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问鼎天下 > 第二十五章 谁遣双璧奉君前

第二十五章 谁遣双璧奉君前

    最近这些日子,刘琮的心情可谓复杂至极。这其中,既有将为人父的忐忑和憧憬,也有因甄宓的到来而不可避免的遐思,当然更多的,是对于当前形势的判断,近期将要解决的几件大事的思考,这其中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孙策对于荆州的威胁以及逐步进行的应对。

    孙乾此行还带来了一个消息,虽然刘琮已经通过特卫营的暗线获知,但襄阳城内还有很多人,是通过孙乾才知道,僭号天子的袁术袁公路,已经在上月中旬呕血而亡。初平三年,袁术曾派遣孙坚进攻襄阳,孙坚战死,使得孙家与荆州结下世仇,加之袁术自立为帝、骄奢淫逸口碑很差,所以袁术败亡,荆州吏民无不拍手称快。

    与这个消息相比,刘琮更关心的是刘备与吕布在徐州的现状。

    说起来,这次是吕布、刘备两位难兄难弟第三次化干戈为玉帛,联合起来互相依存。最初吕布逃奔刘备,后趁刘备与袁术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雀占鸠巢,夺了徐州,刘备忍辱负重选择了投降。后来袁术派兵征讨刘备,还是吕布玩了一手“辕门射戟”,救刘备于危难之中。再后来刘备又被吕布打的丢城失地,弃军而走,投奔了曹操……

    也不知这两位啥时候再度翻脸?刘琮不无恶意的揣测着。

    现在徐、扬两州的局势,颇为微妙。刘备自占据小沛、彭城之后,有不少曾经依附曹操的宗帅叛曹降刘,加上俘虏自滕县、任城等地的曹军,刘备如今坐拥徐州大半郡县,麾下已有两万余人马。而吕布则在占领彭城之后听从陈宫的建议,将彭城让给了刘备,自己继续带兵南下,夺取了淮安、下蔡等地,兵锋直抵寿春。

    从地图上来看,刘备顶在了与曹操抗击的第一线,吕布则在其后方,两军北接袁绍之子袁谭占据的青州、东临东海、南控淮南,地形不可谓不重要。

    这次派遣刘虎领三千长矛兵去助刘备,是经过刘表同意的。如果按照刘表的想法,本要出动五千余人,但在刘琮的劝说下,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毕竟现在主要的威胁,还是来自江东小霸王孙策。

    按照刘琮的计划,是让张绣和赵云率领部众镇守南阳,魏延、黄忠率部往夏口,自己与贾诩等人在八月中旬去夏口与诸将会合。就目前收到的密报来看,孙策仍在集结重兵,积极准备进攻。

    利用这短暂的准备期,刘琮必须将荆州内部的事务先处理好,虽然有越权之嫌,但这种时候也顾不得许多了。

    首先是彻查别驾刘先等人谋反事,这件事刘琮虽然几乎可以断定,是出自郭嘉之计,但是为了稳定人心,同时还刘先等人清白,就必须拿出证据,将实情公之于众。否则很容易伤及刘先等人的忠诚之心。虽然历史上刘先也曾劝说过刘表归附曹操,但现在不同,他们这些在荆州很有声望的人才,还没有表现出对曹操的归附之心。

    这件事的结果,让许多之前对刘琮隐隐有些不满的荆州官员,多少改变了一些看法。之前荆州官场上有一部分人觉得刘琮太好大喜功,穷兵赎武,飞扬跋扈,现在看来,倒也不是一无是处。

    对于这些人,刘琮并不怎么担心,他担心的是荆州后继乏力,不能为自己的霸业提供更多的支持。现在来看自己之所以两次兵临许都城下而不克,不是力不能及,攻不破许都,而是自己无法承担攻克许都,迎奉天子的代价。

    即便不考虑天子到襄阳后可能引起的人心异动,单纯从各个势力将对此而产生的反应,就不是以刘琮目前实力所能抗衡的。

    以前贾诩告诫自己的话,还言犹在耳,所以两次兵围许都,刘琮便一直在观察由此而对局势产生的影响。

    当然,这种以阳谋来压迫对手,却并不太耗损实力,甚至因此而增强实力的事情,刘琮自然乐见其成。

    只是目前来看,自己两次兵围许都,相应的变化又迫使自己不得不改变战略上的细节,当然这种代价,刘琮认为还是颇为划算的。因为与孙策早晚都会有一场决定生死的大战,而能搅动得吕布不死,与刘备联手对付曹操,可以说至少减轻了自己来自北方的压力。现在看唯有袁绍没能南下,令人稍有遗憾,但官渡之战不曾爆发,袁绍实力尚存,未尝不是件好事。

    而自己若想有所突破,就不能任由荆州的发展因循守旧,无为而治。

    是时候在荆州全境推行南阳策了!

    “这些,都是兄长这一年多来的所得?”刘琮将沉重的竹简铺开,低头细心阅读起来。几案的案头上,这样的竹简还有好几卷,都用牛皮绳系着,看那皮绳的磨损程度,想来经常翻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