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一百三十四章 攻昌城,撤退

第一百三十四章 攻昌城,撤退

炸塌城门,形成一片废墟的斜坡。

    不过,一来是火药的用量比较大,效能不能完全发挥;二来则是只适用于比较小的城池,城门洞内的空间也较小,爆炸的冲击波才能掀翻。

    正是因为考虑到局限性,郭大靖才组建土营,为日后的坑道爆破奠定基础。

    烟尘又消散了一些,陈继盛等将领终于看到了较为清楚的战况。

    十几架云梯铺在被炸塌的城门处,士兵们已经冲了上去,与敌人在废墟上厮杀。

    敌人的数量并不多,大爆炸造成了不小的伤亡,攻城部队又及时猛攻,使得建虏仓促中难以调集更多的兵力。

    越来越多的东江军士兵冲了上去,兵力优势显出威力,把敌人压了下去。

    陈继盛等人已经看不到厮拼血战,意味着攻城的部队已经越过废墟顶部,杀进了城内。

    先是重甲枪兵和刀盾手,再是弩兵,抬着木炮的人马也冲过了废墟。木炮的轰鸣,敌我双方的喊杀声,在城内越来越响。

    城破了!胜利了!

    陈继盛等人都知道了最终的结果,尽管战斗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胜利已经毫无疑问。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郭大靖的战术打法也不是完美无缺,各人也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再加以完善。

    比如发动火药柜的时机,比如攻城部队观察爆破情况发信号,比如攻入城中进行巷战的兵种组合……

    如果郭大靖看到攻打昌城的指挥,也得击节赞赏。陈继盛不愧是毛文龙的谋主,有头脑,善学习。

    而这,其实也是他希望看到的。战场上形势千变万化,要懂得灵活运用,不能乱套模板。

    陈继盛轻轻呼出一口长气,目光依然盯着东江军士兵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内,但已经决定了下一个目标——满浦。

    …………………

    山路依旧,只是花花草草,似乎比来时又长高茂盛了许多。

    几百人的队伍拉得很长,在树木、草丛中穿行,很少发出声音,在沉默中一路向南。

    这已经是撤退的第三天,顺路捣毁了两个庄园,解救出两百多辽民百姓,俘虏了十几个女真人。

    部队的行进速度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大的影响,反倒是比潜入进来时更快了一些。

    路熟了,情报基本掌握了,也不太担心暴露了。

    甚至在刘奇士、刘兴治率领的假扮建虏的骑兵开路下,队伍还走了一段大路,半天的时间,却比山林中穿行快了很多。

    再走半天的时间,就能看到海城河了。只要过了河,就基本上安全了。

    “爷爷,是这种草药吧?”姚新虽然在向爷爷求证,但神情却表明她很确定。

    老姚头儿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新儿认得真准。”

    姚新呵呵一笑,向前小跑起来。老姚头儿在后面招呼,她也没回头。

    刘奇士骑在马上,有些萎靡,左腿的裤子挽起,包着绷带,好象是受伤了。

    不是战斗厮杀,而是在树林中穿行,没留神,被东北俗称野鸡脖子的毒蛇咬伤了。

    这种毒蛇属于微毒,主要是破坏人体的凝血功能,造成出血,但却少有咬人致死的例子。

    郭大靖的空间内没有能够解蛇毒的药,刘奇士和众人因为对这种蛇熟悉,也都不太在乎。

    尽管如此,郭大靖还是让刘奇士骑马而行,减少运动量,以免毒素扩散过快。

    而老姚头儿采到了草药,给刘奇士敷上。也趁这个机会,终于显示出了自己的能力和作用。

    姚新和爷爷是一个心思,唯恐这支东江军部队嫌他们没用,不肯自添麻烦,一路带着他们去没有建虏的地方生活。

    来到刘奇士的马前,姚新抬起头小心地说道:“大人,我来给你换药吧!”

    刘奇士瞅着这个丫头,微皱眉头,可看到丫头眼中的期盼和求恳,他轻轻点了点头,勒马在路旁停了下来。

    “大人您不用下马。”姚新伸手按住了刘奇士的伤腿,咧嘴笑了笑,说道:“高矮正合适,换药也方便。”

    说着,丫头把草药放嘴里嚼着,伸手解开了绷带。

    一团温湿涂抹在了伤口上,刘奇士垂下目光,看着正认认真真处理伤口的瘦丫头,眼中闪过一抹柔意。

    “大人,换好药了。”姚新抬起脸,露出有些讨好的笑容。

    嗯,刘奇士应了一声,掏出一块烤马肉递了过去。

    “民女还有干粮。”姚新仰着脸,陪着笑脸推托。

    “拿着。”刘奇士提高了声音,吓得丫头赶忙伸手接过,微垂下头,连声道谢。

    刘奇士哼了一声,放开缰绳催动战马,嘴里还不满地说道:“看你换药挺用心,才把郭大人亲手烤的肉让你尝尝,瞎客气个屁呀!”

    姚新偷偷抬眼,看到刘奇士的背影,不由得松了口气,嘟起了嘴。

    这人真不好侍候,整天绷着脸,就没见他笑过。

    不过——姚新抽了抽鼻子,真香啊,郭大人的手艺不赖,闻起来就令人——丫头舔了舔嘴唇,用力咽了口唾沫。

    两百多辽民百姓,在刘兴治看来,是拖慢了撤退的速度。因为他们长期缺衣少食,身体孱弱,不是一天两天、几顿饱饭能够迅速改善的。

    但这是郭大靖的命令,刘兴治也不敢违抗,甚至连置疑都咽进了肚里。

    如果看郭大靖平常和颜悦色,对小兵也没什么架子,一副亲切和蔼的样子,就认为他是老实人,那就大错特错了。

    别的不说,光看郭大靖杀建虏的残酷无情,就知道他也有着令人战栗的狠辣。

    所以,郭大靖即便是把马匹让给体弱的百姓,也没有哪个士兵敢露出不满之色。

    “附近没有太大的建虏堡寨,翻过这道岭,就改走大路。”刘兴治叫过传令兵,派他去队后向郭大靖禀报,“争取天黑前渡过海城河。”

    传令兵遵命而去,刘兴治又命令跟随他的五六十名前锋,检查衣甲,不要露出假扮化装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