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0550章 抓紧时间

第0550章 抓紧时间

通知张将军,让他把这些兵器分发下去。”

    “诺。”

    不一会儿,张嶷一脸喜色地过来,“长史,听说又来了一批紫电宝刀?”

    “是啊,不过只有三十柄。”

    冯永有些无奈道。

    “三十柄已经不少了,这等宝刀,世间罕有,威力仅某生平所见,加上邛都原先有的,足有七十柄了。”

    张嶷却是感觉到满足了,“这等宝刀,打造甚是不易,只能慢慢攒。”

    打造何止是不易?

    一年多的时候,才打造出七十把,这简直是龟速好么?

    “我前些日子跟丞相说过了,想要让锦城那边帮忙打造一批,但丞相拒绝了,不过好消息是,丞相答应了让汉中冶那边帮忙。”

    “那可真是太好了!”

    张嶷喜动于色。

    所谓的紫电宝刀,其实就是唐陌刀。

    刀身全长有两米多,光刀刃就有接近一米,刀柄有一米二。

    陌刀是由斩马刀发展而来,所以刀刃与斩马刀有些相似,有锋利的尖端,可劈,可砍,可挑,可削,可刺。

    底下接上长长的刀柄,利于对付骑兵。

    陌刀的用法,就是如墙而进,一方面可以有效鼓舞本方战士们的士气,一方面还可以极大地威慑敌人。

    它的原理,一是集体作战,讲究团队合作;二是攻击点明确,就是对付骑兵,弥补马匹不足的弱点。

    缺点是成本极其昂贵,制作不易。

    同时不但对士卒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而且还需要他们有很好地团队协作能力。

    所以它就算是被冯永尝试成功了,注定也只能是作为最后的底牌使用。

    诸葛老妖得知冯永想要让蒲元帮忙打造这么花里花哨的东西,一口就拒绝了——现在正是准备北伐最紧要的关头,打造这种东西,得浪费多少人力物力?

    冯永没有办法,只好利用自己的关系,以给部曲打造兵器的名义,让汉中冶帮忙打造五十柄,就这样,用了一年的时间都没能完成要求。

    这还是利用南乡的优势,焦炭、改良的风箱齐上阵,才能锻造出来的那么一点。

    前些日子大汉丞相差点抽干了南乡的血,冯永没办法阻止,只好趁机哭述了一番,得到了正式授权,让汉中冶名正言顺地专门给越巂太守府帮忙打造。

    如果不是时间太紧,冯永甚至想向诸葛老妖提出要求,在越巂建座冶炼工坊,自己打造。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冯永叹了一口气。

    幸好南乡富庶,可以预支一部分,越巂这边又有马场和盐池的收益作为抵押,不然冯永根本就不敢搞。

    但眼看着北伐在即,冯永也只能咬紧牙关,抓紧时间尝试各种兵种。

    “那宝刀军阵,练习得怎么样了?”

    “还不错。”张嶷连连点头,“南乡的士卒,果是精兵,下令而行,如臂使指,而且大多比一般的士卒精壮。乃是使用紫电宝刀的最好人选。”

    冯永听了,心疼地咧咧嘴,老子的子弟兵大多都放出去了,这就样还不够用,如今手头还剩下几个?你这么搞,有多少可以填进去?

    “不能全部选用南乡士卒。我们不是有三县之地的征兵之权么?以来年都试的名义,在三县之地精心挑选勇士。南乡士卒太少了,让他们作为什长队率之类,带领冲锋。”

    “下走明白长史的意思。下走的计划,是先让南乡士卒练好这紫电宝刀的用法,然后再让他们领其他人练习。”

    “毕竟南乡士卒乃是难得的精兵,无论做什么,都比一般的士卒好用得多。”

    张嶷佩服地看着冯永。

    这冯长史,别看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但一身本领确实少人能比。

    光光是带出来的南乡士卒,就非一般士卒所能比。

    “哦,这样就好。”冯永点点头,起身道,“走,去军营里看看,他们练得怎么样了。”

    “诺。”

    虽然只有不到一百柄宝刀,但排成阵形,长刀如林,明晃晃地如墙而行,仍是有着极大地震慑力。

    冯永站在点将台上,看着底下的士卒举着宝刀前行,在他们的前面不远处,立有木桩。

    只听得一声暴喝,长刀劈下,木桩当场就碎开。

    踏过倒下的木桩,前面还有高度类似于骑兵的草人。

    挑、刺……

    “张将军,对兵军和马军,这宝刀的用法,应当是不一样的,在真正的沙场上如何使用,还需要你多多操心。”

    冯永看完,虽然觉得挺厉害,但这毕竟只是草木,而且还是静立不动的。

    对付活人,骑兵,陌刀应当是劈还是刺,亦或者是削,挑,这个要不断地尝试,总结经验。

    冯永不懂,只能交给懂行的人。

    张嶷一听,连忙说道,“下走明白。”

    伸长脖子看了看士卒脚下被劈成碎片的木头,冯永又吩咐了一声,“到时把这些碎木头,送些到我院子去,我那院子的柴火,好像快用完了。”

    说着,紧了紧身上的羽绒服,咕哝了一声,“这天气,感觉有点冷……”

    张嶷脸皮抽搐一下,“下走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