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问鼎天下 > 第二十一章 保甲兵户始此行

第二十一章 保甲兵户始此行

    南阳郡北接司、豫,南控襄、荆,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若是单从数量上来看,南阳郡驻扎的军队并不少。

    然而这其中有多少能用,可用?或者说,能让刘琮如臂使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且不说郡内各县的郡兵多为豪族私有,便是名义上归太守直属的军队,也多是老弱病残,不堪使用。

    对此,刘琮只能另行招募,重新编练一支郡兵。不过首先要整合原有的各县乡兵,裁汰老弱挑选精壮,非但如此,在那些流民之中也要招募和征兵双管齐下。

    一时间整个南阳郡反对声四起。自有部曲的将领对于刘琮这种抢夺兵源的行为很是恼火,把持各县乡兵的当地豪族也觉得实力受损,流民们就不用说了,这年头战乱频频,好容易有了安生立命的屯田,谁愿意去过刀口舔血朝不保夕的日子?

    重重阻力或明或暗,使得招兵也好,征兵也罢,统统进行的艰难无比。那些被裁下来的老兵们甚至成群结队的到太守府哀告,请求让他们留在军中好有一条活路。

    一边是精壮汉子被豪族藏在庄园里务农,一边是老弱病残赖在军队里不肯离开。刘琮看着面有愧色的王粲,笑容里已经带出几分杀气:“好,既然不给我面子,那就别怪我不给他们面子!”

    “公子意欲何为?”王粲这些天因为此事弄的很是焦头烂额,听了刘琮所言,忙抬头问道。

    刘琮冷笑,问道:“裁汰老弱如何安置,你当初也参与拟订了,是咱们安置的不合理,抑或是他们真的那么喜欢当兵?离了军队便没法活了?”

    被这么一问,王粲立即清醒了许多,之前隐隐约约想到的疑点,再次涌上心头,他不由问道:“公子的意思,是有人欺上瞒下,故意惹出这些是非?”

    “哼,有些人只顾着自家那一亩三分地,其心可诛!”刘琮转而对司马芝说道:“这件事,我想请子华来处理,可好?”

    司马芝没想到刘琮会点自己的将,不过他一愣之后还是回道:“子华不才,愿为公子分忧。只是此事牵涉甚广,如何处理还需公子言明。”

    “就事论事,广为宣讲。”刘琮心中早有决断,当下斩钉截铁地说道:“有敢妖言惑众者,斩!有敢聚众闹事者,斩!有敢欺上瞒下者斩!”

    连着三个斩字,让王粲脊背发凉,他犹豫了一下,对刘琮说道:“如此一来,会不会激起变乱?”

    “就那些小土豪?”刘琮不屑嗤笑道:“借他们三个胆子,看敢不敢跟我来硬的?乱世当用重典,子华以为如何?”

    司马芝冷静的点头道:“当此时,的确应当如此。”

    “除了杀人,咱们还要厚赏。”刘琮微微一笑,对司马芝的表现很是满意:“首献私兵者,免其一年赋税;各县首批裁汰者,赏田地耕牛,无妻者官府择寡妇等配偶;各县首批招募士卒,赏钱粮田地!”

    王粲听了补充道:“是否应限定个日期或者数量?”

    “这些细节你们商量着办吧。”刘琮一挥手,自信满满:“我就不信,还治不了这些称霸乡里的小土豪了!”

    果然,这些措施落实以后,特别是新野某个拥寨自保的张姓大族,因武力对抗而被甘宁率部攻破坞堡,全家几乎灭门之后,原本困难重重的清兵招兵之事,立即变的顺当许多。

    到了十月底,刘琮已有了三千南阳兵。这可不是那些早上扛着农具下地,晌午后端着长矛挥舞两下就算当兵的郡兵。这些人可谓百里挑一,大多是十八岁到二十二岁的青年,身高普遍在七尺左右,而且多是农户子弟,吃得了苦,又比较听话。刘琮相信,只要勤加训练,再经历过几次战斗磨练,就将是一支精兵。

    训练的事情,刘琮交给了魏延,而甘宁所部,也扩充到两千人左右,兵员素质与刘琮的南阳兵相差仿佛,只是来源多是从流民中选拔而来。

    有了这五千职业军队,刘琮总算是稍稍放心了些。

    如果仅仅是据守南阳以自保,这五千人也许就够了。可是刘琮的野心不止于此,别说争霸天下,就是保住荆州,这点人也不够看。

    所以在招兵的同时,刘琮对整个南阳的户籍制度开始大刀阔斧的改变。

    当然现在的说法不叫户籍,而叫做户版、名籍、名数等等。无论什么时候,籍册都是很重要的东西,这是国家政权统治的终极体现,也是治理民众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当初刘邦的军队进了咸阳,其他人都争夺珠宝黄金,唯有萧何跑到丞相府,把有关户口、地图等文书档案都收了起来,保管好,可见其重要性。

    自黄巾之乱以来,各地不少地方被黄巾占据,典籍遗失或毁于战火的,不计其数。加上黄巾军裹挟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