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战国雪 > 第四十七章:春秋古事(九)

第四十七章:春秋古事(九)

了这许多春秋旧事,其实也已说出了六国兴亡之理,六国皆有明君,明君在位,也都能招揽能臣,使国中臣民竭尽忠诚效力,但这一代明君之后呢?若秦国也只凭一代英明君主之力,又怎能建下一统霸业?”

    “一代君主之力不足?”耶律明凰神se一动,心中似有所悟。

    “正是,秦能一统天下,靠的不是一代明君,而是代代相传的明君!”见耶律明凰终于有所领悟,智神se一霁,朗声道:“春秋之时有人以一句话概述六国大起大落的兴亡,‘其兴也b,其亡也忽。’意思便是指这六国虽各有生机bb,国势强大的兴旺之时,但它们的败落也是在匆匆之间c六国都曾出过被后世赞誉千年的君主,但他们的身后却无同样英明的君主相继,因此他们的国家才会最终亡败,这样的例子在六国中数不胜数,如魏国魏文侯虽开创变法先河,重用吴起为将,拓下千里疆域,使魏国迎来历代最具霸象之时,但魏文侯死后,接位的魏武侯却因忌惮吴起而将他逐走,使魏国陡失栋梁,到了魏惠王即位,魏国虽仍能凭魏文王当年之余荫称霸一方,其实已是外强中g‖样的还有楚国,楚国固守旧习,朝野百敝丛生,好容易有位楚威王废除旧制,重用屈原变法,又全力支持苏秦合纵之计,使楚国迟暮之气大消,可楚威王逝后,他的儿子楚怀王任用j佞,消极变法,最后b得上大夫屈原投江殉国,成千古憾事…”

    为使耶律明凰领会其中道理,智一桩桩的讲述着六国败亡之事,“燕国燕昭侯于国家将崩时继位,面对强仇齐国,他一步一步谨慎持国,内以贤德治国,外以软弱h敌,又得名将乐毅之助,最后以十年苦积之力一鸣而起,大破齐国六十万兵马,打得齐国仅村存两座城池,似燕昭侯这等君主,其才具足称为一代明君,偏偏他的儿子姬乐器小无德,才智昏庸,竟中齐国反间计,罢黜名将乐毅,致使燕昭侯毕生绸缪的灭齐之计化为乌有…”

    “齐国齐威王,六国中最负盛名的少年霸主,在位时颁下j十条仁政治国,可他为齐国强大所付出的一生心血到了他的孙子齐湣王手中,不但被一一糟蹋,最后还险些被燕昭侯和乐毅灭了齐国,而被骂为战国暴君的齐湣王最终也自食恶果,被齐人万刃凌迟,弃骨荒野※国之中,先君辛苦立业,处心积虑积累国力,召四方贤能,却被后继之君昏聩而误,荒废朝政,召四面楚歌,这等悲凉之事,也正是六国败亡之因…”

    洋洋洒洒说完了六国,智又将话题转至了秦国,“秦能一统天下,正因为它有着代代相传的明君。当然,秦国也经历过和六国一样的危运,秦穆公之后,秦国数代乱政,险被六国分灭,然而从秦第二十六代君主秦献公嬴师隰开始,先有中兴之君秦孝公赢渠梁变法,又有秦惠王嬴驷以远j近攻之连横策制衡六国,后有秦昭王嬴稷大败六国,有这数代的英明君主,才使秦国日益强大,之后即位的君主嬴柱和嬴异人两位君主,虽不如先祖英武,但也非昏聩亡国之辈,再有这两代君主兢兢业业保得国运不失,待皇位传至嬴政手中,终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是因为代代相传的明君吗?”耶律明凰回味着智的见解,悠然点头。“是啊,六国都曾出过大有作为的明君,六国也都曾因明君在位而强盛,但因为没有同样英明的子孙继承,六国的强盛也只如昙花一现,秦国强大,也非一朝一夕之力,而是数代君主努力所得。”

    “殿下,其实臣所说的,不单是战国之事,也是历朝历代兴亡凋敝的缘由。”智又缓缓道:“世间每朝每代,凡开国君主,必是千百年难得一遇之人才,以一人之力收f四方,以一人之德使天下归心,而每一朝的中兴之君,也必是继往开来,除弊扬清之人,这一代明君,或能开国,或能强国,可任这些明君如何天纵英才,威f四方,但他们也只能保得国祚一代,要想江山永固,则要靠他们的后继之君来承继,因此每代君主临终传位时必是慎之又慎的挑选继承君主,希冀他的子孙能守得江山千载不移,但世间事总难如意,历代皇朝,最后总失于昏庸暴君失政误国,致使四方揭竿而起,否则,这世间也不会有这许多改朝换代之争,便是一统天下的秦朝,也只历经二世便亡国c一代代王朝更替,却是那些开国明君始料不及。”

    “是啊!”耶律明凰想着秦国由吞扫至尘封于史的没落,由衷点头,“由明君盛世转为暴君乱世,,代代兴亡如出一辙,可惜的是那些历经艰辛创下基业的君王,若他们在天有灵,想必也会痛恨自己的一世辛劳流失于子孙的昏聩无道,辜负了先人代代相传的苦心…”

    “哦?”听耶律明凰怅然感慨,智意味深长的一笑,“殿下,代代相传之事何止春秋古事,这大辽江山不也是如此吗?数十年前,您的爷爷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c原崛起,开创契丹皇朝,c原大小部落数百,唯太祖有此x襟豪情将部落开拓成国,独大c原,但也因此引来各部敌视,因此太祖在位十九年,每一日都是如履薄冰,既要战战兢兢的治理国政,化游牧为居民,又要随时抵御四面侵扰,太祖之后,是您的父皇登基为君,皇上在位这些年里,上马横扫c原,下马处治朝政,j十年如同一日,世人只看到为君者的无上荣耀,可殿下生于皇室,这其中艰辛滋味,您必然知晓,是吗?”

    不等耶律明凰接口,智忽然坐直身躯,肃然正视着这位辽国遗孤,“殿下,听臣向您讲述了这些春秋古事,您也从中知晓了兴亡之理,古事如镜,可照今朝,如今辽国正值危急存亡之时,皇上把江山托付给您,那您就是大辽新君,也是大辽国的第三代君主,那么,臣斗胆请问,您又会在此时何所作为?您又会是位什么样的君主?”

    “什么?”耶律明凰听到这突如其来的一问,顿时愕然,“我会是什么样的君主?”

    “是!您会是什么样的君主?”见耶律明凰一脸茫然,智加重了语气,正se道:“两代君皇辛苦创下的江山已托付于您,而您所承受的又是前所未有的艰险,国都沦丧,叛贼猖狂,数十万叛军随时颠覆江山,而您手中只有这一城一国,可这依然是代代相传的基业,当此时刻,您又会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或者说,您想成为怎样的君主?是把先皇的英明代代相传,还是如那历代败落王朝一般,一代不如一代?”

    “我…我会是什么样的君主?”耶律明凰口中喃喃重复着同样的话,双眼怔怔的看着智,可她的目光又象是透过了眼前少年,透过了马车板壁,悠悠然的看向了遥远之处,代代相传的基业,先人艰辛,后人之责,一直以来如噩梦般压在心头的沉重,父皇深邃眼神中的无尽希冀,在她耳边的殷殷嘱咐,还有那直喝苍穹的一声长吼,“吾儿当为nv帝——”

    “吾儿当为nv帝——”

    泪水从耶律明凰眼中夺眶而出,模糊了双眼,却又将她的视野洗涤得无比清晰。

    请推荐

    更多更好无错全小说,尽在。

    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