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部分

在丁向山一案的审理中,大家的关系就非常融洽。说起来金国海能得到挂职锻炼的机会,在丁向山案中立功也是主要的因素之一,兼之他是徐学平一手提拔上来的人,这么一来至少不怕万勇进入常委小人得志太嚣张。

    第二篇 迷情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临时新居

    谢晚晴牵着芷彤的手进来唤他们去吃饭,看着棋盘空荡荡的才落了两三粒棋子,笑着说:“今天怎么下慢棋了?”

    “哦,这才第一盘棋……”张恪将棋子拾回棋盒,“这么快就吃中午饭了,这次没时间陪徐伯伯下棋了。”

    谢晚晴说道:“你们刚刚光说话来着了?”接过棋盒,摆到书橱里。

    徐学平手抚着额头笑了笑:“张恪蛮能胡吹,倒忘了下棋了。”

    谢晚晴定睛看了看张恪,过年十七岁,要按东海这边算虚岁的习惯,张恪今年算是十八年,唇间、下颔都长胡须,刮过这后有些返青,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成熟一些,眉气间英气沉郁。便是金国海、李义江这些成年人,在芷彤的爷爷面前多半也只有聆听吩咐的份,偏偏跟张恪有话题聊。

    张恪没料及到省城后会遇到金国海这个有利的变数,虽然万勇可能直升常委让人极度不爽,也没有离开海州时的沮丧。

    在徐学平家里吃过中饭,赶着天好,没有再作停留,与周游汇合之后,就返回海州。

    周叔惠春节之后就退休在家,考虑许维、江黛儿接下来几天都在海州,有足够的时间陪芷彤,这次也把芷彤带到海州去。

    自在惠山发生关系以来,许思短时间内还无法与张恪一起时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尽可能躲开张恪的眼神,回海州也分开来坐车。张恪无可奈何,昨天毕竟休息少了,蜷到车后座就睡了一路。惠山车祸让人心有余悸,压着车速,赶到海州天已经黑了。

    先送许思、江黛儿去沙田,然后打电话问爸爸哪里可以蹭饭吃。惠山发生车祸,让省里春节气氛格外冷清,却不影响其他地市,今天才年初五,吃喝宴请高c的中场休息时间还没有到。

    张知行与唐学谦今晚上都有应酬,由梁格珍、顾建萍在西城饭店摆了一桌家宴,请谢晚晴算是弥补年前未能喝到的年酒。席间提起张恪被堵在惠山地事情。唐婧缠着张恪问起惠山有什么好玩的。按张恪的说词,他在惠山停了一天两夜。但是实际情况是高速路上堵了一夜,在惠山市区的宾馆呆了一天一夜。中间就被江黛儿拉着在惠山市区逛了一圈。说起在惠山的事情,对张恪自然是非常有意义,但是他有胆子跟唐婧说吗?将昨夜由江黛儿陪着品尝的各类惠山小说细细描绘了一番,引得唐婧便是面对西城饭店的佳肴也禁不住流口水,要张恪答应什么时候领她到惠山专门去品尝小吃。

    日后谢晚晴要长期留在海州主持锦湖的日常管理,再好的宾馆都没有家的感觉,住久了会让人厌倦。猜知周富明与万向前妥协之后。唐学谦惟有将希望寄托在徐学平地支持上。他初三与周富明一行人去省里拜年,在车上就给妻子顾建萍打电话。让她跟唐婧当天就从新泰返回海州,由她亲自张落谢晚晴在海州的临处住所。

    之前在电话里没有提,是想给她一个惊喜。倒连累谢晚晴没有将芷彤地保姆一起带过来。

    吃过晚饭,大家驱车前往顾建萍亲自张落的住所,车子绕过文山饭店拐进静海路,离启秀公园地西门不到一公里的地方缓入下,驶入一片别墅区。

    张恪眼睛眨了许久,没想到唐学谦会给晚晴安排住这里,有些诧异。

    这里市里在静海路给市领导高配的独栋别墅,与文山饭店隔着小锦湖,北面就是启秀公园,小锦湖的东北角就是锦湖公司所在的新海通大厦。这一小片住宅区里二十多亩密林浓荫里分布着十几栋小楼,组成海州市委家属大院。虽然是市委家属大院,但是每栋别墅的进出口都相互隔开,那里大概是海州市最高档的住宅区,就算到二三十年后,也不会改变。只是没有正式地名字,大家还是习惯称之为市委家属大院。

    唐学谦从师院调到市里,从副市长到常务副市长,再到现在地代市长,市委家属大院里自然有一套属于他的小楼,只是他一直都住在师院分给他地房子里,这次谢晚晴要在海州常住,从别处也找不到合适的房子,便让顾建萍赶紧将本属于他的二号别墅布置起来。

