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0 部分

能力,刘闻涛当然喜欢,甚至考察着要不要将他纳为亲信使用——刘闻涛在海州最紧急的就是没有亲信。没有亲信、没有爪牙,对海州的情况摸不到底,就算他老子是军委主席,他到海州一样会被架空。

    对肖朝贵这些人来说,之前不受唐学谦一系官员的亲近,心里存在的怨恨也不是一点半点,投靠新市委书记总不会有更多的损失,说不定还能走上一条飞黄腾达的捷径,对他们这些人来说,还能有更多的选择不成?

    晚宴之后的余兴节目倒是没有集体进行,葛建德给林雪使了眼色,就偷偷先溜回房间,想必有林雪这般容貌的风尘女子也少,再说林雪在床上的风s劲,也不是随随便便哪个风尘女子能及上的。

    葛建德在房间里等到片刻,有人敲门,情急心切的打开门,要伸手去抓那丰莹洁白的手腕,手递出去一半,才看见站在眼前的漂亮女人是池佐秀藏的秘书。

    池佐秀藏的秘书也给葛建德惊急伸出的手吓了一跳,身子往后退了一步,说道:“池佐让我过来问葛总有没有空?”

    “哦,是你啊,池佐先生找我有什么事情?”葛建德面无改色的收回手,他不清楚池佐秀藏这时候找他有什么事情,他再情热心切想与林雪做好事,也不能将池佐秀藏丢到一旁。这时他的助理听到动静从隔壁的房间里探出头,葛建德让他的助理跟池佐秀藏的秘书在过道里等着,回房间给林雪挂了个电话,就跟着去池佐秀藏的房间。

    文山饭店建于六十年代,设施能够更换,但是居室狭小的格局却无法改变,这边安排池佐秀藏入住的是文山饭店最高档的套房,但也远远无法跟真正的豪华套间相比,不过夜里能远眺夜色下的湖水,倒是能稍弥补一二。

    池佐秀藏的房间里,除了nec中国区总裁中村裕之外,就没有其他人了。

    “池佐先生找我过来,有什么事情?”葛建德疑惑的问道。

    “葛先生对今日的锦湖有什么看法?”池佐秀藏请葛建德一起坐下,一本正经的问他。

    葛建德不知池佐秀藏的用意,但是他不能否认,锦湖加诸在他身上的压力还是异常明显的。

    组建后的华夏电子年营业收入将突破二百五十亿,在国内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也将毫无争议的占据电子产业百强榜的首位,九八年,十八亿的年净利在诸多央企中也会分外的显眼与显赫。

    不仅葛建德心里清楚,信息产业部上下都清楚,华夏电子的成绩在锦湖面前将变得黯然失色。

    见葛建德眼睛里露出疑惑,池佐秀藏说道:“葛先生似乎觉得我们过于重视锦湖了,其实,我们三井从来都不会轻视任何一家潜在的竞争对手,对华夏电子也是十分的尊重……”

    池佐秀藏的话可信可不信,葛建德笑了笑,心里想池佐秀藏或许永远都想不到他与张恪为了三星李健熙家族的那个女人大打出手的惨状都落在林雪的眼里,葛建德见过李馨予两次,也不得不承认如此的尤物是值得去争。

    葛建德对三井财团怀有莫名的畏惧,对任何一桩华夏电子与三井旗下成员企业合作,都视为一次重大的成功,之前华夏nec的晶圆厂项目是如此,共同向科王注资也是如此,他也从来没有去考虑三井财团会感受到锦湖的压力与威胁……池佐秀藏如此的重视锦湖,或许有着更多的私人恩怨吧?葛建德心里是这么想的。

    “葛先生应该很清楚锦湖的经营状况吗?”池佐秀藏问道。

    “谈不上很清楚,”葛建德说道,“锦湖递交给信息产业部的数据只包括旗下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国内及海外销售数据,锦湖下属成员企业、关联企业的关系结构错综复杂——这一点,锦湖倒是在模仿三井,外界也总是搞不明白三井与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不知道池佐先生想知道锦湖哪方面的经营状况?”

    “锦湖元器件部门的经营状况,葛总清楚吗?”池佐秀藏问道。

    具体的情况很难了解,不过也能看出一点端倪来,可以说锦湖在过去一年时间里,成长最迅速的还是旗下的元器件部门,葛建德看了看池佐秀藏,心里想:就算锦湖的元器件部门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这点进步应该不会让三井放在眼里吧?

