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真不想成为太医啊 > 第一百七十章 方府治病(八)

第一百七十章 方府治病(八)



    喊完,陆远一撩衣袖,提起毛笔便在方单上写下了一系列方药:

    怀牛膝一两、生代赭石一两、生牡蛎一两、生龙骨五钱、生龟板五钱、生白芍五钱、玄参五钱、天冬三钱、钩藤四钱、生麦芽二钱、茵陈二钱、甘草钱半,水煎顿服。

    其实,陆远所写的这副方子,正是民国时期的大医家张熙纯的镇肝熄风汤!

    话说,中国古代的医家们虽然也曾致力于对中风之证的研究,但是在宋代以前,其基本思路一直都是跑偏的。

    那一时期,医生们但凡见到口眼喎斜、半身偏枯的病证,往往都是按照外中风来治疗的。

    正是由于治疗思路上存在着巨大的偏差,因此治疗结果自然也就无法让人满意了。

    自金元伊始,随着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等人地不断启迪,人们才真正将内中风和外中风区分开来。

    不过,这一时期,人们的总体治疗思路还是更偏向于清火的(韦烈当时所提出的方案就是清火),这种思路对某些风火上引证型确实很有效,但是对更多的内中风类型却依旧毫无办法。

    这种状况从金元时期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末年,随着清末民初著名大医家张熙纯的横空出世,人们对于内中风地认识突然间有了跨越式的进步。

    张熙纯所创造出来的镇肝熄风汤更是为无数内中风患者带来了福音。

    在创造这个方子的过程中,张熙纯是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他根据内经之中“气反则生,气不反则死”的原理,提出了血随气行,降血亦当降气的理论。

    故而在这个方子中,他采用了玄参,天冬来降肺气,代赭石来降胃气,龟板、牡蛎、龙骨来潜降心肾之气。

    与此同时,他还根据牛膝能引血下行的理论,重用怀牛膝来控制脑充血,除此之外,他还利用生白芍来降血压,利用麦芽和茵陈调达肝气。

    如此诸药并用,则可以有效地控制住血气上冲于脑络,从而达到治疗脑溢血的目的。

    一般来说,如果患者在发病之初,能够及时地服用镇肝熄风汤,使得气血上冲之势得以控制,那么这名患者将来甚至都有可能完全康复。

    即便是那些发病很重的患者,镇肝熄风汤都能使其后遗症降低到相当轻的程度。

    作为从后世穿越过来的医学生,陆远自然很了解镇肝熄风汤的伟大意义,尤其是当他发现方老爷子的证型又和镇肝熄风汤相吻合的时候,他便笃定了要运用此方。

    只不过,由于陆远的临床经验实在是太少了,加之他对某些兼证的轻重还拿捏不准,故而,真到了对方子进行加减画裁的时候,他就开始犯难了。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又容不得他长时间思考,因此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凭着自己的分析硬去做加减了。

    就这样,在方管家的注视中,陆远咬着牙去掉了原方中可以清除心肝之热的川楝子,同时又增加了可以治疗抽出痉挛的钩藤,当然,与此同时,他还调整了一些潜阳药物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