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问鼎天下 > 第252章 息止干戈收印信

第252章 息止干戈收印信

    对于陆家的境况,顾徽自然非常清楚,当初陆康亡故,陆氏菁英大半死于皖城,做为吴县四门之一的顾氏,免不了会有兔死狐悲之感。而陆议以少年之龄担负起家族纲纪门户重任,也赢得了江东士林的普遍赞誉。

    之前顾徽往春谷拜见刘琮时,刘琮便曾问起陆氏中陆议、陆绩二人。在顾徽看来,这是刘琮准备以招揽世家子弟来安抚江东人心,对于这种善意,顾徽当然不会拒绝。不过顾徽对于陆议的评价,还是非常公允的,并没有一味赞美宣扬,反倒更为真实可信。

    顾徽微微一笑,对陆议说道:“镇南将军对伯言颇为看重,无论如何总是件好事。以伯言之才干,必然会得到镇南将军垂青,陆氏兴旺之日,足可预见也。”

    虽然对于顾徽的话颇为心动,但陆议还是很谨慎的说道:“荆州人才济济,无论军政皆有所属,即便镇南将军入主江东,也必将以荆州人士为主。又怎会使用我等呢?”

    “哈哈,伯言过虑了!”顾徽笑道:“岂不闻泾县郑氏等人,皆为荆州之将?李术兵败皖城,孤身而走,遇镇南将军,复还任庐江太守。更有太史将军、陈武将军在荆州军中任职。如此种种,可见镇南将军既有容人之雅量,亦有用人之明。伯言不必如此多虑!”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陆议便只能颔首道:“既如此,且待镇南将军入吴便是。”他本就对孙氏深怀恨意,现在更不会为孙氏出头,顾徽此来,无非是想统一世家大族对刘琮入主江东的认识,见目的达到,顾徽便告辞而去。

    实际上此时吴县城内,世家大族都在纷纷串连,很多人甚至公开表示拥护刘琮进入吴会。在这样的大势之下,孙权的身后事便显得尤其低调。而孙氏其他宗亲,更是惶惶不可终日。稍有才干威望者,不是死于内斗便是丧身沙场,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孙匡年仅十五岁,接任讨逆将军之事,却始终无人提及。

    而吴会两郡的孙氏残余部众,也早已停止了抵抗。他们满怀忧虑的等待着最终的结果,却再也没有鼓起勇气拼死作战。

    好在顾雍还是比较厚道,和张昭、虞翻等人商议之后,一方面上表向朝廷推荐刘琮兼领扬州,另一方面派人前往春谷,向刘琮正式请降。

    至于普通的江东百姓,对于谁将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并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荆州军是否军纪严明,会不会烧杀掳掠。好在传闻之中,荆州军的表现一向秋毫无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就足够了。

    十二月中旬,刘琮率部自春谷出发,顺江而下,自丹徙转陆路,过曲阿、无锡,于月底进入吴县。

    这一天,是十二月二十五日。

    连续阴沉了数日之后,却在今天迎来了难得的晴天。

    吴县城外十里,张昭等人神态肃然,立于草亭之中等待着。他的身边有顾雍、虞翻这样的世家子,也有孙匡、孙静这样的孙氏宗亲。

    孙静乃是孙坚之弟,早在孙坚初起义军时,孙静便集合乡里及宗族子弟五六百人作为孙坚的基础队伍。到了建安元年,孙策进攻会稽时派人邀请孙静,孙静于是率领族人与孙策在钱唐会面,并献计助孙策击败钱塘太守王朗,平定会稽。

    及至今年春孙策遇刺身亡,孙权接任讨逆将军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