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变 > 第一百六十章 君子不器

第一百六十章 君子不器

太平。

    记不得这是谁先这么拍我平国夫人马屁的,说不准,我也拍过。

    说真的,我对银铃一直有着十二分的信心,所以对自己就只剩八分了。

    陪着母亲说话,直到父亲让我回去休息,说明日皇上要田猎,我必需随行。再叮嘱几句明日的着装之类,便打发我回去了。

    看夜sè还早,想着今日回去确实什么事情都没有了,便去寻些故人。看看我的交待是否有人正在遵守,执行情况如何。

    平乐观南数里有一处离馆,原来就是归以前乐府(汉武帝时设立)使用的地方,据说由于里面也常驻几个乐工,她们到这里倒也能很方便住下。

    那里丘陵之间有一块不大不小的水池,楼台临水背山而建,稍远外围有哨位篱笆,简单地在路边隔出一方天地。

    我原本以为他们休息了,正准备走,忽然又听到了熟悉的琴声,便转了进去。

    看到通往馆舍路边有一匹骏马悠闲地吃着草,记得是秦校尉的那匹。在哨位外询问,说秦校尉刚进去不久,还说他最近天天都来,今日却晚了很多。随即下马,松开缰绳,将马也散放此园中,慢慢一个人走过去。琴声短短续续,像是有意为之,似乎在考较其中乐律。不算很远处有些乐工在山间幽径很专注地在谈着什么,时不时也有乐器声传来。还好,无人注意到我的来临,所以也没有谁来和我搭讪,甚而她都没有出现。

    不过我的马却一路跟着我,我还以为我和它这几日处出了感情,舍不得离开我。想让它不用这样跟着我,自己去放松放松就行,为此我还松了它的马嚼子,马肚带。可是它就是一路跟着我,甚至有阵让我有些感动。

    不过,感动的感觉很快消失,时间精确到我们一起路过秦校尉的马,然后就我一个人经过。

    看着两匹马头靠在一起,似乎很亲昵,然后忽然一齐跑开。我忽然开始感到我是不是不过去更好。

    而且,她也在这里,今日我来这里可能更不好。

    停下来时,离馆舍已经很近,能听到窗内人轻轻地说话。听声音,像是那位任姑娘演奏一段,便请秦校尉提出看法。秦校尉听一段,便提一处意见。比如此处跳得过快,难于理解其中深意;那里一段过于华丽,似乎有些luàn;或者此处意味本是很好,但是宛若太过得意,谱得有些繁复。

    我原本以为最后一句会得罪人,确实他说过后,那边女孩子半天没有说话。

    我觉得校尉该说些什么的时候,那女孩子却豁然开朗且愉悦的“啊”的一声,随即便听到一段同样令人感觉身心愉悦且豁然开朗的琴乐。

    她向他表示感谢,同时抱歉,说自己琢磨寻思的时候常忘了周围还有什么人,还有什么事情。让校尉久等了。

    秦校尉似乎什么都没有说,至少我听不清楚前面的。只是最后说太晚了,怕打扰姑娘休息,先行告退了。任姑娘忽然迟疑地提出,能否再琴笛合奏一曲。

    乐声中,我离开了,没有去打任何招呼。

    我悄悄地走,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挥衣袖,轻声呼唤,进而继续呼唤,挥舞衣袖,却依然召唤不回我的马来。

    约莫半刻后,乐声未停,但是我却无心继续欣赏了。牵着马离开,走之前,叮嘱哨卫,不得说我来过,尤其不得泄lu刚才院中发生的事情。

    二守门鸟贼窃笑,险些导致血案发生,至少我的手已经不自觉在枪杆上摩挲了几下。他们感受到了一些压力,努力冰住面庞,但还是常有吃吃的声音出来。

    在路上,我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马的精神,对我的坐骑进行了严肃的教育批评。鉴于其全身皆黑,我命名其为小黑,组织关系归为小白的表弟。

    小黑小朋友在今晚的行动过程中彻底无组织无纪律,完全没有体现大汉骏马一贯优良的精神风貌。缺乏自制,疏于礼仪,与别马luàn搞雌雄关系,严重妨碍观瞻,造成极恶劣的社会影响。应好好反省,劳动改造,争取洗心革面,重新做马。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小黑一直低头沉默不语。鉴于态度良好,批斗大会旋即闭幕。

    回去的时候似乎夜很深了,我的屋边附近好几间都黑了灯。幸好牵着一匹比我还疲劳的马,让shi卫们不要作声,一路轻轻地径直去了马厩拴好,都没有出什么声音。

    推开自己的屋子,居然还有人等我。

    哦,秋鸾啊,怎么还没有休息?