    一直坐在一旁不吭声的nec中国区总裁中村裕之说道:“葛先生,nec与华夏电子的两次合作仅仅只是开端……不瞒葛先生,在过去一年时间里,中国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取得强劲的增涨,但是在某些领域,日本企业对中国元器件的出口增涨却不是十分明显。”

    中村裕之之前担忧向葛建德泄露底情会让他们处于被动的地位,但是接触了几次就发现葛建德作为华夏电子的管理者,他所关心的还有是他个人的利益,他们当然有能力满足葛建德更多的个人利益要求,有些底细透露给他知道也无妨。

    听中村裕之这么说,葛建德心里想难道是锦湖元器件部门的迅速成长压制了日本对中国的元器件出口?迟疑的抬头看了看中村裕之,问道:“某些领域是指数字手机领域吗?”

    “嗯,”中村裕之点了点头,他与池佐秀藏相望了一眼,又说道,“数字手机技术促进协会的情况,想必葛先生要比我们清楚得多吧。”

    没有十年八年的积累,锦湖想缩短与日本企业间的差距,那无疑是痴心妄想,但是锦湖选择了一条以产品为核心的超越之路,的确让他们感受到一些压力。

    中国的手机市场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呈爆炸性的增涨,日本企业对中国的手机元器件出口虽然也是增涨强劲,但是增长幅度,特别是中低端元器件增涨幅度却在这两个月有明显的回落,这足以引起日本企业的重视了。

    去年年底,锦湖独树一帜的推动数字手机技术促进协会成立时,当时的中国手机市场规模还不到日本的二十分之一,这一个本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因素却给一些平庸的市场分析人员忽略掉了。

    此时,围绕数字手机技术促进协会,在建邺、海州已经初步的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在建邺、海州已经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的核心就是锦湖旗下的元器件部门,这个产业链存在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手机元器件出口在最近两个月增幅大幅的回落。

    第十篇 跨跃 第九百二十六章 三井在行动

    日本电子厂商在全球市场主要考虑来自欧美企业的竞争,在中国市场也是如此。

    池佐秀藏到中国后调整了三井旗下成员企业对中国电子产品市场的渗透策略,这也是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思考所致,除了直接打入中国市场的品牌之外,更多的中低端产品以技术、资本渗透为主,这也能保证电子元器件向中国市场的输入,以此保证日本国内电子产业的利益。

    锦湖与数字手机技术促进协会的存在,使得池佐秀藏的这一策略在数字手机领域遭受极大的阻力。

    根据三井经济研究部门对锦湖的长期观察(这种观察还是池佐秀藏来到中国后他亲自推动才开始的),锦湖旗下爱达集团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上获得的巨额利润以及从与德仪、斯高柏合作中获得的巨额利润,并没有盲目的用于多元化扩张,而是尽可能的投入到研发部门,以保证在技术上能有持续的进步。这一点也让橡树园在中国的研发环境里独树一帜、光彩夺人,除了促进锦湖元器件部门的高速发展之外,还促使锦湖向技术服务供应商迈出关键的步伐——锦湖今年陆续通过数字手机技术促进协会向协会成员企业有偿提供多项重要的手机技术。

    若是任局势这么发展下来,池佐秀藏的渗透策略将在数字手机领域完全的失败,信息技术的通用性很强,这种情况也将向其他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蔓延。

    还有一点让池佐秀藏很担忧:在东芝加盟之后,dp(便携式数字音频播放器p3)阵营迅速壮大。

    虽说ipyer是锦湖专有的注册商标,但是市场似乎习惯将便携式d播放器称之为ipyer了,就像人家习惯将便携式磁带播放器称为walkan一样,walkan其实是索尼专有的名称。

    “葛先生应该认识这个吧?”池佐秀藏取出一枚东芝最新产的ipyer,推到葛建德的眼前。

    虽说锦湖没有在国内市场销售ipyer,但是葛建德还是认得的,此时各家推出产品都大同小异,东芝的工业设计似乎还比不上锦湖的精美雅致,他将东芝最新产的ipyer拿在手里,r白色的铝壳机身,只有掌心大小,比国内市场常见的随身听精致小巧,重量也轻盈许多,他拿在手里掂了掂,笑着说:“当然认得,可惜售价太高,而且依赖计算机的普及,完全不适合中国的市场,我倒是很好奇锦湖为什么能开发这款产品来……不知道海外市场的销量如何?”

