的驻军居然不过三、四千兵马,根本不足以抵挡杨武旭。

    为免饶阳军民无谓受戮,卫常宁才接受了杨武旭的劝降。

    而且,卫常宁也算对得起张忠志,至少让他的信使平安的回来通传消息。

    从卫常宁那里,信使确认了恒州、易州、定州、深州、赵州都失陷的消息,并在此基础上,只有深州最南的几个县还没有被攻略。

    在计取定州、恒州之后,杨武旭所统领的契丹骑兵和张宝忠兵马,几乎是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张忠志的所有地盘。

    “主公,我等该当如何?”张彭老略显迷茫地向张忠志问道。

    饶阳丢失,北上的道路基本就等于封死。

    而剩下来的县城,陆泽亦或是更远的鹿城等县,都是地域广阔,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又都变得人口稀少,城池更是寥寥,如果当要北上,恐怕还没到达目的地,大军就已经因乏粮而崩溃。

    更何况,陆泽也已经丢失。

    实际上,对张忠志大军而言,北上是唯一可行之路。

    在张忠志诸州郡中,饶阳颇为富庶。

    饶阳郡,张忠志能得到至关紧要的粮草。

    说来有趣,张忠志为了制衡把粮草放在兵马最少的饶阳郡。那里靠近符璘的兵马,而符璘和他的关系不错。

    这可是连自己的儿子都防了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