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的脊梁 > 第一百五十一章 李道远的提醒

第一百五十一章 李道远的提醒

些牛羊贩卖给那些贵人们享用或者直接宰杀在各地贩卖。

    银钱,烈酒,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网络把蜀中地区的汉人和边藏的牧民变得友好起来,劫掠已经很久没有发生了。铜钱是换取不到烈酒的,只有牛羊。大明人根本就不需要铜钱,他们只需要牛羊!所以战斗就开始了。当自家的牛羊正在源源不断的减少的时候为了继续过上美丽的生活他们举起了屠刀砍向了同胞!

    有了第一个敢举起屠刀的人就有第二个,短短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一些小贵族已经被杀死了好几个。是他们朋友或者兄弟下手了,在他们一起品尝美酒的时候!

    而杨铭却在柳寒月的服侍下刚刚吃完了午饭。院试最重策论,他必须再次温习,大比已经迫在眉睫了,虽然他并不担心自己会落榜,但是整个京城里充满着浓郁的考试气息还是让他不得不认真对待!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杨铭一篇篇看着李道远当日送于自己的策论文章,这是宋嘉祐二年(苏轼应礼部试的试卷。主考官欧阳修以为它脱尽五代宋初以来的浮靡艰涩之风,十分赏识,曾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

    他答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他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之所以这道策论能让李道远看中而纪律于心得之中最根本的原因便是如今已经悄悄开始兴盛起来的王阳明的心学!心学与理学不同,理学的中心思想就是让大家都成为谦谦君子,如有大爱,礼为万法之本!而心学的中心思想确实学以致用,如同后世的素质教育一般不仅要学会并且要在实践中来思考!而这篇文章之所以能被欧阳修看中的主要原因便是当时欧阳修也提出了一个观点。

    言必有出!

    意思就是说的话必须是曾经的圣贤所说过的,做事也是如此必须要与圣贤相符!如今大明朝依旧是理学的天下,这心学的学说却不是主流,李道远就是要以这篇文章来告诫杨铭,言出必有礼(理)!这礼便是礼法,也是理学!

    杨铭深入其中,他原本还有些想要将后世的一些学说融入院试之中,看了这篇文章不禁惊出一头冷汗!如果自己冒然答题那么自己会不会成为一个理学大家眼中的异类?

    ps:今日第二更送上!月票一张都没有,能不能实现0的突破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