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问鼎天下 > 第554章 铁骑对战弓弦响

第554章 铁骑对战弓弦响

    仲秋的阳光透过旌旗间的缝隙,洒落在刘琮的脸庞之上,暖洋洋的。从他所处的位置望去,昆阳城头清晰可见。他想象着当年更始起义军,是如何在四十万新莽大军的围攻下,坚守昆阳那么久;想象着光武帝是如何率领近千骑兵大破数十倍敌军;想象着溃逃的新莽军士卒是如何互相推挤,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

    他率领两万人马到达昆阳前线之后,此处的荆州军总计便有五万五千余众。以众击寡十倍于敌,倘若平推过去的话,似乎也不是不可能将昆阳攻克,然而刘琮认为越是在己方占有优势的情况下,越不能疏忽大意。

    对于关中联军的实力,刘琮既没有觉得对方不可战胜,也不认为只需吹灰之力就能将其轻松击败。候选固然骄横,但其能在关中立足,必然有其可取之处。

    “大将军!候选所部步卒正在北门立营!”一名校尉催动战马到刘琮身前,将麾下斥候刚发现的情况禀报给刘琮。

    刘琮微微颔首,对他说道:“再探!”

    待那名校尉纵马离去之后,刘琮扭头对身旁的法正说道:“看样子候选是想移营到昆阳城北,这会儿却在东门列阵,试图迷惑我军。”

    法正眯眼道:“候选之所以如此,不过是不想首当其冲罢了。然则其移营至城北,却也是我军猛攻其部的一个机会。”

    “哦?说说看!”刘琮很感兴趣的问道。他深知在战斗进行之前的任何作战方案,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倘若完全依照计划行事,未免成为军事教条主义,最终落得个可悲的下场。而在战斗之中,临时改变战术从而大获全胜的战列可谓比比皆是,反之亦然。

    法正接着刚才的思路,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之后,刘琮扭头望向昆阳东门方向,思忖片刻之后说道:“我看可以,就以孝直所言行事!”

    “喏!”法正精神一振,立即领了刘琮的调兵虎符去调兵遣将。贾诩见状,捋着胡须对刘琮笑道:“大将军可是越来越懒了啊。”

    刘琮笑道:“能者多劳,吾也可自在些,岂不是更好?”

    其实现在刘琮出现在前线,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意义,不但是他,就连贾诩其实都没有必要到前线来。而且贾诩现在很少对战术发表什么意见或建议。自从参谋府成立之后,各种繁杂的事务便由那些精力充沛的年轻参谋郎们承担了,他们根据各种情报分析之后提出的建议,还会经过数次沙盘推演,在贾诩看来虽然缺少灵气,但却颇为实用全面。

    而刘琮和贾诩之所以要出现在昆阳前线,就是要让曹军和马超感到巨大的压力,从而为赵云等部袭取关中,制造更多的机会。

    见己方各部将士变阵之时颇为迅捷,眼花缭乱而又不曾混乱,刘琮不由微微颔首,对贾诩说道:“有此精兵,何愁逆贼不扫,天下不平!”

    贾诩笑道:“此战之后,大将军只怕要让天下为之震动了。”

    正说话间就见一名风尘满面的斥候疾驰而来,到了刘琮前面跃下战马时差点双腿一软跌倒在地,好在旁边一人以长矛矛杆伸出去让他借了借力。

    “大将军!臧霸等诸将,领兵五万北上攻入青州,东莱太守管统不敌,已被臧霸等将占据东莱!”那斥候喘着粗气将战报报上之后,便在旁人的搀扶下退了下去。

    刘琮闻言皱眉对贾诩道:“看来吾之前低估了臧霸等青徐诸将的野心,刘备也有些大意了啊。”

    “大将军不必忧虑,以老夫推测,臧霸等将未必就是针对刘备而去。”贾诩双眼微眯,沉吟片刻后对刘琮说道。

    “哦?先生的意思是,臧霸等青徐诸将只是虚应故事,以应付曹操而已?”刘琮疑惑道:“以他们的野心,当不会仅仅如此吧?”

    贾诩笑道:“正是臧霸等将野心颇大,才不会与刘备兵戎相见!”

    他这么一说,刘琮便立即反应过来,失笑道:“是啊,只要刘备不灭,曹操就无法腾出手来收拾他们。吾不是低估了臧霸等将的野心,是低估了他们的智商啊。”

    既然臧霸等人并无针对刘备之意,想来刘备就能很快将袁谭所部全都收服,这样即便丢失了邺城,也不至于无立足之地。而且在吞并了袁谭部众之后,实力必然更加强大。刘备如果能在曹操主力北上之时,分兵抵挡住曹操的进攻,而以主力消灭袁尚、袁熙兄弟,占据幽州,根基就将更为稳固。

    当下的形势比之从前群雄并起之时看似明朗了许多,但在刘琮和曹操以及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