    顾建萍一开始多少有些不愿意,毕竟她在那栋别墅上花了老鼻子心血,室内装修她就前后跑了三个月,还得意将临湖地小花园重新精心整饬过,正打算春节过后选个日子入住,怎么舍得将房子让给别人?起初听了唐学谦的话还闹着小脾气,等唐学谦从省里回来,将内中屈折跟她仔细的分析,她不再闹别扭,再是女人家,最基本的利害关系还是能看懂的。

    谢晚晴也觉得诧异,虽然独门独院,出入口又与其他别墅不相关,但是这毕竟是海州市里给市委领导配置的高档住宅,她住进来,就怕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谢晚晴颇多顾虑,但是面对顾建萍的盛情,又不晓得如何推却,倒是希望张恪帮着说几名话。夜色虽深,但是草坪里安装着地坪灯,还有灯光投s到近处的湖面上,张恪心想:果然是好住处,就为了在这里拥有一栋小楼,海州市常委倒是值得一争,见谢晚晴脸上有些为难,笑着说:“另外找住所,少说也要小半年的时间才能收拾好,不如暂时住这里,我看蛮好的……”

    谢晚晴对张恪的意见颇为依赖,见张恪都这么说,只得勉强答应下来,说道:“唐市长的新居,你们都没有住一天,我怎么好意思住?找到住所,我马上就搬出去。”

    顾建萍笑着说:“住多久都无所谓的,里面的摆饰,都是这两天我拉着张恪他妈妈一起收拾的,你看看还满不满意?”

    换作常人要在两天时间里将新居布置尽善尽美困难重重,市长夫人自然是两说,周游吃过晚饭过来陪着参观新居,与张恪最后走进别墅,小声的问张恪:“你从哪里挑一个地方比这里更好,让谢总搬过去住?”

    张恪笑着说:“你老婆女儿考不考虑到海州来住,我帮你们安排,决定让你满意。”

    周游计划着过了正月就从海泰调入锦湖,锦湖今后的目标是整合整个海州市的造纸产业,这个目标没有三五年的时间,不会获得初步的成功,周游当然考虑过将老婆孩子也带到海州来生活,虽然海州到省城驱车也只要三四个小时,但是两地分居确实有所不便,周游倒是没有牵挂,而是他老婆坚持要守在他身上,让他过了春节就在海州找住所。

    海州市九四年还没有所谓的二手房市场,新建的商品住宅没有特别合心意,周游听张恪满口将这事给揽下来,就说:“那我也临时找个住处,等你给我惊喜啊。”

    张恪倒不是随便说说,他心里早就有主意,笑道:“沙田那边仔细看过没有,那里有好宅子。”

    周游自然知道沙田那片清末建筑群的事情,那里确定有些很不错的宅子,但是沙田整体的环境太差,加上住户对原有建筑也不珍惜,好好的宅楼,拿白砖墙随意分隔给几户人家住,乱七八糟的,绝不是什么好住处。

    以周游对张恪的理解,自然知道他还有取笑,只是摇头撇嘴笑着,看他还有什么解释。

    整个九十年代,城市居民都还习惯单位福利分房,只有少数先富裕起来的人,才会额外添置房产,加上当时在市区买房可以徙城市户口,才形成狭小的商品房市场,张恪此时的眼光不会放到商品住宅开发上。

    年初二跟许鸿伯讨论过要引人入彀在沙田腹心地域投资大型商业地产,除了散布消息之外,还要有一些误导别人的实际行动才行。讨论该如何做才能有效的误导别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锦湖的名义在街市与丹井巷之间购置几处宅子,稍稍有些头脑的人大概都会联想到那里的宅子会迅速升值,适时散布消息,就算市委书记周富明听了这些传言,大概也会误以为唐学谦会有什么动作吧?

