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战国雪 > 第四十七章:春秋古事(七)

第四十七章:春秋古事(七)

靠。

    而那位赵括,他面对的却是真正一无所有的绝望,粮c罄尽,强敌围b,军心危殆,身周饥饿无食的五十万大军无时无刻的折磨着他的意志,稍有不慎,就是全军哗变的死路,更莫论虎视已久的秦军。

    她记得,曾经翻阅的史书上,前人满是嘲讽的记载着对赵括的评价和长平一战的经过;赵人赵括,赵大将赵奢子,徒读兵书,不知活用,自y被父斥为纸上谈兵之才,长平一战不从老将廉颇固守不出之法,妄自出兵,被断粮道,全军粮尽,困守长平,力战身亡,赵军乃降,余四十万赵军尽被秦将白起坑杀。

    徒读兵书,妄自出兵,这便是刻于春秋,惹尽后人耻笑的嘲讽墨痕。

    又有谁知,秦赵两军的三年对峙早已耗尽赵国国力,廉颇旷日持久的死守也早已给那一战设下无可挽回的败军,世人在感叹廉颇被临阵换将的无奈时,又怎知赵括所面对的危局,因为他没有用粮尽无援,不得不战的事实来向人解释他的无奈,想来,骄傲如他者,并不屑于为自己辩白。

    他选择了出战,因为那一战已是注定,明知必败,却用自己对君主的忠诚迎向劲敌,若当时挂帅的赵将另有其人,又是否有他这等勇气?

    淡淡而书的春秋笔法里,却因满是嘲讽的字眼令世人疏忽了那一场大战的最后,他力战,困守,身死的壮烈。

    没有不战而退,没有不战而降。

    直到他力战身死之后,赵军乃降…

    她还记得,史书曾载,秦将白起在长平大战后曾对人言,长平一战中,赵括若不死,必成大秦克星。那时,耶律明凰曾以为,这不过是白起做为得胜者的一种姿态,以谦虚向世人示以他的大胜。

    如今想来,白起对赵括的评论,其实是最由衷的惊畏和庆幸。

    “四十六天无粮困守,最后还能鼓起军心一战,赵括是怎么做到的?”耶律明凰沉y而问,娇柔清亮的声音里多了抹深沉,她很想知道,这位在后世承尽骂名,被指为纨绔庸才的将军究竟是如何保持得军心凝聚不散‖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何会对这段史载不详的往事这般看重,或许,是因为赵括在绝境中的选择——至死不屈。

    “信念,绝处不颓,但有气息,便求胜战的信念!”智的声音同样深沉有力,“被困长平河谷山塬内,赵括在山谷尽可能的搜集一切可以充饥的东西,野菜,c根,树p,为防止无粮而有军士纷争夺食,赵括带头每日只吃一顿,无论找到什么吃的,他都先供给伤军充饥,见大家因饥饿而虚,他允许除巡逻哨岗军士外,其余人都可卸甲躺卧,但三军可卧,赵国旗帜必须始终屹立,以此凝聚军心不散,伤军们感念主帅对他们临难不弃之义,竟主动让出口粮,为不拖累同袍,这些伤军还在深夜偷潜出谷,向秦军发起自杀式的反攻…”

    请推荐

    更多更好无错全小说,尽在。

    , quan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