    今日轮着我晚上服shi您和夫人就寝。

    呃……不是前日晚上就是你么?晚上就两个人轮班?

    哦,前日那日您和夫人才回来。姐妹们跟着都一路奔bo,我怕她们都累了。那几日,就我一直没什么事情,所以,我就让她们歇息了。

    嗯,好,秋鸾是个好姑娘……哈哈,你既然叫宋和大哥了,也叫我大哥吧。

    秋鸾不敢……敢问越侯……夫人呢?怎么没有见着?

    哦,平国夫人被我姐姐妹妹留住了,今日就我一个人睡了。秋鸾啊,你可知道我穿来的盔甲放哪里了么?明日我需穿着。

    哦,奴婢者就给您取来!

    不用不用,那盔甲非常沉重。告诉在哪里,我自己去取就是了。

    片刻,在她带路下,搬来盔甲。仔细检查了一番,各部件齐备,似乎还擦拭干净了,显得一尘不染。心中安定,想来无事,便要睡了。

    秋鸾,你去歇息吧!这不需你了。

    今日夫人不在,就让奴婢服shi侯爷宽衣吧。

    心里似乎忽然有些触动,我不是个笨蛋,但是我也绝不是个糊涂蛋。

    唔,不必了,去歇息吧!我还需看一会儿东西,掌个灯放在案上,汝便去吧!

    是……侯爷。

    我不是块冷冰冰的木头,所以我冲着持灯过来的她笑了笑:辛苦你了,多谢!

    我也不是个热腾腾烧得旺旺的火炉子,所以我和她最后叮嘱一句,把其他灯熄了,别làng费灯油。思念夫人时,一盏灯就够了。

    她走后没有多久,我就吹灯睡了。一是确实有些累,二是周围也没有什么可看之书。那些一直堆放着的竹简看了前面的一句起头的话,合上便能立刻背出后面的。似乎今日忽然发现,若是用心读了很多遍,甚而能达到做着梦都能再读上很多次的话,原来背书会变得这么容易。

    但这日远不如往常好睡着,常抚着身边枕头发现银铃不在,兀然惊醒。终于想起银铃今夜是不会回来的,才怅然若失地躺下,再慢慢入睡。

    正因如此,我能知道更多事情,有人曾来看望我,而后喟然离去。

    翌日清晨,我只带陪同身边。宋与徐大人乘车跟随我这个越侯舆驾,并与其他人的车驾一起在外围休息。今日就让他们和各诸侯的文臣随便攀谈就是了,要比跟我们进去快活很多。

    所谓田猎,说白了,就是圈出一块范围,将动物赶入其中,让皇上及重权贵们像在田里收割麦子般打猎。

    今天不是什么好玩的游园日子。这种事情需要身体强健者,比如和我的坐骑。今日小黑小朋友完全恢复了生机,趾高气昂地载着我前往田猎之所。我注意到其到田猎场所的不良企图,赶紧拉着它到了父亲身边立住,不允许其前往秦侯驻地。必须承认,小黑小朋友有些闹情绪。

    所以,即便需离开马去向皇上叩拜,也一定着实把缰绳交到手里,同时把也托付给小黑,还须再三叮嘱这两位小朋友不得luàn动,都在下面等我号令。

    要说穿着一身盔甲,还真能压住这孩子的一份好奇,没有给我到处luàn跑luàn动。他这身还是越国带过来的,宋特地在越国提醒了他。他不喜欢这沉沉的一大套,这个方面与我有共通之处。不过他照了铜镜,觉得样子不错,所以还能接受;在这点上,似乎也和我一样。天气暖洋洋的,加上还要等着这种种仪仗层层摆开,候着那道道繁文缛节依次走过场;虽然鼓乐齐鸣,马嘶犬吠,我骑着马伺候其下仍然想睡觉。老师似乎能预知到这个事情,还让子涉特地皮笑rou不笑地以巡视礼节之名路过我这边时,点醒我一句。

    幸好父亲还以为子涉在开玩笑,也跟着取笑,说我当年一定在书院很惫懒。我自然解释有些东西在家里银铃已经教给我了,听到同样内容的时候难免有些犯困。父亲说这事也当多大光荣似的,还让我别再提了。

