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问鼎天下 > 第434章 战略已定镇寿春

第434章 战略已定镇寿春

    对于荆州或者襄阳的大部分官员来说,并不知道淮河战役的准备,已经不知不觉的在他们眼皮低下展开了。周瑜和张昭等江东文武在二月初便离开了襄阳,赶回江东,黄忠因镇守寿春之故,压根就没有来。

    一袋袋粮食从粮仓中运到城南的码头上,再装入大大小小的船只里,凑成一支船队之后便起碇,顺汉江而下。炮车营的装备拆解成各种各样的零件,也通过水军的战船往江东运去。除此之外,荆州军各部都未接到调令,每日除了训练便是训练,而那些中下级军官,还得隔三差五的去军学中听课。

    春耕已在城外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始了,带着土腥味的泥土被铁犁深深地翻出,拉犁的耕牛摇晃着尾巴,不时“哞哞”地叫着,打着赤脚光着腿的农夫,神情专注,只有在回头看那一道道犁过的田地时,脸上才会浮现出满足的笑容。春日的阳光暖洋洋的,汗水滴入了脚下的土地,年轻力壮的汉子用铁锹拍打着田垅,有的人在上面用力踩着,好让田垅更加结实,不至于在放水泡田的时候垮塌。

    城内的集市中,市令正带着两个小吏收税,熙熙攘攘的人群挤得几乎难以走动,肩上挑的、背上背的,手里提的各种各样的担子、背篓、竹筐里装满了货物或活物。鸡鸭乱叫,猪粪味混着人体的汗味令人头晕目眩。

    来自益州的盐商们大多趾高气昂,在集市两侧的酒楼中推杯换盏,他们多是益州的世家大族,虽然盐税很高,但长途贩运的利润依旧让这些人不辞辛劳的远行至此,和江东所产的海盐相比,出自盐井的益州盐不但品质好,价格也相对便宜。

    襄阳城内共有两个集市,东西相向,中间隔着宽阔的大街,东市都是大宗买卖,盐铁布帛、骡马粮食等。西市则是零散生意,但种类之丰富,货物之充足,也不但吸引了全城百姓,更使得周围地区的许多人都以到西市购物为大事。

    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整个集市喧闹得令人头疼,然而刘琮在附近的酒楼上看着这一切,却颇感有趣。他听说在江陵的集市,比起这里还要繁华,毕竟那里才是长江枢纽,不过能在襄阳城中感受到这种商业活力,刘琮还是非常满意的。

    而且刘琮有一个很有趣的发现,那就是集市内有许多年轻人,从穿着打扮上来看,他们或许并不富裕,但至少有了消费的能力,这说明了他们在经济上至少开始,并逐渐脱离了大家庭。这些人大多是城内各种作坊的小工,而且很可能是从各种实学中走出来的,除了那些加入荆州军,成为各部军械营、匠作营的匠师,或是医护营的医助官、护兵之外,实学中出来的大部分人,就成为了各个作坊中的主力。

    他们能写会算,干活也是个顶个的好手,到哪儿都是极受欢迎的。

    刘琮并没有奢望产生什么市民阶层,他知道在这个时代是绝不可能的,但至少可以让这些人发挥更多的聪明才智,而不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