    选在街市与丹井巷之间,就是希望从那条线往东日后能划入保护区,真要有人上当在沙田街市附近投资大型商业地产,那处的房产增值也是最迅速的,只要那里的局部环境一整治,就立即成了适宜人居的宅子。

    一举多得的事情,为何不做?何况锦湖手里还有两百多万的资金,没有必要存在银行里吃利息。

    第三篇 启航

    第一百三十七章 收购声达电子

    小锦湖畔的别墅无疑是海州市最适合居住的处所,本来就是市里给市常委领导们准备的,治安也完全没有问题,但仅是谢晚晴一个人入住,未免过于空旷了,还要额外聘请保姆、厨娘,司机却是一直替谢晚晴开车的那位。

    张恪跟谢晚晴提起要以锦湖的名义在沙田街市与丹井巷子选择几栋值得投资的清末大宅买下来,等着市里对沙田旧城区改造使外界环境彻底改善之后,聘请设计师对这些清末大宅进行改造,保留清末建筑的外壳,内部当然要更富有现代化的生活气息,适合人居住才行。

    就算张恪没有把心里的打算都一一解释出来,谢晚晴对张恪提的意见也不会质疑,锦湖整合整个海州市造纸产业所动用的资金也不缺这一两百万,只需要保留一定的流动资金就可以了,况且锦湖拥有海泰贸易20%的股份,可以源源不断的抽取一定量的资金,而新光造纸厂所产生的利润则需要不断投入到扩大生产之中去。

    只是锦湖目前的框架还没有完全竖立起来,一时找不到专门的人去负责这事。张恪对这点倒不担心,许鸿伯这段时间一头钻进沙田旧城的保护研究之中,稍微起眼一点的宅子,他心里都有数,只要不涉及文物保护建筑,许鸿伯会乐意推荐几栋有价值的清末大宅的。至于物业的价格,张恪还不想斤斤计较,九四年商业地户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炒作,价格本就处于低谷,加上张恪本身就想抬高沙田那片旧宅的价格。锦湖前几年的发展也不会依赖于对物业地投资,价格高点低点,对锦湖都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所以这些事情,都不需要专门的人去负责,关键要高调,要能让一些人知道锦湖的动作,引导他们去猜测锦湖的心思。

    当然,这种龌龊的心思,张恪只跟许鸿伯彼此晓得,其他人无论是谢晚晴。还是他小叔张知非都不清楚。

    这些事商议下来,也不用火急火燎的去办。从万燕电子系统公司跳槽到海州的丁槐等人从年初六将陆续抵达海州,随丁槐第一批到海州的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当时万燕公司地生产部副部长苏津东,苏津东也是搞技术出身,后来调去搞生产管理,张恪给他的待遇是与丁槐看齐地。

    除了允诺的高薪并提前支付之外,丁槐、苏津东两人妻子地工作关系在他们抵达海州之前,就已经分别正式调入城南区文汇中学、城南区益升镇中心小学了,其他随丁槐到海州的技术、管理人员。张恪都让刘明辉负责解决他们的家属调动问题。

    到九五年。万燕公司推出的vcd芯片功能已经不能算是当时最先进的了,数字式视频压缩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c…cube已经研制出比万燕芯片功能更加强大的芯片。张恪与丁槐、刘明辉年前到香港时,就与ube公司地香港总代理科汇公司取得联系,以每片1000港币地价格买回十片芯片用以研究。

    丁槐从香港直接回合肥时。将厚厚的英文说明书随身带着,春节期间就与苏津东闭门在家阅读说明书,尝试编写新地软件,做试验还要海州这边准备条件。

    张恪预想年中就拿出样机,入冬前就上生产线推出第一批样品,择地新建生产研发基地那是不现实的,最简捷的方法就了收购一家电子厂。

    张恪还有心情度年假,还在许思在惠山捅破窗户纸正式发展男女关系,刘明辉地春节就要凄惨得多,年前从香港回到海州立即决定上马影碟机项目之前的一个月里,张恪就调给他两名策划部员工、一名会计师让他负责前期的筹备工作,只是在他们从香港回到海州后才算正式对内部宣布这个计划。目标早就锁定城南区一家名为声达电子的生产卡带式收录机的电子厂,这家电子厂去年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假冒燕舞收录机的品牌给燕舞打假打上门来了。

    声达电子厂属于城南区益隆镇的集体企业,效益一直不好,不仅给燕舞扯到工商局打官司,本身就陷入复杂的三角债务中,年终职工工资都发出来,厂长陈强年三十之前就只能天天在厂子里过夜,原以为正月里会轻松一点,哪里想到刘明辉联络几个声达欠债务的供货商天天到他家静坐讨债,刘明辉则跟益隆镇的镇领导正式讨论收购声达电子厂的事情。

    张恪在省城的时候,刘明辉便将这事大体谈了下来,声达电子厂规模大约就三十亩左右,九四年工业用地的价格压得很低,有些地方也了吸引投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甚至免费批拨工业用地,益隆镇同意由镇政府接手声达电子厂的三角债务,整个电子厂整体出让,作价一百五十万。

    丁槐、苏津东一行四人从合肥乘火车在惠山转乘长途客车抵达海州,张恪与刘明辉、蒋薇在西城饭店给他们接风,打算先安排他们到住处休息。丁槐笑着说:“我们在火车上睡了一天一夜,在长途汽车也无所事事,哪里还有心思再休息?”