    “全球市场月出货量到上半年始终没能突破八万件,”池佐秀藏箕直背脊,说道,“但是我昨天刚刚得到一份数据,ipyer九月出货量已经突破二十万件了……”

    “啊!”葛建德微微一惊,才晓得池佐秀藏为什么会如此郑重其事的跟他提及锦湖。

    葛建德并非不学无术之辈。他清楚便携式d在索尼、松下、夏普等多家日本电子巨头地推广下。全球市场的月出货量也不过才六十万件。关键是d九二年就已经商业化生产了。而ipyer今年年初才由锦湖第一家正式投入商业化生产。虽然说造成这一局面地重要因素是d产品技术始终掌握在索尼、松下、夏普等少数日系电子巨头手里没有外流。而锦湖一开始就将ipyer产品技术在全球市场进行广泛地授权。但不可否认地是。ipalyer有成为便携式音响市场主流产品地极大潜力。

    葛建德晓得八月中旬东芝开始推出他们地ipyer产品。没想到东芝加入dp阵营会起这么大地作用。除了东芝以半导体存储技术从锦湖手里换得完整地dp技术之外。也只有锦湖始终掌握着dp地核心技术。也就意味着锦湖拥有一款能撬开全球市场地核心产品。都不用细问九月二十万件地出货量中。锦湖占了多少。这个没有意义。能够肯定地是。在这款产品上。除了东芝之外。没有其他厂商有实力跟锦湖竞争。在市场饱和之前。东芝会与锦湖直接竞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地。也就意味着锦湖有可能籍ipyer建立全球性地品牌形象。

    葛建德没有因此而产生丝毫地自豪感。背脊反而窜出来一股寒气:锦湖真是让人不寒而粟啊。

    池佐秀藏看着葛建德地反应。微微一笑。心里想:果然是对锦湖有着恐惧啊!他身子微微前倾帮葛建德续茶。放下茶壶。又取出东芝最新产地一枚闪存盘。长条形。成年男人中指大小。说道:“这种即时型存储盘。锦湖六月才推出。东芝也是八月中旬才有产品问世。如今业内对这款产品地评价也颇高。都乐观估计将取代软驱在计算机里地应用——”

    真是让人难堪地事实。华夏电子旗下地金长城电脑是制造及分销计算机地企业。在国内排名仅在联想、清华同方及方正之后。葛建德很清楚软驱作为计算机地标准配制,意味着计算机地市场有多大,软驱地市场就有多大。九七年。虽说国内市场地个人电脑销量才突破三百万台。但是全球个人电脑销量接近九千万台。那锦湖推出地这种即时型储存盘地市场潜力到底有多大。也就容易想象了——葛建德真是怀疑池佐秀藏今天是要来狠狠地打击自己。咬着嘴唇。眼睛盯着桌上那枚只有成年人中指大小地闪存盘。没有吭声说什么。

    池佐秀藏微微一叹。又问道:“有件事情。我想请教葛先生……”

    “请说。”

    “锦湖为什么能与印尼陈氏、马氏、何氏家族的关系有如此的亲密?”池佐秀藏眼睛炯然的注视着葛建德。

    “哦,”葛建德知道锦湖在华人资本逃离印尼的过程能够施加影响引起了他人的注意,但是他对背后的内情一无所知,否则他绝不会替锦湖保守这个秘密,即使中央高层也没有多少人知道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内情,他说道,“我也不大清楚,锦湖与马来西亚的郭氏早就有接触,或许通过郭家获得印尼三大华商家族的信任也说不定……”

    池佐秀藏略有些失望,他双手扶着膝盖,坐直身子,说道:“我与中村君计划着要与华夏电子进行全面的战略合作,合作的深度将远远超过中日企业合作的先例——即使在我们国内都要算先进的电子产品技术,我都会考虑推动三井旗下的成员企业,包括nec,向华夏电子转让,使得华夏电子有能力全面的超越锦湖……当然,华夏电子需要什么,不妨先开出单子来。”

    听池佐秀藏这么说,葛建德自然是兴奋异常,没有想到在夜色渐深之时能听到让人如此亢奋的消息,他心里却想:池佐秀藏这家伙到底是给女色迷住的心窍,想起李馨予的绝世容颜,的确能让池佐秀藏对张恪深怀怨恨。

    又谈了片刻,葛建德告辞离去,池佐秀藏的秘书走过来将葛建德的茶杯撤掉。

    中村裕之自顾自的续茶,饮了一口,说道:“他却是什么都不清楚,在日本,他是没有资格管理这么大的企业的。”

    “你在中国这么多年,难道不知道在中国做人比做事更重要?”池佐秀藏嘴角笑着说,只是脸上的忧色未消,“国内的人不是也不相信中国的土壤上能生长出如此强大的企业?”

