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我在三国打直播 > 第279章 西凉毒士贾文和

第279章 西凉毒士贾文和

算认命,准备各自逃亡的时候,贾诩出面阻止了他们,进言道:

    “闻长安中议yu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迟也。”

    贾诩作为一个局外人给李傕、郭汜出了一个以进为退的主意。如其所言,李傕、郭汜打破长安城池,王允被戮,吕布出逃,后而李傕等纵兵掳掠,吏民死者万余人,尸遍长安。

    正是一计可危邦,p言可乱国。一句话致使汉帝漂泊,两京动荡,知其虽智谋超群,但非骨梗之臣也。

    贾诩为李傕、郭汜等立下功劳,后者以贾诩之功yu封其为侯,贾诩说:

    “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坚决不受。

    如果要给他想句座右铭的话,“只要能活下去,其他什么都无所谓。”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史学家裴松严厉批判他这种行为:

    当是时,元恶既枭,天地始开,致使厉阶重结,大梗殷流,邦国遘殄悴之哀,黎民婴周馀之酷,岂不由贾诩p言乎?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

    ……

    曹c生平所吃败仗印象最深刻的除了赤壁之战,莫过于宛城之战了,这也是曹c输的最惨的一次,长子曹昂战死,猛将典韦阵亡,给了曹c沉痛的一击,然而曹c并不是输给了张绣,其实是输给了贾诩。

    贾诩让张绣先投降后叛变曹c,差点杀死曹c,曹c折一堆心ai之人;让张绣先不追击曹军,张绣不听,后又让追击,结果先败一阵后又战胜,强行扳回一城。

    彼时贾诩说了一段很经典的话:

    “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c敌手。c军虽败,必有劲将为后殿,以防追兵;我兵虽锐,不能敌之也,故知必败。夫c之急于退兵者,必因许都有事,既破我追军之后,必轻车速回,不复为备,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能胜也。”

    以贾诩的才华,在分明看出张绣没有远大前途的前提下,仍毅然委身于张绣帐下,明珠投暗,龙游沟壑,这里面便颇可揣测贾诩的真实用意。

    他喜欢谋略,他需要一个可以使自己的才华尽情驰骋的疆场。只要自己的计谋有用武之地,他并不在乎江山变se。

    年轻的贾诩需要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以自己最为狠毒的计策,让这个乱世开启。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会有他的舞台,青史才会记住他的名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算不上好人,但是确是最好的谋士。

    作为一个谋士,贾诩无疑是完美的,真正的算无遗策,陈寿评价:

    “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可以与张良、陈平相比了。

    世事yy,果报难料,谁能想到“主忠履信,孝友温惠”的荀文若一生兢兢业业,结果不得善终——

    反倒是贾文和这个邪恶的播种者,谋略的热衷者,各种作妖,唯恐天下不乱,最终是以一副德高望重的神情,安然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贾诩作为一个谋士,真正做到了以追求完美为己任,他紧随形势发展,审时度势,经权达变,顺天行事,选择明主。审时度势,懂得进退,堪称三国中真正的大智慧之一。

    在夹缝中求生而游刃有余,屈从于命运的安排而经权达变,直至善终,贾诩在权变与谋略方面的造诣,可谓达到了天人合一之境界。

    一言以蔽之,所有点数全点到保命天赋上了。

    他的一辈子都是为自己而活,至于这种处世方式对不对,就见仁见智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