    苏津东是第一次见张恪,之前就听丁槐描述过张恪。对一个未曾谋面、只听旁人介绍的员工开出当时很罕见的高薪资,这样的老板要不是那种头脑容易发热的类型,就是气魄极大的人物,似乎这两种人很分辨清楚。要不是张恪已经将九五年这一年十五万的薪水打进他的私人账户,苏津东只怕不会跟丁槐过来凑这个热闹。

    苏津东九四年在万燕的年薪是四万,在合肥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工作,就算为了张恪已经付给他的十五万,到海州来浪费一年的时间又何妨?苏津东离开合肥时就是这么想的,他甚至不想将妻子的工作匆忙调到海州去,但是海州这边这么热情,他也不便拒绝。

    抵达海州之后的第一面,张恪给苏津东的印象很不错。

    张恪见丁槐不想浪费时间到给他们安排的新住处先看一眼,便让刘明辉安排车子直接到益隆镇声达电子厂去,能不能定下声达电子厂,关键要听丁槐、苏津东的意见。张恪陪丁槐、苏津东坐奥迪,刘明辉、蒋薇陪其他两名工程师坐福特,出西城饭店就直奔东南郊、象山往南两公里处的益隆镇。

    张恪个人很满意将厂子选择在益隆镇,益隆镇北片与象山森林保护区相连,也有大片保护林地,海州市境内最大的水系小江流经益隆镇的西南,自然风貌完好,东南片的工业园区与开发区相连,用不了多久,益隆镇也将划入开发区。不过张恪的心中,益隆镇更适合发展人群居住的新城,而事实上,海州市几年后为了片面追救经济增长,竟然将这一片好地规划为重污染的化工园区。

    这大概是海州市政府历年来做出的,可以与将沙田全部拆除重建并论的混帐事之一。

    可以的话,张恪当然会极力阻止这样的事情再度发生。

    车子绕过象山时,丁槐也禁不住笑着说:“厂子能选在这附近,我倒有百分五十的心动了。”

    张恪笑着说:“做技术也不全都是非常理性的人……”

    声达电子厂这边接到电话之后,除了原厂长陈强之外,还有一名副镇长在厂子等张恪他们过来。八七年成立的声达电子厂,开始两三年还红火一段时间,收录机技术虽然在电子领域这颗大树上只算算很小一片叶子,而且在影碟机华丽登场之后很快就会枯黄,也不是说不需要技术积累。没有正规院校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连一名大学生都没有,就靠着几个电子专业的中专生,能将声达电子厂维持下来,陈强也不容易。

    丁槐、苏津东在声达电子厂三十亩地仔细的转了好几圈,除了问陈强一些细节问题,一直都不表态,张恪更不会主动乱说话,益隆镇那名副镇长多少有些领导脾气,缺乏耐性,他那被酒色淘空的身体又明显比不上张恪他们有体力,在厂子走了两圈,耗去两三个小时,他见张恪他们还没有意向性的说法,就着恼的躲到办公室歇着去了。

    一直到天黑,苏津东、丁槐才向张恪表明他们的看法:“还行,可以全盘接受下来,特别是电子厂的几名技术员还能帮上忙。”

    第三篇 启航

    第一百三十八章 跳梁小丑

    有苏津东、丁槐的意见,张恪才最终下决心先将声达电子厂买下来,作为影碟机项目前期筹备工作所必备的基地,说实话益隆镇政府的开价并不高,大概是他们去年惹上麻烦急于摆脱的缘故。

    张恪与刘明辉、蒋薇、苏津东讨论了一会儿,就回到厂前区的办公楼,跟那个副镇长表示他们接受益隆镇开出的条件。张恪他们没有压价,那个副镇长相当意外,脸色郁郁的,有些难看,张恪让刘明辉代表公司留下来邀请益隆镇领导吃饭,他与蒋薇、丁槐、苏津东他们先回市区。

    给苏津东他们在四凤桥东首的城建宾馆里包了套间,晚饭之前,先陪他们到房间看了一下,张恪对苏津东说:“前期条件比较艰苦,暂时只能住宾馆,等你们的家人过来之后,公司再帮你们租房子,另外,公司目前只能调一辆商务车接送你们上下班……”

    苏津东对张恪还不熟悉,倒是真切感受到他的热情,说道:“方便的话,能不能帮我们在益隆镇上找住房,离厂子越近越好,老丁是那种一有工作就忘家的人,住的地方连厂子近一些,他还能坚持回家睡觉,不需要将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