    待得皇上取出弓前,一大群受惊的鹿和兔子在众人熟练的喧嚣以及犬台宫牵来的大批恶犬的吠叫声中的被赶入田猎场中。皇上也不消瞄准,只要朝那一大群中用力随便shè一支,肯定会有某只倒霉的中箭倒地。换做我,估计一箭过去能shè一串。不过看着这一大群惊恐万状的小动物,实在提不起精神,也毫无兴趣。相比较而言,那些犬台宫来狗我还更有兴趣对付。此外还有些担心我的银铃,我知道她怕狗。不过似乎伊人没有在场中,问过父亲,父亲答道在外面陪着母亲姐姐他们。但我看见了子实身边的周yu,狗吠声大的时候,她也有些紧张,看着动作就知道她想往子实身后躲。倒是子实握了握她的手,仿佛手握上了,周yu就安定了许多,不过还是对下面这几十条畜牲有些抵触。其实不仅她,很多马包括小黑都有此种情绪。

    不过皇上情绪还不错,使短弓shè了好几箭。群臣皆欢呼,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宦官拎着几只小鹿回来的时候,我却在琢磨长弓短弓之优劣。

    短弓的箭速令我吃惊地快,但是感觉箭入却很浅;我的长弓箭速似乎是要慢一些,反倒箭入很深。我记得小时候抛石头的事情——其实也就是几年前。用力要大,石头抛快了,才能扔得远;力小,出速慢的时候铁定丢得近。比如没抓得住而脱手的——就是说没有力,没有出速的——就能比较准确地砸中脚。这样来说,短弓速度快,应该力就大,shè得远。可是谁都知道长弓力大shè得远,短弓力小shè得近。

    忽然想起那日手绰箭的时候手上的感觉,似乎箭在手中会不停拧动震颤。难道就是这个带来的差异?

    大皇子被诏命shè之,我就是听到欢呼声才醒转过来的。据说是第三箭才shè中的,但是所有人包括我们都附和着叫好。大皇子亦很是兴奋,在台上蹦蹦跳跳,呼叫着让太监们赶紧把他的战利品拿过来。

    看到大皇子这个样子,皇上显出有些不满意,没有让他继续,就命二皇子去shè。

    二皇子等太监们拎着一只小鹿回来,才张弓搭箭。未想,shè了三箭都chā在鹿群前面的地上,仿佛是力气确实有些不够;只能转头跪拜,说自己年幼张不全弓,求父皇恕罪。

    皇上却没有任何见责,只呵呵笑道协儿得赶紧长大。

    可我看得仔细,二皇子瞄的有问题,在这个距离上他显然瞄低了。是他故意如此还是确实不会瞄这个距离上的物事,这我就不知道了。

    兔子们很狡猾,这日就几只小鹿遭了殃。皇上忽然发话,说这个时节,应顺应天时,不宜大肆田猎,而且在太学之中已经见识了众人shè技,便让人驱散了鹿群兔群。我想它们和我一样开心,或者反过来说也一样。

    不过活动还未结束,皇上居然又想看我们比较马上厮杀之技。

    皇上显然还记得些旧事,直接叫出奉先兄立于场中,问谁可与之一搏。

    我感到自己有不可推卸责任,当年便是我和奉先兄装模作样打过的。看着一时无人出来,只得硬着头皮,直接tg抢拍马出来,表示愿意再打一阵。显然小黑比我更积极,立刻蹦跶出来,须得我把它的方向带正,明确提醒它,我不是带它去相亲,而是去打架的。显然的是,小黑似乎会错意了,并更加明确地表示自己对另一匹公马完全不感兴趣。

    而我则忐忑不安地等待皇上的批准。

    皇上竟然不许,说上次看我们开打时还tg精彩,看多了便觉无聊。二人无尽缠斗,最后归于打铁,还乐此不疲,无甚好看。忽然皇后似乎在旁轻声说了两句,皇上便立刻补充道我新伤初愈,怕厮杀扯坏伤口,便让我歇着了。接着便问其他人可有人愿出来挑战燕国大将军。

    我真想长出一口气,暗道:谢天谢地。不过场面上,我得表现得似乎很失望,并很不情愿地把更不情愿地小黑小朋友押送回去。

    我终于可以安享清闲了。奉先兄强我太多,若不是上次故意让我,几招之内,我谢智就该趴地上了。这次人多,又靠得如此近,虽然我确信奉先兄还会让我,但还是怕被看出端倪来,终究是不上去最好。