    中村裕之尴尬的笑了笑,就在上个月池佐秀藏找他来商量对科王注资的事情,他还有所质疑,这时候才发现仅仅对科王此等规模的注资与扶持还远远不够。

    九月初,池佐秀藏看着张恪与李馨予半l着共居一室,当时气炸得恨不能将张恪掐死,正因为心藏怨恨,他才正式的重视起锦湖来,调动三井物产的情报搜索部门调查锦湖的一切,并正式建立对锦湖的长期观察机制——锦湖在三井物产内部享受的可是财团一样的待遇。

    对锦湖研究越深,池佐秀藏越发的感觉到锦湖的不简单。就在他还借着极为有限的资料研究锦湖商事的架构与经营目标之时,他获知锦湖商事将实际主导新亭东山岛建港这一超大型工程项目,而且锦湖商事在中国新组建的、以整合中国境内稀散金属资源为主要目的华稀矿业中持股12%的事实,都让池佐秀藏感觉到锦湖从今年五六月之后跨出的这几步极具野心——锦湖的野心将严重影响到三井在中国的利益,可能还不仅仅局限于中国。

    三井对中国经济渗透整二十年,虽说之前三井的资本、技术输出主要目的地是东南亚,但是亚洲金融危机,使得三井在东南亚蒙受了很大的损失,痛定思痛,今后将中国作为资本与技术输出的主要目的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任锦湖以如此的格局发展下去,绝对会妨碍到三井在华的利益。

    在锦湖的野心背后,是东南亚华商资本的坚定支持,这也是池佐秀藏这几天百思不得其解的,从葛建德那里也得不到答案。当然锦湖旗下消费类电子产品业务的前景同样令池佐秀藏心惊,九月份ipyeru市场的月销售量突然高涨,似乎已经预示着锦湖的根基会越扎越深,池佐秀藏就在拿到ipyer九月份在全球市场的出货数据之后,就清醒的认识到:三井在中国必须有更多的、更明确的针对锦湖的布局,他首先要拉拢三井旗下成员企业在中国的高层来支持他的计划——这不仅仅是私人恩怨——华夏电子、科王自然也成了他计划中的一环。

    张恪不会管“百城百店”计划的细节,夜里他跟叶建斌陪同宋培明、陆溢光等人一起吃饭,吃过饭又到锦湖新城的建设工地参观,他并不清楚池佐秀藏此时就已经如此认真的针对锦湖在行动了。

    陆溢光可以说是海州的三朝元老了,从丁向山担任海州市委书记时他就担任副书记,一直到周富明、唐学谦相继走上市委书记的岗位,他都没有机会扶正,说起来他也是受到丁向山案的牵累,周富明在丁向山案发前的关头推了一把,丝毫未受影响。

    张恪不清楚陆溢光心里有没有怨恨,但是他相信陆溢光能看得清形势的。再说省里安排陆溢光兼任市人大主任,也是对他的补偿,小叔与陆溢光的关系相当不错,之前只能说是泛泛之交,不过九四年夏天之后,关系也是理所当然的密切起来,张恪难得回趟海州,有机会与陆溢光亲近,还是要亲近一下的——疏远容易滋生怨气。

    “夜里不住在海州?”宋培明问张恪。

    “我跟叶哥都是能熬夜不能起早的人,”张恪笑着说,“与其明天起早过江去新亭,还不如夜里过江去新亭,上午谈事情才会不慌不忙,不用整天都打瞌睡。”

    “那陆书记先回去休息吧,我送张恪他们去渡口。”宋培明说道。

    “我也是能熬夜的人,一起送到渡口……”陆溢光说道,按说他与唐学谦、张知行平辈相交,但是啊,如今的锦湖要抬头仰视才行,去渡口送行实在算不了什么。

    风平浪静,益隆镇南的渡口夜里也照常通行,夜里要过江的车辆不多,上了渡轮就直接过江,没有排队等候,二十分钟就已经到新亭北面的北霞县,新亭市委书记窦唯涛、常务副市长陶书艺就在北霞县这边的渡口迎接他们——新亭常务副市长陶书艺之前就在北霞县担任县委书记,窦唯涛与陶书艺在北霞渡过口接人,自然也惊动了北霞县委县政府的党政领导班子——张知非与梁军人在新亭,他们本来不用到渡口来接张恪、叶建斌,但是窦唯涛、陶书艺都赶过来,他们也不能不陪同。

    第十篇 跨跃 第九百二十七章 贵人初临

    前尘往世里,张恪由于工作的关系,对新亭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