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道起太微 > 第十四章 京师行止 肆意狂歌

第十四章 京师行止 肆意狂歌

    京师,原名京邑,圣皇昔日定都于此。虽历数千年,朝代几番兴替,终不改其繁华。

    此时,萧离与顾秋月二人就站在京师城门口。

    由外而视,一种沧桑感迎面而来。

    两人刚一进城,就有一位锦衣中年朝两人走来,后面跟着两个下人。那中年面白无须,一见顾秋月,便上前拱手说道:“这位就是太微门月仙子吧,在下奉敝上之命,前来请月仙子上门赴宴。”

    顾秋月闻言,惊异不已,自己不过刚刚入京师就有人前来相请,当下微笑问道:“不知道尊上是何人?可与秋月相识?”

    锦衣中年看了看周围,说道:“敝上何人,月仙子一去便知,黄某在此不便透漏。敝上与月仙子神交已久,还望月仙子能够赏脸。”说完一脸期待地看着顾秋月。

    顾秋月看了一眼萧离,见到萧离正闭目养神,仿佛与他毫无干系,心下苦笑,正自左右为难之际。突然旁边有人娇笑道:“这不是秋月妹妹吗?怎么来到京师了也不招呼姐姐啊,走,既然来了,那便到姐姐府上一叙。”

    顾秋月转头一看,见到一位女子,身着男装,面容精致,风姿卓然,她惊道:“原来是陈姐姐,小妹初来,正想找个地方落脚以后再去拜会姐姐。”

    那位陈姓女子也是笑道:“来到这京师,哪还让秋月妹妹你去别处落脚,走,随姐姐去我府中。”说完拉着顾秋月,便要离开。

    这时,那位锦衣中年一脸哭丧说道:“二小姐,这位月仙子是我家少爷先来请的,您就这样把人拉走,叫我怎么去交差啊。”

    陈姓女子冷哼道:“他要请人,自己怎么不来?竟只派一个下人过来。至于你怎么交差,是不是需要我派人来教你?”说完斜眼瞅了一眼锦衣中年。

    锦衣中年无奈,只能眼睁睁看着顾秋月被他家二小姐拉走。

    “秋月妹妹,那位和你一起进城的小兄弟呢,怎么就不见了?”陈姓女子本来还想回头叫上萧离,却发现人已经不在了。

    “哦,他还有事,先行走了。”

    顾秋月也想征求一下萧离意见,只是待她回过头一看,萧离已经不见踪影了。突然,耳边传来萧离声音:“师侄,你只管自去。京师不比他处,龙蛇混杂,行事多思量。师叔去也。”

    话说萧离一进城门,便看到有人来请顾秋月,不想卷入这是非之中,便自己先行遁走了。他一路向前走去,绕过几条大巷子,来到一处府邸门口,上书太史令白府。

    门口一副对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忧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这副对联写的是白氏先祖,也是白家出的第一位太史令白中书,乃是千年之前的人物。据闻白中书为人刚直不阿,当年还是晋朝天下,佛道初传,盛行一时。时晋殇帝笃信佛教,几度出家,朝臣只得在佛寺将其赎买回来。当时天下义军四起,民怨沸腾,而朝廷诸公不思报效,反而一心与诸多反贼来往。唯有白中书,直言上书,诉君过,臣过,佛道之过,却被晋殇帝打入牢中二十载。

    直至晋朝灭亡,大齐建国,才将白中书放出。只是白中书出狱之时,风华正茂的年纪只剩一耄耋老者,与他同出的是一本书,书名《史传》。

    史传者,上书帝王将相之功过是非,中述圣人贤者之德行操守,下载贩夫走卒之言谈行止。起自邦国兴建,战国纷争之世,下达佛道兴起,文教衰落之时。由各国贤王建邦而至圣皇一统,由圣皇而至晋殇帝,包罗万象,亘古有史载以来,未有如斯史传。

    齐太祖观史传后,赞曰:“此书不圣而圣,我朝官吏,必先通读此书才得以授官。”而后白氏一族,历代都有一位族人被拜为太史令。虽齐国早已灭亡,但太史令白氏,虽千年仍在世间。

    此时的萧离,正坐在大堂之上与当今太史令饮茶畅谈。这位太史令不是旁人,正是他师父白海天长子,白问心。

    “师兄,听闻明堂师侄已经成亲了,不知娶的是哪家女儿啊?”萧离向端坐上首的白问心问道。

    听到这话,白问心抚须一笑,道:“姑娘是流亭柳家的闺女,长相标致,落落大方,确实是个好姑娘。等会明堂就会带她过来拜见你。”

    流亭柳氏江北大族之一,因周太祖举事之际,耗尽千万家产来投,以从龙之功得赐流亭县。柳氏女与其名的清河崔氏女,兰陵萧氏女以及当朝皇族陈氏女并称为天下四大贵女,极是难娶。如今自家儿子能够娶到一名柳氏女,虽是旁支,也让白问心高兴不已。

    等到白明堂带着妻子柳氏前来见礼之时,萧离一眼看去,见到这位新夫人柳氏果然仪态端庄,一副大家闺秀风范,不愧是柳氏女。只是萧离发现这柳氏居然也有先天修为,不免有些惊诧。不过这是自家师兄家事,他也不好多言。

    这般下来,萧离便在夜间就在白府住下,闲暇之际也去安平公主府探视一下顾秋月。那位将顾秋月带走的陈姓女子正是大周安平公主,萧离在她年前与顾秋月相交之时,便已查得其身份,但也毫不在意。

    萧离夜间去访顾秋月之时,发现这位