    所以,我乖乖地回到父亲身边。趁着鼓声大作,似乎有人开始上去找不痛快的时候,随口问问父亲,我们这一族之由来。

    结果有些让我大吃一惊。我谢氏一支系出炎帝之后,孤竹国伯夷(就是和弟弟叔齐互相让国,然后一齐不食周粟而亡的那位,本书前面提过)之后。周成王封伯夷之后裔为申侯,自是有申姓。原本还有一个谢国,为黄帝支裔,任姓,宣王时为楚灭,留于此地者,还保任姓,迁出者为不忘故国,皆姓谢,亦为一支;宣王召公(召康公虎)助我族筑宫室于原谢国之地,谢水之畔,赐谢国,都谢城。后此脉有爵者姓申,无爵者姓谢。更有匈奴,鲜卑,羌人归汉者,因其谈必言shè,故入籍之时亦姓谢,此第三支。注2

    而我家这一支便是一直保持着爵位的一支。我只能说儿子暂时还没法以申为姓了,对不住我这一系祖宗。父亲倒看得开,说反正是他亲儿子,还正好姓谢;失散亦不落他人宗裔,这已经是老天莫大的眷顾了。

    这边场内已经欢呼叹息声几起几落了。情况与我想得差不多:基本上不消几个回合,大多都是武器被打飞;也有躲闪躲大了,摔下马的。

    其实,如果真打,我上去和他们情况应该差不多。不过显然奉先兄会给我放水,而不会给这些年轻气盛,上来就愣头愣脑luàn咋呼的诸侯家的小将们什么好脸sè。不远外,袁氏兄弟都有些不开心,一个似乎说自己的四员上将但有一个在,也不至于如此。他身边一个脸sè铁青,但是低着头的将领似乎就是那天替袁本初shè的将领,看那样子,像是刚被人把áo理顺了一般。袁术直接骂起纪灵,说他不中用,平日在随国好像天下无敌的样子,碰上吕布就蔫掉了。我忽然注意到下手远处,韩馥看着袁绍那里在冷笑,因为其他人要么看着场内,要么和底下人窃窃si语,就这个人表qg动作有些怪。

    不过显然和我关注的目标不一样,他在旁有些看呆了,手中叉也在作势微微摆动,仿佛他也在厮杀般。他没有提出上去试试,估计他自己也能感觉到差距明显,可能他还能念着我,不想上去丢我的脸。

    “难道真的只有我那平安风云侯儿能与燕大将军一战?”皇上似乎忽然很得意。

    忽太尉张温报说骑都尉杨奉曾提到在路上,风云侯与骠骑将军打过一场,众羽林骑皆见之。据称精彩之极,堪堪一个平手。既然越侯tui部有伤,不如请骠骑将军与之战。

    皇上连声称妙。便命身边下面不远shi立的子实兄前去迎战。

    子实却拜倒启奏,称燕大将军已连战八场,此时若战,恐占体力之便。望各诸侯再出四员骁将,一一与自己战过,再行决战,是为公允。

    皇上击掌称好,我心中亦击掌称好。

    子实兄与我相若,或强于我些,但是决计不是奉先兄对手。不若先寻一些软tui子战上四场,若能胜之,即便与奉先兄那场败了,也与那十二个人不同了。而且,刚刚战完那四人,所有人都知道子实兄气力决计要比歇息一阵的奉先兄差了,即便败了,这场面上也不会难看。

    上来凑这热闹的倒似乎真都不是软脚的。但是,他们都比较“轻松”地输了。

    于是众人喝彩,但我却能记住这四家,因为这四场绝对都是假打。要说师父教我那套,其他没有长什么太多本事,但定睛一看,就知道速度力道。

    我只能怀疑这四家的意图:都故意卖破绽给子实,定是希望子实能以后也能卖他们个面子,要说子实兄这段时间可爬得比我快多了。

    尤其当第四位上之前,孙坚大人与这位耳语了片刻之后,我更能确信自己的怀疑没有错。

    当所有其他人的议论都停下来,鼓声忽然又起的时候,一场决战还是开始了。

    不过,我猜这场也是假的。

    但我还是很感兴趣他们将如何把这场戏演下去。

    注1:上述很多有关政理的古文都出自论语,包括本章题目,凡不明其理者,可往而搜之。

    注2:转载一下谢氏传说中的祖先的名字和世系,不少家谱都有记载,其间虽存在一些差别但大同小异。(可以在网上搜到,因为比较长,未免多费大家钱,请参看设定里的转载)

