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商议

  看着低着头沉思不语的尚仁,王超心下雪亮,却故意做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出来,“殿下,属下这就去告诉基隆军,我琉球的土地,不劳你劳什子基隆军来假惺惺的表示好意,奄美各岛屿,我们自己会去取!”

    这还得了?

    没等到尚仁开口,世子尚义已经将一杯茶递到了王超面前。

    “王大人,稍安勿躁,您对我琉球、我父王的拳拳忠君之心,自然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对于基隆军赏还奄美诸岛之事,想来父王也是欢喜的。只是兹事体大,却要从长计议才是啊!”

    “就怕是夜长梦多啊!”

    王超继续他的铁杆亲基隆派的角色。

    继续用一句又一句字字穿心的话语来摧毁尚家父子和国相以及六部官员的心理防线。

    “我听基隆军中有传闻,说这次大军满腔热忱而来,却不料遇到如此冷眼,军中群情汹汹,有人主张挥兵入城,大加惩戒一番,也有的主张严查我琉球的商船出海,说从此不再与我琉球进行甘蔗稻米贸易了!”

    这话一出,不由得令所有的人都高声惊呼,“请王大人代为说项,不能这么办,绝对不能这么办!”

    这两个处置方法,无论是哪个执行起来,都是让琉球王身死国灭的下场。

    不要说发兵进城了,便是基隆从此不再与琉球进行甘蔗换稻米的贸易活动,便足可以让琉球遍地饿殍,白骨累累。

    “停了甘蔗稻米贸易又怎样?他基隆军损失的要比我们大得多!反正又饿不死我们!”

    一名官员不知轻重的冒出了这么一句,顿时让周围的同僚们纷纷以卫生眼球看他。

    作为一名官员却说出这样不知好歹、不知民生稼穑的话来,如何不遭到同僚们的鄙视?

    “你!你!”

    尚仁王爷用手指点着这个不知道好歹的家伙,被气的说不出话来。

    “还不快滚出去!”

    尚王爷憋了半天,将手中的茶杯连同一句硬邦邦的话语一同掷向了那名小官。

    自从岛津家攻破了琉球,便在琉球强迫毁去稻田,种植甘蔗这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从甘蔗中榨取糖来换取金钱。但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糖只是一种调味品、奢侈品,不像是大米一样属于必需品。

    从毁田种甘蔗开始,琉球所谓的三省并三十六岛各地便不时的有岛民因为口粮不足而饿死的事情出现。

    如今,在琉球各岛屿依旧种植着大量的甘蔗,只不过甘蔗的买主换成了似乎很好说话的基隆商人,用白花花的大米来交易甘蔗,也交换那些经过榨取的粗糖,让琉球各地岛民能够获得温饱。

    如今,基隆军只是因为礼仪的问题,便要祭起这个令琉球几乎毫无反抗余地的法宝,看似轻描淡写,却是杀人不见血。

    “国内各处府库,有多少粮米?包括商人运来的粮米?”尚仁仿佛被人将脊髓抽走了一般,全身丝毫没有力气。

    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低声的交换了一下各自掌握的情况,国相上前一步,将眼下琉球国内储存的粮米数量报告给尚仁。

    “各处府库,寨社,商铺之中掌握粮米数量,只够支撑到甘蔗收割之时,前后相差至多半月时间。”

    户部官员提出的这个数字,令尚仁王如同一滩泥一样瘫在王座上。

    “人家这是谋定而后动啊!算准了我们处在这个节骨眼上,便来如此对待我们!”

    “父王!我们去大明京师告他!告他秦浩凌虐宗藩,图谋不轨!”尚义到底是年轻气盛,竟然想出了这样的一个应对之法。

    在场所有的人都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在看着尚义。眼下人家将兵运到了城墙下,炮舰就在码头上,接管了外出港口,你这个时候却要去大明告状?

    且不说你是否能够到得了大明,就算是你有逆天的好运到了大明,公文投递,等因奉此等等诸多环节下来,只怕官司还没有打,琉球的人已经被犁了一遍!

    再者,谁能确定这伙人就是明国人了,也不是每个人说汉化话之人都是大明臣子。

    尚仁毕竟在王位上待久了,还是有眼力劲的,这伙人虽说打着明人的旗帜,也许背地里不过是海上一方豪强。

    在这个动乱时期,只希望他们不要太过残酷,尚仁已然放弃心中那点奢求。

    这世道越来越乱,没有武力全然是待宰的羊羔,说什么时候吃你就什么时候,比阎王爷还准时。

    远处从王府外的街道上突然发出一阵阵嘈杂的喊声,由小变大由远而近,声音越来越大,中间夹杂着慌乱和恐惧,还有不少人的哭喊声。

    “外面又怎么了?!”

    当值的亲卫队长出去转了一圈,也是满脸惶恐的表情回到了大王面前禀告。

    “大王,外面的人们纷纷说,有两条炮舰,载着数百士兵,往久米岛方向去了!”

    这下子,让国相和一众众们都瘫倒在地了!

    那久米岛乃是官员家眷的聚居地,在这琉球,算是上流社会的居住区。

    差不多王府的各级官员家眷都在那里,而且岛上只有数百名民兵性质的侍卫保护,如何能够是如狼似虎的基隆军将士的对手?

    更何况还有两艘炮舰在那里助阵,用脚后跟都能想得出接下来的形势会是如何发展。

    “父亲大人!”

    “儿啊!”

    王府内往日里高高在上的大人们开始痛哭起来。

    琉球眼下的形势便如同一个瘦弱的少年,被一个强有力的汉子用火铳顶着了脑门,眼前却摆着一碟精美的食物,胯下又有一柄锋利的尖刀死死的顶在了命根子上,如此的诡异,如此的凶险。

    是断绝甘蔗、稻米贸易,还是要顶在脑门上的火铳,全在一念之间。

    “臣等乞殿下早作决断!”

    自国相以下,所有官员以及门外的亲卫齐齐在尚仁面前跪了一地。

    是吃下奄美诸岛这碟人家送的精美的食物,让自己名利双收,还是为了礼仪之争,断然拒绝基隆军释放出来的善意?

    如果选择了后者,只怕不用基隆军动手,眼下跪在面前的这群人就会起来将尚家父子撕成碎片,然后出城迎接秦浩。

    看着独自站在一旁的王超,尚仁心中恨不得一脚踢死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但是却又不敢。

    眼下的情形,逼得他必须早作决断,否则,只怕丧命就是呼吸之间的事!

    “王先生,烦劳您前去与大将军言明一声,小王马上就冠带袍服前往码头朝觐大将军!”

    “全城百姓,自寡人父子以下,士族以上全体人员,俱都要身着盛装前往!”

    “城中各条街道,一律黄土垫道净水泼街,高扎彩棚,迎接大将军入城!”

    “谨遵王命,属下这就前去向基隆军通传殿下旨意。”

    笼罩在所有人头上的乌云顷刻之间随着琉球王尚仁的一道道诏令变得烟消云散了,人们的脸上开始看到了笑意。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