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问鼎天下 > 第512章 且观沙盘议良策

第512章 且观沙盘议良策

    刘琮是在回襄阳的路上接到白马湖战报的,对于周瑜在这么短时间内,便攻破曹军白马湖大营,刘琮并不觉得意外。曹军白马湖大营虽然占有地形上的优势,可是孤悬于淮阴城外百十里之地,在刘琮看来处处都是漏洞,何况主持白马湖大营的又是何夔那样的文人,岂能是周瑜的对手?

    至于接下来该如何攻破淮阴,刘琮也只是在空闲时和法正等人在沙盘上推演一番罢了,实际上具体的作战指挥,刘琮是不愿插手的。他相信以周瑜的能力,一定会有办法攻破淮阴,挥兵淮上,从而达成己方战略上的目的。

    自从刘备在北方逐渐站稳脚跟,刘琮便将心思放在了大局之上,他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上抽身而出,广拔人才,任贤选能的目的,也正是为此。

    如今天下大势,竟也渐渐有三国鼎足之势,虽然形成这个趋势有刘琮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刘琮也未曾想到刘备会如此顺利,很显然刘备已经意识到世家大族的作用,并通过沮授、田丰等人开始与河北世家大族展开合作。否则袁尚、袁熙再如何无能,刘备在夺取冀、并的过程中,也绝不会如此顺利。

    虽说时势造英雄,可有时候英雄也是很无奈的。在这一点上,刘琮其实挺理解刘备的,也很能理解曹操的无奈。不过理解归理解,做为争夺天下的敌手,彼此之间的伐谋征战却是不可避免。

    从实力对比上来看,刘琮认为自己和曹操不相上下,如果单纯从军队数量、战斗力相比的话,或许还要高出一些。但刘琮很清楚的意识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个很强的优势,再加上豫、兖、徐等州一向是人才聚集之地,也是世家大族最多的地方。这两个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己方的军事优势。

    可以说在自己、曹操和刘备之间,实力最弱的就是刘备了。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刘备在河北立足,占据冀、并二州之后,才会显得一鸣惊人,实力大增。所以刘备的弱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根基不稳,人才匮乏。不过若是刘备能在河北立足之后发展一段时间,这两个问题也就自然不成问题了。

    相信曹操也一定看出了这一点,即便他一时不察,荀攸、荀彧以及郭嘉、程昱等人也都能看出来。那么曹操下一步的动向也就不难猜测了。曹操绝不愿意看到刘备在河北发展壮大,否则曹操在战略上便会陷入南北两线作战的困境。而且解决了刘备,也就能顺势平定河北,对于曹操来说,这种一石二鸟的好事是断然不会放过的。

    刘琮在很早以前就和贾诩讨论过,对刘备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两人最终得出的结论相差无几,那便是在其有利用价值之时,必须加以帮助,以便刘备能够与曹操相抗。至于之后么,那便心照不宣了。

    根据贾诩的判断,曹操大概会在七月底到八月初出兵北上,讨伐刘备,现在必然在调动人马,而以刘备现在的实力,恐怕很难再曹操全力攻击之下守住冀、并。一来他占据两州时间太短,民心未附,二来刘备还在与袁尚、袁熙交战,恐怕也没有兵力来防守。

    而对于刘琮和荆州来说,曹操率领大部人马北上进攻刘备,后方必然空虚,正是攻取许都的大好机会,同时还能使得曹操分心,或许能够减轻刘备的压力。

    参谋府的一名参谋曾经很是疑惑的问过刘琮,为何要相助刘备?如果任由曹操消灭刘备,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曹操也会元气大伤,彼时己方坐收渔翁之利岂不更好?

    对此,刘琮是如此说的:“刘备若是败亡,曹操得河北之地,其稳固发展之快,必然比刘备要强许多。彼时我方优势未必能够全然发挥,与曹操交战,恐怕将陷入长期苦战之中,甚至很可能是相持数十年。”

    至于那名参谋能否理解,刘琮不清楚,但他知道,己方的优势是什么,又需要多久才能发挥这些优势。而且己方的优势也并不具备唯一性,论人才,曹操麾下谋士如云战将如雨,论军队,或许战力稍弱,但也不乏虎豹骑这样的精锐,论人口和己方相比只是少了一些而已,只有论地盘,己方占据荆、益、扬、交四州,看上去要大许多。

    而己方所行新政中的许多政策,例如屯田、分户等事,曹操甚至还比自己施行的要早。至于任贤选能、广求人才,曹操也丝毫不逊于自己。

    因此刘琮宁可看到刘备在河北立足,并稳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