    八世祖考榆罔公,在位五十五年。蚩尤作luàn,禅位黄帝,降为侯。妣伊耆氏,子帝柱。

    九世祖考帝柱公,因父降为列侯,分封丁洛,世袭其职。妣伊耆氏,子庆甲。

    十世祖考庆甲公,妣陈张氏,一作陈绛氏,子戏。

    十一世祖考戏公,妣有邰氏,子器。

    十二世祖考器公,妣风氏,子祝融。

    十三世祖考祝融公,相黄帝而治天下,辩乎南方。妣挚氏,子垂。

    十四世祖考垂公,妣蜀山氏,子伯益、伯夷。

    十五世祖考伯益公,舜命为虞,佐禹治水有功,禹崩以天下授之,公不受,乃避居箕山之阳。妣虞氏,一作有娥氏,子若木。

    十六世祖考若木公,妣石费氏,子费昌。

    十七世祖考费昌公,妣祝绛氏,子房。

    十八世祖考房公,妣视山氏,一作蜀山氏,子仁昌。

    十九世祖考仁昌公,一作仁公。妣有娥氏,一作娥氏,子天英。

    二十世祖考天英公,妣蜀山氏,子硅。

    二十一世祖考硅公,妣扈氏,一作有扈氏,子敏。

    二十二世祖考敏公,妣嫩訾氏,一作(女取)紫氏,子豹。

    二十三世祖考豹公,妣鬼方氏,子谦。

    二十四世祖考谦公,妣有扈氏,一作扈氏,子澄。

    二十五世祖考澄公,妣挚氏,子晔。

    二十六世祖考晔公,妣风氏,子宇。

    二十七世祖考宇公,妣己氏,子清。

    二十八世祖考清公,妣伊耆氏,子宝。

    二十九世祖考宝公,妣鬼方氏,子宽。

    三十世祖考宽公,妣有娥氏,一作娥氏,子典。

    三十一世祖考典公,一作兴公。妣有娇氏,一作蟜子明。

    三十二世祖考明公,妣有娇氏,一作蟜氏,子车。

    三十三世祖考车公,妣宝惠氏、一作实费氏,子能。

    三十四世祖考能公,妣蜀山氏,子宏。

    三十五世祖考宏公,妣宝惠氏,一作实费氏,子瑞。

    三十六世祖考瑞公,妣风氏,子倚。

    三十七世祖考倚公,妣宝惠氏,一作实费氏,子拜。

    三十八世祖考拜公,妣有娥氏,一作娥氏,子世长。

    三十九世祖考世长公,妣景仆氏,子恭。

    四十世祖考恭公,妣鬼方氏,子祥若。

    四十一世祖考祥若公,妣有邰氏,一作邵氏,子范。

    四十二世祖考范公,妣陈绛氏,子箨。

    四十三世祖考箨公,妣有娇氏,一作娇氏,子安世。

    四十四世祖考安世公,妣伊耆氏,子忠贞。

    四十五世祖考忠贞公,妣挚氏,子绍良。

    四十六世祖考绍良公,妣风氏,子庵年。

    四十七世祖考庵年公,妣蜀山氏,子卿。

    四十八世祖考卿公,妣景仆氏,子(讠合艹)。

    四十九世祖考(讠合艹)公,妣风氏,子彦。

    五十世祖考彦公,妣姬氏、鬼方氏,子绥章、筠生绥章,一作绂章。

    五十一世祖考筠生公,一作虺筠公。妣姬氏,子吕尚。

    五十二世祖考吕尚公,字子牙,号飞熊,一称姜太公。年八十遇周文王,相武王而治天下,周尊为师尚父,封齐侯,子孙世袭。妣马氏,子丁、王、年、彦、柯、绍、骆、铎、青、易、尚、其、佐。

    五十三世祖考佐公,封于申。妣景仆氏,子汲。

    五十四世祖考汲公,妣有扈氏,一作扈氏,子陵高。

    五十五世祖考陵高公,妣姬氏,子嵩。

    五十六世祖考嵩公,妣温氏,子谋。

    五十七世祖考谋公,一作某公。妣顾氏,子成。

    五十八世祖考成公,妣马氏,子胡。

    五十九世祖考胡公,妣温氏,子献。

    六十世祖考献公,妣有施氏,子宁。

    六十一世祖考宁公,妣顾氏,子恩。

    六十二世祖考恩公,字宏道,妣孟氏,女适周厉王。子诚、申甫。

    六十三世祖诚公,号申伯。辅宣王中兴,宣王赐封于谢,子孙因以为氏,遂为谢氏受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